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虎軍
摘 要:應用心理學專業具有鮮明的應用性特點,無論是在教學內容還是人才培養中都注重應用性的體現。我國應用心理學專業起步較晚,教學模式過于偏向理論性,教學中都是采用統一的教學標準,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個性化的培養,導致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脫節,嚴重阻礙了專業的發展。因此,探討如何實現個性化人才培養,以期改進應用心理學的實踐教學模式,切實促進應用心理學專業發展。
關鍵詞:應用心理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
實施個性化人才培養,要針對學生個性制訂人才培養計劃,從教與學兩方面入手設定人才培養方案,從而重新設定課程體系和更新課程內容,進而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從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入手,為具有突出特長和興趣的學生創建更加寬松和自由的學習環境,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其全面發展。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個性化培養,要從專業內部入手加強實踐教學的占比,通過課程設置方式的優化和人才培養方案的革新,重新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從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模式等多個方面入手,注重以實踐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實現應用心理學人才的個性化培養。
一、應用心理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析
個性化人才培養應注重“個性”二字,要以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為目的,在某些方面突出學生的個性和愛好,既注重學生的專業教學,又要從素質教育方面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我國心理學雖然起步較晚,但目前已經有百余家學校都設置了應用心理學專業,只是規模擴展并不代表專業質量發展。現如今,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缺乏實用性價值,所以構建符合人才需求的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性化人才培養勢在必行。一方面,依據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模式的調查和分析結果發現,多數畢業生對專業實踐教學安排的滿意度較低,相對于理論課程,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實踐課程應用性和實用性更高,更有利于學生就業和發展。另一方面,考核方式調查中,多數畢業生都認為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技能普遍缺乏心理診斷技能和心理咨詢技能,且專業考核方式缺乏實踐性,導致工作中無法適應實際環境,實踐技能無法滿足崗位要求,以至于由于缺乏心理診斷技能和心理咨詢技能這兩項技能,不少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再一次進行實踐學習。
二、應用心理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策略
應用心理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要從實踐教學角度創新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個性發展構建空間,將以人為本作為整個專業教學的理念,在認可和接受個性差異的前提下,依據學生的獨特性以及差異性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法,采用因材施教的思想實施分層教學,針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能力和潛力等,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群體,圍繞各個群體學生學習特點、依據學習水平,展開相應的教學方法。
首先,基于各層次學生的差異解決共性問題,制定個性化的發展目標,針對學校心理學健康教育教師和社會心理咨詢師等不同就業方向的學生,先進行基礎的心理學知識教育,然后分別注重教育能力和心理咨詢技巧的培養,在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滿足專業培養目標,促進學生就業和全面發展。
其次,開展分層考核以及分層評價,以人才發展性作為考核和評價的切入點,摒除傳統的結果性考核與評價機制,動態性地進行學生發展評價。例如,先從公共基礎課程考核評價改革入手,依據改革效果再逐步深入到專業性的心理學實驗、變態心理學等課程考核中,切實實現專業考核的革新。
最后,積極采用新型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組織形式,用信息化手段以及網絡技術等展開心理學教學,用翻轉課堂、微課以及慕課等新型教學方法,通過教學環節的翻轉、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和簡短化,以及教學平臺的網絡化等,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渠道,打破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廣泛的發展空間,為學生學習和發展構建個性化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和自主權,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例如,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促進師生互動和小組討論等,讓所有學生都參與課堂學習中,讓學生都能獲得個性化指導。
綜上所述,現如今的應用心理學教學缺乏實踐性,不利于學生的工作和發展。構建應用心理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必須要加大專業課程的實踐課程比例,特別是要加強學生的心理診斷技能和心理咨詢技能培養,要以學生為中心,基于綜合素質、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調整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比例,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滿足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實現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龐愛蓮,孟維杰.實踐教學:應用心理學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Z2):82-83.
[2]呂曉峰,孟維杰.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模式反思與構建:以黑龍江大學成人教育調查為例[J].成人教育,2010,30(8):31-32.
[3]王忠軍,林玲,王婷,等.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現狀與問題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8(3):55-6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