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

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對穩定經濟增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電子商務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誕生了阿里、京東等著名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和數以億計的網店。電子商務改變了中國的商務格局,推動了傳統產業的發展。最近幾年,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較迅速,對嘉興經濟增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存在的不足與原因,及早謀劃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的藍圖。
根據浙江省商務廳最新公布的《2015年浙江省電子商務發展指數綜合評價報告》[1],浙江省各設區市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杭州市、金華市、溫州市、寧波市、嘉興市、臺州市、紹興市、湖州市、麗水市、衢州市和舟山市。浙江省電子商務發展指數指標體系由6項分類指數構成,包括:產業發展、應用普及、基礎配套、創新能力、政策環境和行業氛圍,從電子商務發展的內因和外因,綜合評價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和潛力。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處于全省中下游位置。其中,僅有應用普及指數介于100-200之間,處于中等水平;其他五項分類指數均小于100,屬于下游水平。從《2015年浙江省電子商務發展指數綜合評價報告》可以看出,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狀況不容樂觀,必須穩步化解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遭遇的難題,采取相應對策,促進嘉興市電子商務更快發展。
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全面、動態、較客觀地反映了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狀況,而網絡零售總額、增速和占比的動態變化則從一個側面更直觀、更客觀地反映了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的未來。 表1至表4為2013年至2016年浙江省各設區市網絡零售數據。

表1 2013年浙江省各地市網絡零售數據(單位:億元)[2]

表2 2014年浙江省各地市網絡零售數據(單位:億元)[3]

表3 2015年浙江省各地市網絡零售數據(單位:億元)[4]

表4 2016年1-8月浙江省各地市網絡零售數據(單位:億元)[5]
從表1-4可以看出,自2013年以來,由于省內其他兄弟城市電子商務發展更為迅速,嘉興市網絡零售增速處于最慢的梯隊,與一些增速快的兄弟城市差距很大,不及或僅接近全省平均增速,導致網絡零售總額在全省的占比逐年下降(見圖1)。
從網絡零售數據進一步看出,最近幾年,相對省內其他兄弟城市,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處于停滯放緩狀態,必需正視這種現象,深入分析其原因,找出促進嘉興市電子商務更快發展的應對之策。
各縣市區之間電子商務發展不均衡,海寧和桐鄉發展較快,平湖、海鹽發展很慢,網絡零售規模差距很大;同一縣市區電子商務發展不平穩,不同月份之間起伏較大,即便剔除受“雙11購物節”影響的11月份數據,最高與最低之間相差仍然巨大(見表5,數據來源于浙江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網站http://www.zcom.gov.cn/col/col3881/index.html,并經簡單計算得出)。不均衡、不平穩的電子商務發展狀況拉低了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的整體水平。
嘉興市網商數量雖然十分龐大,在阿里、京東等知名第三方平臺上注冊的店鋪數量穩居全省前列,但大量網商聘用的員工數量少,日交易規模小,成長速度慢,甚至由于市場激烈競爭而被淘汰,像麥包包、五芳齋等依靠自身努力做大做強的知名網商屈指可數。只有不斷涌現更多更大規模的網商,嘉興電子商務總額、增速和占比才可能趕超省內其他兄弟城市。
考察傳統產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的一般性指標是網絡零售總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但考慮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局限性,用地區生產總值取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計算地方傳統產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從2013年至2015年嘉興市網絡零售總額在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15.7%、20.3%和23.8%;浙江省平均水平為10.2%、14.0%和17.7%,應用水平最高的金華市分別為22.6%、29.4%和39.5%(以上數據由省商務廳電子商務、省市統計局網站提供,并經簡單計算得出)。可見,嘉興市傳統產業應用電子商務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嘉興市電子商務以跟隨發展為特征,以應用為主,在國際國內知名的第三方平臺開設店鋪,銷售嘉興本土的產品和服務。缺少阿里巴巴、京東和滴滴等平臺型、創新型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而創新需要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但由于“培養不出、引進不來”,當前嘉興市高端電子商務人才奇缺,對嘉興市電子商務實現跨越式發展不利。
在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以企業或個人身份運營的店鋪,成立時間短,是典型的小微企業。他們進一步發展壯大面臨以下短板:一、缺少發展資金,一直以來,小微企業都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而網商的固定投入少,庫存低,資產輕,不易獲得銀行貸款;二、缺乏專門人才,網商運營好壞,很大程度上由人才決定,而網商的運營,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比如:客服、物流、運營和圖形圖像處理等,目前,嘉興市各高校培養的電商人才,數量和質量都遠遠不能滿足眾多網商的需求。
在電子商務出現以前,傳統產業早已建立起十分完整的供應鏈網絡,從生產到批發、零售,最后到消費,即傳統商務渠道。而電子商務渠道,產品從生產者到電子商務零售商再到消費者,甚至由生產者直接到消費者,減少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中間環節,降低了流通費用,贏得了消費者。然而,在贏得消費者的同時,卻損害了批發商和零售商的利益,造成了客戶的流失,這讓許多企業左右為難,猶豫不決,喪失了由傳統商務向電子商務轉型的良機。
電子商務的發展,主要依靠網商和生產企業利用各自優勢,分工協作。為了加強協作,很多網商自然而然地分布在傳統產業集聚的地區周圍。

圖1 2013年-2016年嘉興市網絡零售增速及占比
在電子商務交易中,商品以圖片或視頻展示,實際交貨品質可能與圖片效果相差很大;有些不良網商為贏得消費者信任以提高銷量,大肆進行信用炒作;還有些網商以次充好、仿冒名牌。這些現象對那些遵紀守法、誠信經營的網商構成致命的打擊,網絡營商環境惡化,造成部分消費者用腳投票,遠離電商。
電子商務的發展,說到底是企業的事情;而中央和省市地方政府為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現提出促進地方電子商務加速發展的嘉興對策,供市政府有關部門參考。
2015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復設立烏鎮互聯網創新發展試驗區,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烏鎮的基礎上,嘉興市再獲重大政策利好。嘉興市電子商務產業必須銳意進取,努力爭取用好兩大政策利好。
1、利用世界互聯網大會契機,筑巢引鳳、筑巢引智
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在轄區內互聯網重鎮——烏鎮召開,世界各國的互聯網與電子商務大佬云集嘉興。市政府應盡快出臺相關政策,爭取將他們的財富、思想和理念留在嘉興,為嘉興經濟和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助力。
2、利用烏鎮試驗區先行先試機制,做好電子商務創新發展文章
創新發展試驗區的首要功能就是給予當地政府更大自主權,允許先行先試,突破制度藩籬,進行大膽改革與創新。嘉興市電子商務主管部門應充分利用此政策利好,突破電子商務領域的有關制度瓶頸,為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松綁。
當前中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存在。應該說,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種必然現象,道理很簡單,小微企業收入少,利潤低,資產輕,資信等級低,因此獲取資金難且貴。然而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未來和希望所在。
1、推動轄區內銀行真正實現存貸款利率自由浮動
按理說,小微企業為獲得發展所需資金,自然要支付比信用好的大企業更多的利息。因此,允許銀行存貸款利率自由浮動十分必要:當小微企業為獲得貸款愿意支付更高利息時,各銀行有權上浮利率提供貸款。
2、鼓勵符合資質的民營資本在轄區內建立私人銀行
利息自由浮動的條件滿足之后,還需要能夠提供資金、愿意提供資金的中小私人銀行。因為,一般情況下,國有銀行不愿意為小微企業提供小額信用貸款等,而中小私人銀行可以填補小額信用貸款的供需缺口。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經放寬銀行業準入條件,允許設立私人銀行。嘉興市政府應該積極鼓勵更多符合資質的民營資本在轄區內建立更多的私人銀行,并鼓勵開展自由競爭,以便為網商等小微企業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
3、鼓勵符合資質的民營資本進入轄區內資信評估行業
網商等小微企業由于資產輕,不易獲得抵押貸款,只能爭取信用貸款。而信用貸款的前提是必須進行信用評級。目前,中央政府已經逐步放開資信評估行業準入條件,允許符合資質的民營資本進入資信評估行業。嘉興市政府應該積極鼓勵符合資質的民營資本在轄區內建立信用評估公司,利用大數據,進行網商資信評估,為網商等小微企業提供貼心周到的資信評估服務。
4、鼓勵轄區內網商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
除了通過銀行間接融資,也可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目前,中央政府正在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以支持產業、企業快速發展。而經過多年發展,嘉興市電子商務行業已經誕生很多優秀企業,市政府應該積極鼓勵其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獲取資金,促進本土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1、加大財政對電子商務專業教育投入,加快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為本土網商輸送更多更合格的電子商務人才
電子商務屬于新興行業,急需大量應用性技能型人才。目前嘉興市各高校培養的電子商務人才數量有限、質量不高,嚴重制約了嘉興市電子商務發展。應設立財政專項資金,重點扶持電子商務專業本科與職業教育,加快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本土網商輸送更多更合格的電子商務人才。
2、改善電子商務園區功能,優化電子商務園區布局
改善現有電子商務園區功能,在引進電子商務、信息軟件、設計研發等新興產業和企業的基礎上,加大傳統產業和生產企業的引進力度;優化電子商務園區布局,新設電子商務園區盡可能靠近傳統產業帶;從而搭建起網商與生產企業溝通協作平臺,為網商與生產企業密切合作提供優質服務。
著眼于嘉興電子商務的長遠發展,加強對本土網商監管,從嚴從重打擊失信違法,在電子商務領域樹立起良好的嘉興形象,必將對電商嘉興名片的知名度和認可度提升有利。
1、推動設立全國性失信違法舉報互聯網平臺
電子商務形成的網絡大市場是全國性甚至全球性的,交易雙方在地域上相隔遙遠,買家在收到假冒偽劣產品時存在舉報難的問題。為了讓舉報更為方便快捷,嘉興市政府應該積極推動設立一個全國性的舉報平臺,讓舉報平臺與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實現對接與信息共享,以便有效掌握網商失信違法事實。
2、破除地方保護思想,相關部門從重打擊本土網商失信違法行為
破除地方保護思想,根據舉報平臺對嘉興本土網商的舉報信息,有關部門從嚴從重打擊本土網商失信違法行為,以凈化本土網絡營商環境,有利本土網商的良性發展,并樹立良好的嘉興形象,提升電商嘉興名片的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