員麗娜 亢俊英 李燕
【摘要】目的 觀察全面護理對預防神經外科重癥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隨機分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觀察組實施全面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重癥肺部感染發生率2.94%、口鼻腔、體位、飲食、健康教育、康復訓練及環境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2±0.1)分、(9.5±0.3)分、(9.4±0.5)分、(9.8±0.1)分、(9.7±0.3)分及(9.3±0.4)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 實施全面護理,有助于降低神經外科重癥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關鍵詞】全面護理;神經外科;重癥肺部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6..01
前言:神經外科常見病以腦卒中、顱內腫瘤等為主。患者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且機體免疫力低,發生重癥肺部感染的風險高。有研究指出,實施全面護理,可有效降低神經外科患者重癥肺部感染的發生率,改善患者的預后。本文于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神經外科患者中,隨機選取68例作為樣本,闡述了全面護理的方法,觀察了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抽簽法隨機分組,觀察組性別:男/女=18/16,年齡(59.89±11.62)歲。對照組性別:男/女=19/15,年齡(57.48±10.70)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以病情觀察、心理干預等為主。觀察組實施全面護理,包括口鼻腔護理、體位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康復訓練、環境干預等,旨在降低重癥肺部感染發生率。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重癥肺部感染發生率
觀察組重癥肺部感染發生率2.94%,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口鼻腔、體位、飲食、健康教育、康復訓練及環境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2±0.1)分、(9.5±0.3)分、(9.4±0.5)分、(9.8±0.1)分、(9.7±0.3)分及(9.3±0.4)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 論
全面護理指以患者的需求為出發點,在分析護理效果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從多角度、多細節入手,全方位的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1]。該護理模式在神經外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方法,及其對重癥肺部感染發生率的影響如下:(1)口鼻腔護理:神經外科患者重癥肺部感染的發生,與口鼻腔分泌物誤吸有關。為降低肺部感染率,護理人員應加強巡視,及時為患者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確保口鼻腔清潔。針對腦脊液漏者,需重點給予干預。(2)體位護理:神經外科患者中,部分患者伴有嘔吐癥狀,嘔吐物進入呼吸道,易誘發重癥肺部感染。護理人員應于患者入院后,及時為其更換體位。如取仰臥位,則需將頭偏向一側。(3)飲食護理:神經外科患者,多需接受腸內營養支持。鼻飼前,護理人員應輔助患者取半臥位,以便于胃內食物消化與排空,預防嗆咳及肺部感染。患者鼻飼速度需緩慢,需少食多餐。機體免疫力低,易增加重癥肺部感染發生的可能。對此,護理人員需于鼻飼期間,加強對營養液中營養物質比例的控制,確保蛋白質、維生素攝入量充足,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病情康復。(4)健康教育:神經外科患者,健康知識匱乏,重癥肺部感染的自我預防能力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該并發癥發生的原因、預防方法以及處理方法,增強患者的自我預防意識,提高疾病治療的安全性。(5)康復訓練:加強康復訓練,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降低重癥肺部感染率。因此,如患者病情允許,護理人員應自床上被動運動入手,循序漸進的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至患者可自主下床、自行行走為止,預防各類并發癥。(6)環境干預:神經外科患者的病房應每日打掃,空氣、物品需每日消毒,患者的床單需及時更換,保持清潔,以降低重癥肺部感染的發生率。本文研究發現,實施全面護理后,重癥肺部感染發生率2.94%、口鼻腔、體位、飲食、健康教育、康復訓練及環境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2±0.1)分、(9.5±0.3)分、(9.4±0.5)分、(9.8±0.1)分、(9.7±0.3)分及(9.3±0.4)分,與實施常規護理相比,優勢顯著(P<0.05)。
綜上所述,實施全面護理,有助于降低神經外科重癥肺部感染的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侯 燁.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腦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52):58+61.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