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
吉林省腫瘤醫院藥劑科,吉林長春 130012
糖尿病在我國逐漸成為一種高發疾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其特征是患者體內的血糖升高,而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是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受阻或者是胰島素的生物作用受到損傷導致其作用降低,或者這兩種情況同時發生[1-3]。糖尿病的危害甚大,若長期患病易導致患者體內的組織損傷,特別是眼、腎、神經性的慢性損害或功能障礙。我國患有糖尿病的人數逐年增加,糖尿病已經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一大病癥,而患者對該病癥的了解不足,缺乏相關的知識,導致在使用藥物進行治療時大量存在用藥不規范現象,致使用藥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建立安全合理的用藥指導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建立安全合理用藥指導體系,從而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的、個性化的用藥指導,為患者宣傳糖尿病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護理水平,降低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并發癥的幾率,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根據各類降糖藥的藥性和藥效,對降糖藥的分類、用藥劑量、用藥時間、作用特點、用藥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禁忌證等信息進行詳細的說明,對患者的用藥進行指導。
1.2.1 正確注射胰島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注射時應選擇最佳的位置進行注射:胰島素在用藥時一般選擇皮下進行注射,皮下指的是位于人體皮膚以下,肌肉之外的位置,在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時應當盡力避免出現肌肉注射。注射胰島素時通常選擇的部位有4 個,一般選擇大腿外側、腹部、臂部外上側和上臂外側,在注射時要根據不同的注射部位選擇不同的注射速度,注射時腹部注射速度最快,其次為上臂,然后為大腿,臀部的注射速度最慢。對于治療效果的需求也是應當考慮的因素,對藥效的要求不同,應當選擇的注射部位和注射速度也不同,例如,如果患者要求盡快起效,則應首選腹部注射,如果患者需要中長效果的藥物治療,則應選擇臀部或大腿,可以延緩藥物的作用效果,胰島素的注射速度也應根據注射部位的不同做出相應的調整。
②由于長期注射會引發并發癥,因此應適當變換注射部位: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藥物會引起注射部位的局部硬結和皮下脂肪增生,當出現此類情況時,會導致患者對所注射的胰島素的吸收效率下降,進而影響患者體內的血糖水平。最好的防止這一問題的方法是適當變換注射的部位,一種有效的注射方法為:將可以注射胰島素的位置分為4 個區域,每周使用其中一個區域并且按照順時針方向對使用的區域進行輪換。
③為保證注射過程的順利,應當在注射之前對所選擇的位置進行檢查,避開疼痛、硬結部位。
④注射時在注射結束后應使針頭停留10 s 后拔出,以保證所注射的藥物全部注入,防止藥物的浪費。
1.2.2 胰島素的貯存 胰島素的貯存要特殊的條件,在保存時應當注意避免陽光的直射,同時避免受熱,并且不可冷凍保存。對于已經開封的胰島素,可以放置于25℃室溫下保存,其保存的有效期為28 d,未曾開封的胰島素應當保存于冰箱中,置于2℃~8℃的環境中。
1.3.1 老年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身體機能下降,常常會因糖尿病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老年糖尿病患者在選擇治療藥物時,應該選擇降糖作用較為溫和的藥物,這類藥物無明顯肝損傷,起效快,作用的持續時間較短,對人體的副作用較輕。同時還也可選擇可以調節體內血脂,降低人體的血液黏度,并且可以減緩心腦血管并發癥的藥物。老年糖尿病患者單一用藥效果不好或者不良反應較強時,應當選擇聯合用藥,如若發現大劑量口服降糖藥治療效果仍不好,患者血糖含量較高,有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并且患者的肝腎功能受到較大的損傷時,應當及時注射胰島素。
1.3.2 對于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當盡可能地選擇對腎負擔小的藥物,即藥物的排泄途徑不經過腎或很少一部分有腎排泄,如果患者的腎功能嚴重不全,應當及時進行胰島素注射治療。
1.3.3 肝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許多藥物的服用均會引起肝的損傷,許多降糖藥物也會造成患者肝功能的損害,對于此類患者,在選擇降糖藥物進行治療時,應當避免服用對肝功能有較大損傷的藥物。在服用降糖藥物時,應當定期對肝臟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避免對肝臟造成負擔。如果患者肝臟功能重度損傷,應當及時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
1.4.1 患有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和高血壓都可以導致心血管疾病,如果這兩種疾病同時存在的話,將使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嚴格控制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血壓,可以大大減少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對于患有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選擇ACEI 或ARB 作為治療藥物,
1.4.2 血脂異常并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異常,與其體內血糖過高有很大關系,如果對患者的血糖含量加以控制并穩定后,會發現其血脂含量也得到很好的改善。血脂異常也可導致心血管疾病,所以對于血脂異常的糖尿病患者,對于其體內血脂的控制,與控制其體內血糖含量同等最重要。對于此類糖尿病患者,提倡提前服用他汀類藥物進行預防,防止體內血脂出現異常狀況。同時,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時應注意肝損傷等不良反應。
1.4.3 患有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療 糖尿病是導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冠心病,因此患有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應當及時治療。如果患者冠心病病情較為嚴重,應當及時進行注射胰島素治療。
糖尿病患者的用藥應當遵從定時定量的原則,不能漏服,也不可多服。若患者漏服藥物,會引起體內血糖含量的明顯波動,其后果是十分嚴重的。如果患者在漏服后及時發現,則可以即使服用藥物,如果發現較晚,則不應急于補服,在發現漏服藥物且發現較晚時,應當先檢測體內的血糖含量,如果血糖含量不是很高,則不需要補服藥物,若體內的血糖含量較高時,則可以適當增加用藥量,并可以將進餐的時間適當延后。不可以將兩次用藥的劑量一次性服用,以免患者體內的血糖含量過低,造成危險。
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往往會由于服用降糖藥而導致患者體內的血糖含量過低,造成低血糖。當患者出現低血糖時,應當采取方法進行自救,可以立即使用糖、巧克力等高糖的食品。如果不能緩解低血糖癥狀,應當及時送往醫院就診。
在醫院內,應當針對糖尿病患者組織專門的醫療隊伍,對患者的用藥,出現各類問題時的解決方法進行指導,避免患者在用藥的過程中因用藥不當或處理失誤造成危險。
在對患者的用藥進行指導時,可以選擇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講座、發放宣傳冊、設置咨詢站等對患者進行指導。
糖尿病患者用于其體內血糖含量過高,會導致其體內穩態被打破,從而引發多種疾病,而所引發的疾病由于相互影響,又會引發新的疾病,從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4-9]。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應當盡早發現、盡早治療。而且,針對不同患者的患病特點以及其并發癥對用藥的要求,應當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在用藥的過程中應當嚴格規定用藥的時間和用藥的劑量,從而更好、更安全、更有效地治療糖尿病,促進患者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