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子
【摘要】目的 研究藥劑師干預不合理用藥處方的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12月未經藥劑師干預的處方40份為對照組,選取2018年1~12月經藥劑師干預的處方40份為觀察組。回顧性分析兩組不合理用藥處方發生情況。結果 在不合理用藥方面,兩組在選藥不科學、配無禁忌、抗生素用法不當、用藥重復、用藥與病情不符方面對比差異顯著,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藥劑師干預不合理用藥處方的干預效果顯著,即可減少不合理用藥發生率,提升用藥合理性和安全性,因此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藥劑師;不合理用藥處方;干預研究
【中圖分類號】R9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6..01
在臨床治療方法中,藥物治療是一種有效且常見的方法,且治療的效果與合理用藥直接相關,其可保證患者的治療滿意度,一旦發生用藥不合理的情況,則不僅會增加各種不良問題,降低患者的治療效果,甚至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確保用藥合理性對患者而言意義重大[1]。目前在臨床用藥過程中,不合理用藥處方頻頻出現,這就要求藥劑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預,以保證用藥安全性和療效[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12月未經藥劑師干預的處方40份為對照組,選取2018年1-12月經藥劑師干預的處方40份為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為20~70歲,平均為(37.5±3.4)歲。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為20~70歲,平均為(36.4±2.8)歲。兩組基礎信息數據對比未表現出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藥劑師干預不合理用藥處方的方法:(1)臨床治療過程中,藥劑師通過干預患者的用藥處方,并在患者科學合理服藥的過程中,利用自身所學藥學專業知識提出干預,并查看審核醫生所開具的處方,重點對用藥劑量、藥物選用等是否存在疑問或不合理現象進行確認,一旦發生問題需及時聯系開具處方的醫師,以對處方進行糾正,從而減少不合理用藥情況,確保用藥的安全性和療效。(2)對藥劑師加強宣傳教育,對不合理用藥處方的發生情況和類型進行明確,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然后由審核小組對用藥處方進行二次改進和審核,以確保用藥合理性。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進行數據處理。t值用于文中計量資料檢驗,x2用于文中計數資料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在不合理用藥方面,兩組在選藥不科學、配無禁忌、抗生素用法不當、用藥重復、用藥與病情不符方面對比差異顯著,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 論
近幾年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以及健康意識的增強,其對臨床合理用藥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而藥劑師的在不合理用藥處方中的重要性也逐漸突顯。有關調查研究表明,不合理用藥處方經藥劑師干預后,可極大的減少作物用藥和藥物使用不當等情況。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以往醫療系統中門診處發生不合理用藥的情況較多,而院內合理用藥的情況則較多[3]。整個醫療系統針對此種情況已經采取的針對性的措施加以預防控制,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措施即為藥劑師干預不合理用藥處方。在藥物使用中,藥劑師根據自身所學的相關專業知識積極的對其進行管理和干預,并在服用宣傳、專項合理用藥、處方審核、不良反應、患者輸液袋數、抗菌藥物等方面實施干預,則可最大程度的降低不合理用藥處方發生率,從而有效的保證臨床治療的安全性和療效。在不合理用藥處方中,藥劑師的干預可對醫生用藥行為予以有效規范,且可減少錯誤用藥和藥物使用不當等情況發生。通過分析不合理用藥處方發生的類型和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干預措施,則能保證患者的治療成效和臨床醫療質量。本文的研究中,在不合理用藥方面,兩組在選藥不科學、配無禁忌、抗生素用法不當、用藥重復、用藥與病情不符方面對比差異顯著,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該結果表明,不合理用藥處方發生的類型較多,且通過藥劑師加以干預后,則可極大的提升臨床用藥的合理性,且可對醫生的用藥行為予以積極規范,并能保障用藥的合理性、準確性和療效。因此可見,藥劑師干預不合理用藥處方具有積極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 宋愛娟.門診藥劑師對門診不合理用藥處方的干預和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5):183.
[2] 劉 暢.藥師對合理用藥的干預作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0):141-142.
[3] 龔 勛.門診藥劑師對門診不合理用藥處方的干預和分析[J].大醫生,2018,3(09):83-84.
本文編輯:吳 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