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亮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內蒙古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5G無線網絡將會涵蓋多種無線技術如WLAN演進技術、LTE演進技術以及新的無線接入技術等,因此具有多接入技術、多網絡共存的特點,主要包括LAA技術(LTE載波聚合技術部分擴展于授權頻譜)、WLAN與LTE-A多連接技術以及WLAN與LTE-A鏈路聚合雙連接技術等。WLAN鏈路(非授權頻譜)具有數據流量承載力更高的特點,LTE鏈路(授權頻譜)則提供廣闊的覆蓋范圍,同時具有良好的移動魯棒性,而足以為UE(用戶終端)同時充分利用WLAN與LTE技術創造條件。3GPP R13中以聚合層的不同將聚合技術分為LWIP與LWA兩種,前者聚合于IP層,主要利用IP的安全機制;后者則聚合于PDCP層,利用PDCP的安全機制。以下將對LWA技術、協議架構作探討,提出LWA部署建議。
作為WLAN與LTE雙連接的關鍵技術,3GPP R13中的LWA在非授權頻譜只對5GHz與2.4GHz頻段提供支持,且僅對下行數據WLAN路徑提供支持。但是發展至3GPP R14時,新加入的eLWA(增強LWA)技術為上行鏈路聚合提供支持,同時對非授權頻譜中,也增加了60GHz這一頻段。
3GPP中,對LWA部署方式進行了定義,分為非共址部署與共址部署兩種部署方式。共址部署指的是將LTE小站與WLAN AP(接入點)集成于一處,適用于人口密集的區域,能對人口密集的區域進行補盲,同時,還能加快數據下行速度。非共址部署是指利用LTE宏站廣覆蓋范圍的特點實現WLAN AP與LTE宏站的聚合,見圖1。

圖1 非共址部署網絡架構示意圖
非共址部署時,3GPP添加了新定義的邏輯網元設備WLAN邊緣設備(WT),WT的部署形式是非固定的,可以作為網絡設備而獨立出去,也可以根據需要集成于WLAP AP或WLAN AC(接入控制器)中。但是無論采取哪種接入方式進行非共址場景的部署,都需要將Xw接口設置于WT與LTE基站eNB之間,UE與WT之間還需要建立二層連接,因此仍然需要對當前的WLAN網絡進行改造。
1.2.1 共址部署
對采用共址部署方式的LWA,可采用小站Small Cell將WLAN與LTE集成于一處,此類場景的接口可選擇私有接口、Xw接口或者未定義基帶處理單元BBU與WLAN間的接口。
共址部署時,LWA協議架構見圖2。下行數據進行數據的傳輸、承載時可支持三種方式:分離式LWA承載(WLAN與LTE路徑分流)、切換式LWA承載(WLAN路徑傳輸)以及LTE承載(經LTE路徑進行傳輸)的方式,因此對提高LTE服務作用明顯。

圖2 共址部署下的L WA協議架構
1.2.2 非共址部署的LWA協議架構
非共址部署LWA適用于將WLAN與宏站進行融合的場景,其協議架構見圖3。將LWA AP的薄層實體模塊設置于基層eNB側PDCP層以下,將新添加數據承載的標識符DRB ID添加于PDCP PDU報文基礎上,從而生成LWA PDU, LWA
PDU經Xw結構傳輸給WT后,經WLAN 802.11 MAC層將數據傳送至UE。出于減少LWA對已有網絡部署造成的影響的考慮,可以采用將WT功能集成于基層eNB或WLAN AP內的方式。

圖3 非共址部署的LWA協議架構
1.2.3 LWA的激活
終端進行LWA的激活流程見圖4。以在WLAN AP中集成WT為例,其激活過程可包括:在LTE網絡上附著UE→WLAN完成信息獲取→激活WLAN,對已在基站內集成WT功能的可忽略示意圖中的步驟7與8。

圖4 LWA激活流程
從上圖可見,若UE支持LWA功能,則需要在UE附著完畢后測量WLAN AP的信號強度,也即執行步驟6的操作;當WLAN AP(支持LWA功能)的信號強度高于設定閾值時,需要執行步驟7與8的操作,即添加對應WT,添加完畢后即可連接至AP,即步驟9與10的操作,至此,LWA已激活成功。需注意,進行LWA的激活時,應對WLAN AP的信號測量報告作周期性上報,信號強度低于設定閾值時才能激活LWA。
1.2.4 LWA的流量控制算法
如前所述,激活LWA后,數據可通過WLAN與LTE兩條線路傳輸,也可以僅通過WLAN路徑傳輸或者僅通過LTE路徑傳輸。選取兩條線路傳輸數據的方式可以極大提升UE下行數據的速度,但是需要對PDCP層進行調度算法以尋找最優路徑來進行PDCP PDU的傳輸。
進行LTE路徑的時延dLTE計算時,有公式

公式中,PDUsize是指需要進行數據傳輸的PDU數據量;RLTE是LTE路徑的傳輸速率(外場測試時,設定周期為1TTI,初始值常為110MB/s,據此計算出實際LTE速率,作為下周期的RLTE);BLTE是指已經發送完畢,但未接收ACK的PDU的數據量。
進行WLAN路徑的時延dWLAN計算時,有公式

公式中,PDUsize代表需要進行數據傳輸的PDU數據量;RWLAN是WLAN路徑的傳輸速率(外場測試時,設定周期為1TTI,初始值常為300MB/s,據此計算出實際LTE速率RWLAN),BWLAN是指已經發送完畢,但未接收ACK的PDU的數據量。

可見PDCP層進行PDCP PDU的傳輸時,根據dWLAN與dWLAN的數值選取時延更小的路徑。
進行LWA前期的外場測試時,在eNB內集成WT功能,將WLAN AP與eNB直接連接,對單獨UE+單獨WLAN AP場景下峰值速率進行測試。設置WLAN AP支持802.11ac,頻段為5.8GHz頻段,LTE支持Band 41,發現峰值速度達到300MB/s,測試結果如圖5。

圖5 外場測試結果
展開進一步外場測試,在終端上使用USB網絡共享功能,采用FTP客戶端在筆記本PC上對三種場景下的FTP下載速度進行測試。由于ACK受到上行帶寬(9MB/s以下)以及應用層流控算法的限制,FTP的下行速率較低,但使用LTE路徑的FTP下行速率達到56MB/s;僅使用WLAN路徑下的FTP下行速率為70MB/s;同時使用兩種路徑的下行峰值速率為79MB/s。
采用iperf對UDP業務展開測試,單獨使用LTE路徑的峰值速率為100MB/s;單獨使用WLAN路徑的峰值為300MB/s;同時使用兩種路徑的峰值速率為400MB/s。
本文對WLAN與LTE網絡的融合技術做出探討,同時提出了相關部署建議,外場測試提示WLAN與LTE網絡融合對提升TCP業務、UDP業務下行速率明顯,但是對UDP業務的提升更大。關于提升TCP業務的下行速率的方法,仍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