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鴻勝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 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天津 300456)
水運工程建、管、養、用各階段的計量檢測需求量巨大,隨著交通運輸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跨越升級,建設安全便捷、經濟高效、綠色智慧、開放融合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對水運工程專業的計量檢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更高的要求,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嚴格管理和計量檢定水運專業檢測設備已成為水運工程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文獻[1-3]均對水運工程計量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目前水運工程計量發展還較為滯后,計量技術水平和能力不足,行業缺少支撐性的技術機構和管理政策。為加強水運工程計量技術和管理水平,質檢總局先后授權建立了國家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站(以下簡稱水運計量站)和全國水運專用計量器具計量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水運計量委員會);交通運輸部頒布了《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計量管理目錄》(交辦科技[2016]56號),并正在編制《交通運輸部門計量檢定規程管理辦法》、《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檢定/校準指導手冊》[4]等政策性文件。《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計量管理目錄》規定需要進行行業計量管理的檢測儀器設備有113種,而已發布的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技術規范39項,已建立的部門最高計量標準只有12項。水運工程專業計量技術機構、技術組織及計量管理政策相對齊全,與計量標準數量少、計量標準裝置不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加強水運工程計量工作的有效、有序開展,有必要對水運工程計量體系框架及未來工作開展分析研究。
(1)計量法律法規體系。
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發布的有關計量法律規章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條文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明細目錄》、《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型式批準部分)》、《計量基準管理辦法》、《計量標準考核辦法》、《標準物質管理辦法》、《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監督管理辦法》、《計量器具新產品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計量檢定人員管理辦法》、《計量檢定印、證管理辦法》、《計量違法行為處罰細則》、《仲裁檢定和計量調解辦法》、《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商品量計量違法行為處罰規定》、《計量授權管理辦法》、《計量監督員管理辦法》、《專業計量站管理辦法》、《社會公正計量行(站)監督管理辦法》等。
交通運輸行業總體依照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發布有關計量法律規章開展計量工作,并發布有《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計量管理目錄》,要求行業加強目錄中113種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的計量管理工作,積極爭取新建計量標準的授權,擴大計量檢定服務范圍,提高計量服務能力;制定研究《交通運輸部門計量檢定規程管理辦法》,以期加強對交通運輸部門計量檢定規程(技術規范)的管理,保障計量檢定、校準工作有序進行;《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管理辦法》(交通運輸部令2016年第80號)要求檢測機構使用的檢測儀器必須開展量值溯源工作,為此制定了《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檢定/校準指導手冊》,以期指導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對試驗檢測行業的計量管理工作,加強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含工地試驗室)和水運工程水文勘察測繪機構開展儀器設備的檢定/校準工作。
另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等計量法律法規,交通運輸部頒布的《水運工程測量規范》(JTS 131-2012)、《內河航道維護技術規范》(JTJ 287-2005)、《海事測繪產品質量評定方法及要求》(JT/T 952-2014)等行業標準均要求對水運工程測量儀器進行定期檢定/校準。
(2)計量組織體系。
水運工程計量組織體系主要包括行政組織體系和技術組織體系。行政機構體系主要包括質檢總局計量司、交通運輸部科技司以及地方計量行政等單位;技術組織體系主要有水運計量站、水運計量委員會和地方交通水運計量機構,目前水運計量站和水運計量委員會均已批復成立,隨著地方交通水運計量技術機構的不斷建設和完善,水運工程計量組織體系基本搭建完成。
國家水運計量站于2015年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授權,業務上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交通運輸部共同領導,是交通運輸行業內承擔水運工程專業法定計量工作的國家級計量技術機構,主要開展水運工程檢測、測繪等專業儀器計量標準建設和計量標準維護以及量值傳遞工作;同時,負責承擔行業計量檢定人員培訓、計量監督管理等工作。全國水運計量委員會是從事計量技術性工作的技術組織,成立后將主要負責水運專用計量器具國家計量技術規范的制定、修訂及推廣應用工作。地方交通計量站正在逐步建設[5-6]中,在廣東、貴州、四川等地已推進落實,還需在上海、湖北等地推進地方計量站建設工作。
(1)水運工程計量技術規范體系。
水運工程計量技術規范體系主要包括通用性計量技術規范以及專業性計量技術規范。通用性計量技術規范主要包括《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國家計量檢定規程編定規則》、《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規范》、《計量標準考核規范》、《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標準物質通用術語和定義》、《計量檢測體系確認規范》、《測量儀器特性評定》、《計量標準命名與分類編碼》、《計量器具型式評價通用規范》、《計量比對》等。
專業性計量技術規范體系框架主要包括量值溯源圖、檢定規程、校準規范、測量方法、型評大綱等類別,涵蓋的專業應有材料檢測、結構與地基檢測、水文測繪、港口機械、助航設施等類別。目前,專業性計量技術規范的制定以《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計量管理目錄》作為指導,目前行業發布部門檢定規程39項,見表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量行業刮起了由主要面向計量器具向面向計量參數和計量方法拓展的浪潮,同時這也符合水運工程測量的需要。以往,由于水運工程很多測量是在水中進行,看不到,摸不著,所以工程建設對水運工程測量數據的要求并不是很嚴格,如水深數據,由于涉及到測深儀、聲速儀、姿態儀等多種儀器以及復雜的測量環境,測量數據量值的準確度無法通過單一的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進行評定,這就要求開展量值評定方法的研究;另外計量行業正在向零鏈條計量發展,這就要求開展遠程在線計量方法的研究,完善水運工程計量技術體系。

表1 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部門檢定規程列表Tab.1 Regulations of detection equipments of water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水運工程計量標準裝置及設施。
截止2017年底,水運計量站已獲得國家質檢總局授權的交通運輸行業部門最高計量標準共有12項,可以開展18種交通運輸專用檢測設備的計量檢定工作,其中涉及到材料檢測、結構與地基檢測、水文地質測繪及助航設施檢測等類別設備等(表2)。

表2 授權計量標準裝置基本情況Tab.2 Basic situation of authorized measurement standard device
除了以上計量標準裝置,水運計量站已完成海河口水文測繪計量測試基地的相關建設工作,主要開展多波束測深儀、側掃聲吶、流速儀、超短基線等水文測繪設備的計量測試研究工作,基地和裝置分別見圖1和圖2。


圖1 海河口水文測繪計量測試基地Fig.1 Hydr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measurement base in Haihe river estuary圖2 多波束測深儀校準裝置Fig.2 Calibration device for multi-beam bathymeter
另外,行業正在論證開展天科所水運專業計量研究與驗證綜合試驗廳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多功能六面消聲水池、水深與流速檢定水槽、潮波檢定水塔、計量測試及性能實驗室及相應的配套設備等,該項目建成后將極大的完善水運工程計量基礎設施。
(1)加強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管理體系構建。目前交通水運工程計量工作還缺少總體性指導意見,應開展《交通水運工程計量工作管理規定》等頂層政策研究,以便指導水運工程領域開展計量管理與服務,規范水運工程計量器具管理、監督、認證、人員管理等工作;目前水運工程計量工作開展還主要依靠水運計量站和水運計量委員會,應加強區域服務網絡(分站和地方站)的建設和計量技術組織(分技術委員會和工作組)體系的構建。
(2)完善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技術體系。目前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體系還主要以工程檢測和水文測繪設備為主,應根據交通運輸“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發展要求,突出重點領域和服務環節,充分調研水運工程建、管、養、用各領域的檢測設備,修訂完善《水運工程試驗檢測儀器設備計量管理目錄》,同時落實計量工作由面對計量器具向計量測試方法和量值判定的發展要求,充分發揮全國水運工程專用計量器具計量技術委員會的職能作用,編制完善覆蓋水運工程計量技術體系;加強專業計量機構建設,完善計量機構量傳溯源體系服務和保障的基礎條件,滿足專業計量檢測市場的服務需求;加強實用型、專業計量及遠程計量測試技術和方法研究,提升計量檢測技術服務能力。
(3)強化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的實施監督。加強行業計量監督管理,加強對安全防護、環境監測、行政執法等領域計量器具的監管,提升行業重點計量器具質量;加強對行業計量檢定技術機構和檢定技術人員的監督管理,規范檢定行為。
(4)實施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的國際化戰略。以我國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技術為基礎,積極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技術標準,積極開展國與國之間的計量交流活動,積極參與國際計量活動,參與國際計量技術規范的制定,在加快我國水運工程計量技術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同時,推動我國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技術規范向國際轉化。
(5)加強水運工程檢測設備計量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傳播計量知識,擴大計量的影響力。配合世界計量日、質量月等,積極開展計量宣傳活動,向行業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人員宣傳計量理念,促進其提高計量意識,營造計量工作的良好氛圍。
建設交通強國的總體要求以及計量檢測新技術的快速革新,對水運工程計量體系的構建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唯有構建完善的水運工程計量體系,形成全國水運工程檢測儀器計量及管理協調發展、共同促進的良好局面,才能滿足市場和社會的需求,為交通強國戰略的勝利提供技術支撐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