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小麗
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泰州 225500
分級診療是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診的診療秩序,醫聯體在分級診療的實施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醫聯體主要通過采取雙向轉診方式,促使人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患者首診在所處基層醫院進行,如果經診斷之后發現其有轉診必要,則向上級醫院進行逐級轉診,以此來維持患者病情穩定,然后再將患者轉回基層醫院接受治療[2-3]。在醫聯體中,基層醫院的責任為患者首診以及康復,屬于醫聯體順利運動的重要基礎[4]。為了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的可持續發展,該研究主要針對醫聯體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面臨的各種困境進行分析,并探究針對性的應對對策,現報道如下。
雙向診療制度在分級診療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確保分級診療順利開展,首先需要維持雙向轉診的順利性。在雙向轉診制度實行上,基層醫療機構通常會積極地將患者轉診給上級醫院,但是轉診之后再次接收到的轉診患者數量卻較少[5]。也就是說,多數患者首診在基層醫院進行,發現其具有轉診需求之后,將其轉診到上級醫院,原本在患者病情穩定之后應該轉回基層醫院,但多數患者基本上沒有做到。向下轉診屬于雙向轉診的重要環節之一,如果不及時將其落實,那么便會嚴重阻礙分級診療實施,導致向下轉診率低下。
對基層醫院人才流失情況進行總結歸納,具體體現為兩個方面:①表現在為了最大程度上促使基層醫務人員短缺問題得到彌補,我國制定了一系列制度,雖然有定向培養生簽約,但是也明顯出現了抵制基層工作的現象。研究顯示,某省有50%左右的定向培養生有毀約打算,并且在其服務期滿之后,只有17.48%左右的定向培養生愿意繼續留在基層醫院工作,50%左右的定向培養生希望自己能夠就業于高級別醫療機構,還有部分定向培養生會繼續通過考研來深造[6]。②因為具有醫聯體構建需要,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聯系便會更加緊密,但同時也有“挖墻腳”現象出現,主要表現為高級別醫院向二級醫院或者基層醫院“挖墻腳”。由此可知,基層醫院已經慢慢成為一個媒介,即在醫聯體內將醫學人才向上級醫院進行輸送。綜上可知,基層醫療機構人才流失的原因不僅包括醫生主觀原因,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上級醫療機構等客觀因素影響。
診療過程中,基層醫院具有首診、康復兩大重要功能,若首診過程中有診療失誤現象出現,便極易造成誤診,提高醫療糾紛發生率。由此可知,在整個醫聯體內,基層醫療結構醫生的作用顯而易見。就現階段情況分析可知,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全科醫生嚴重缺乏,且有50%左右的鄉村醫生還沒有執業(助理)醫師報考資格[7-8]。除此之外,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中,多數職業醫生的學歷較低。雖然評價一個醫生的技術水平不能僅看學歷,但學歷在其評價過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與三級醫療機構相比,基層醫院的基礎硬件與就醫環境均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雖然近年來基層醫療機構的基礎建設得到了明顯改善,同時還為其添加了多種醫療設備。但是每床位應占面積、每千服務人口床位數以及用房建設等均尚未完全達到國家標準。
加大全科醫生投入:①為了確保基層醫療結構能夠持續發展,政府要對其加強投入,不僅要改善基礎設施,同時還要加大人才投入力度。通過廣征集、多渠道方式來招聘優秀的全科人才,以此來將基層醫療機構人才隊伍充實。其次,優化全科醫生薪資結構也同樣屬于重要舉措之一,為了最大程度上留住優秀人才,大力提供進修機會也十分必要,或者設立??钯Y金來留住或者繼續引進優秀的全科人才。②健全全科醫學教學體系,提供良好的就業平臺:就我國現階段全科醫學狀況分析,發現其還處于初始時期,全科醫學教育以及就業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為此,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大力支持相關院校積極開辦全科醫學專業,并且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起個性化的醫學教育體系。在就業方面,政府要為全科醫生提供平臺,加強全科醫學生以及相關院校對基層醫療機構醫生要求的認識與了解,通過教育來發揮出導向作用,將大量專業人才提供給醫療服務市場。③醫保支付制度:就我國現階段的醫保支付制度進行分析可知,該支付方式采取的是按比例支付方式,雖然能夠報銷一定費用,但是報銷還相對較小,所以價格上不具備絕對優勢,多數患者寧可選擇到高級別醫院就診,也不愿意來基層醫院就診。在制度改革過程中,要對經濟杠桿進行充分利用,將各個級別醫療機構之間的支付差距擴大,鼓勵患者或者居民嚴格按照規范化的就診程序就診?;蛘咭部梢圆捎眯姓绞絹韺驮\程序進行規定,如若不按照程序執行,那么醫保則不對其進行報銷。
醫聯體運行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①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了分級診療制度,醫聯體建立主要是為了有效維持良好的醫療秩序,同時推進醫療改革。就現階段情況來看,醫療體的存在方式多種多樣,但其發展水平處于較低狀態,實行過程中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同時依舊缺乏規范化的醫聯體體績效評價指標。在醫聯體這一大背景下,為了確保一聯合能夠長久運行,需要構建起標準化、統一化的績效評價指標,只有構建好相關指標,才能確保醫聯體高效、健康運行,同時建立起利益共同體。②將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增強,使其具有共同利益。就現階段多數醫聯體現狀分析可知大部分均具有松散的特點,不同級別醫療結構之間的利益不一,故大部分醫聯體存在貌合神離狀態。為了確保醫聯體利益統一,可完善同一法人、財務以及人力制度,將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聯系緊密化。隨著社會發展水平提高,緊密型醫療聯合體為大勢所趨,這不僅能統一各醫療機構利益,同時也利于基層醫療機構建設。③各級醫療機構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并對自身進行明確定位:就現階段情況分析可知,我國具有較為復雜的醫療機構等級劃分體系,基層醫療機構與一級醫療體系為被包含關系,主要承擔預防、保健以及康復等任務,社區衛生工作還包括計劃生育指導以及健康教育等?;鶎俞t療機構不僅要將自身地位明確,同時還要大力、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對診療流程與行為進行規范,最大程度上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④基層醫療機構要在醫聯體中發揮積極參與作用,雖然現階段在大部分醫聯體中,基層醫療機構的存在感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但是隨著我國對醫聯體建設的大力推動,必定會出現一系列政策支持,所以基層醫療機構要在醫聯體中發揮積極、主動作用,對合理就醫格局的形成進行有效促進。
我國地域廣闊,在全國范圍內普遍構建醫聯體還有一定難度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醫聯體能夠有效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但是因為相關機制與體制缺乏,醫聯體可能逐漸呈現為大醫院擴張趨勢,這是不符合全民健康理念的。構建醫聯體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動基層建設,所以為了推動全民健康,需要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作用進行高度重視,并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推動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