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新順 張排杰
商丘市區位優勢突出、交通優勢明顯,2017年編制完成了我國首部城市樞紐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將商丘打造成“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中原地區綜合樞紐、區域性產業組織中心,通過構建大交通、發展大物流、建設大產業、打造大平臺,大力發展樞紐經濟。
“樞紐經濟”這個名詞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的、權威的解釋,結合有關專家觀點,我們將樞紐經濟界定為:以交通樞紐為切入點,借助交通、物流樞紐和信息、金融平臺等,結合當地樞紐特征,集聚相關產業,實現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快速流動,促進交通、產業和城市融合的經濟發展新模式。
樞紐經濟的形成機理可以從三個維度來解釋:空間維、時間維和要素維。

在空間維上,樞紐經濟是網絡經濟+城市經濟+站區經濟的結合。網絡是宏觀上大的樞紐點,我們把它叫做節點,城市就是在節點里要有多個樞紐設施構成這個體系。站區是在具體的物流體系里面,發揮關鍵作用的物流設施。
在要素維上,樞紐經濟發展的本質,實際上是以交通樞紐,信息平臺為依托,以聚流和輻射為特征,優化經濟要素時空配置的過程,要素的聚集和有效配置是樞紐經濟發展的重點。
在時間維上,樞紐經濟是新經濟和傳統經濟發展的現象和形態表述,目前來說樞紐經濟是一種新經濟,但是可能多年以后等它發展起來就不再是新經濟。所以我們要認清不同發展階段樞紐經濟發展內容。
SWOT分析法是一種定性分析方法,它將研究對象的各種影響因素按照內部和外部進行劃分,分為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機遇、威脅,經過系統分析制定發展戰略的一種分析方法。
1、區位優勢得天獨厚(S1)
商丘市地處豫、魯、蘇、皖四省交接處,是河南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省轄市,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商貿中心和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2、交通優勢明顯(S2)
京九鐵路、鄭徐高鐵、隴海鐵路、商合杭高鐵、連霍高速、京九高鐵、濟廣高速、105國道、310國道等國家交通大動脈呈“米”字形交匯于商丘。商丘市的交通樞紐是集高鐵、公路、航空和內核航運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
3、特色產業基地(S3)
寧陵縣農資化工、夏邑縣紡織、睢縣制鞋、民權縣制冷產業、柘城縣金剛石、梁園區生物制藥、以中心城區為重點大力發展的現代物流業等特色產業基地為商丘市打造樞紐經濟提供了產業要素集聚基礎。
1、產業結構不盡合理(W1)
分析商丘市的產業結構,與發達城市相比,第一產業占比仍舊較高,且優質、高效、現代化農業占比較傳統農業來說相對較低;工業化水平偏低,信息化水平、信息技術、和信息設施嚴重落后;服務業發展水平仍有待提高,尚不能滿足商丘市發展樞紐經濟的需求。
2、物流業和跨境電商基礎薄弱(W2)
商丘市將物流業和跨境電商作為其發展樞紐經濟的突破點,但總體而言,商丘市的物流業和跨境電商的基礎相對薄弱。主要體現在物流運作效率低、物流成本高、樞紐內路網絡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
3、樞紐經濟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W3)
我國的樞紐經濟目前發展還不成熟,不能夠為商丘市發展樞紐經濟提供很好的借鑒。此外,不同地區都應根據當地特點發展適合自己的樞紐經濟,所以商丘市樞紐經濟的發展模式還需要在前進中摸索。
1、依托國家戰略,出臺《商丘市樞紐經濟規劃》(O1)
依托“一帶一路”和國家“十三五”規劃對樞紐經濟發展的戰略指導,商丘市為了明確樞紐經濟發展路徑,編制了《商丘市樞紐經濟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要發揮交通樞紐的先導作用和物流樞紐的支撐作用,培育支撐樞紐經濟發展的產業集群,建設具有規模經濟效益的樞紐經濟區。
2、商丘市宏觀經濟不斷發展(O2)
商丘市緊跟國家發展腳步,優化產業結構,據《2017年商丘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全年生產總值2217.89億元,比上年增長8.7%。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7.5:41.8:40.7,其中,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為901.82億元,增長11.1%。
1、周邊城市競爭激烈(T1)
商丘市樞紐經濟的發展仍舊處于起步階段,有很多不足之處,同時,周邊城市也紛紛開始發展樞紐經濟。比如,鄭州市在區位、交通、政策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均優于商丘。
2、來自全國大樞紐城市的競爭(T2)
上海、江門、寧波、南京、丹東、等全國各大地區和城市紛紛提出發展樞紐經濟。雖然其中一些城市先天優勢薄弱,但已充分認識到樞紐經濟可以作為促進當地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所以特別強調要加快樞紐經濟區的建設,大力發展樞紐經濟。
3、對樞紐城市的要求高(T3)
區位、綜合交通、市場需求等條件對于發展樞紐城市固然重要,是基礎條件,但已經不再是決定性條件。高效的物流體系、先進的制造基礎、發達的商貿市場、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優質的商業服務逐漸成為樞紐城市的核心內容。
通過對商丘市發展樞紐經濟進行了詳細的內外部環境分析,建立層次分析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層次結構表
本文采用1-9標度法構建兩兩比較矩陣。由相關領域的專家根據其重要性進行打分,得到各準則層的判斷矩陣A。


得到:

(2)計算特征向量

得到準則層的權重系數:
W=(0.4124,0.2452,0.2452,0.0972)
(3)計算最大特征值λmax

計算可得:
λmax=4.0478
(4)計算一致性比率CR:

只有當CR(一致性比率)結果小于0.1時,才能得出可接受的結果,否則需要調整矩陣。

計算可得:CI=0.0186
n=4時,RI=0.90,可得CR=0.0217<0.1,故通過一致性檢驗。
對以上結果進行整理,可得到準則層AHP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指標權重及一致性檢驗結果
同理,各指標層的矩陣如下:

對各指標層進行AHP分析可得各指標的權重及綜合權重如表3所示。

表3 各指標權重及綜合權重

圖1 戰略四邊形
根據AHP模型分析結果如圖1以P為原點坐標,權重值為特征向量,構建戰略四邊形,可得到四個點坐標:S1(0.4121,0),W1(-0.2452,0),O1(0,0.2452),T1(0,-0.0972)。找到該四邊形的重心,依據該點所在位置選擇相應的發展戰略。該四邊形重心坐標為(0.0846,0.0740) ,位于第一象限。故選擇SO戰略作為商丘市發展樞紐經濟的主要戰略,即充分利用內部優勢,抓住外部機遇,進行開拓型發展。
從SWOT-AHP分析結果中可以得到商丘市發展樞紐經濟應主要采用SO開拓型戰略,同時需規避主要風險與威脅。因此,基于商丘市樞紐經濟目前發展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商丘市發展樞紐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與區位優勢,可以從交通、物流、商貿三方面對樞紐經濟設施網絡進行完善。交通方面,重點推動商合杭高速鐵路商丘段開工建設,加快鐵路客貨運樞紐建設,推進商丘機場樞紐建設,實施沱澮河、渦河航運樞紐建設;物流方面,重點推進內陸港、物流園區、綜合保稅區的建設;商貿方面,加快商丘市商貿信息化、網絡化、標準化進程。建議打破各區域、不同交通方式“各自為政”的傳統經濟方式,統籌規劃建設,最大范圍和最大深度地發揮交通樞紐對經濟要素資源集聚和輻射。
推進樞紐經濟區建設,其重點是推進鐵路樞紐經濟區和航空樞紐經濟區建設,打造樞紐經濟服務體系。吸引國內外知名金融、保險、研發、營銷、信息服務、呼叫服務等企業入駐,努力打造樞紐偏好型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
通過對商丘市發展樞紐經濟的內外部條件進行SWOT分析,并分別對其準則層和指標層進行AHP分析,對SWOT分析中各指標進行量化排序,發揮了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優勢,提出商丘市應該以SO開拓性戰略為主要戰略,充分發揮其區位和交通優勢,把握機遇,同時注意規避風險,大力發展樞紐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