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克菊,劉美玲,吳渝嘉
(重慶市北碚區生態環境監測站,重慶 400700)
隨著城市醫院或診所等醫療機構不斷擴容,醫療廢物造成的污染已經逐步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與城市生活垃圾填埋等處理方法不同,醫療廢物多采取焚燒或高溫蒸煮的方式。由于原生垃圾中含有不等量的各類金屬廢棄物,在焚燒過程中將發生遷移和轉化,揮發性的重金屬隨著煙氣排入外部環境,經過冷凝、沉降等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最終被人類所吸收[1]。重金屬具有富集性,很難在環境中降解,因此對生物體具有嚴重危害。而汞及其化合物作為醫療廢物中常見的有害物質,因其易遷移性、強毒性等特征得到廣泛關注,并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列為三類致癌物清單中。
垃圾焚燒廢氣中汞排放量占全球人為源大氣汞排放總量的8%左右[2],我國是全球垃圾焚燒大氣汞排放最多的國家之一。為了評估焚燒煙氣中汞排放產生的影響,國內外學者做了長時期的研究。然而現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生活垃圾,對醫療廢物焚燒煙氣中汞的研究較少。因此本文以醫療廢物焚燒煙氣中汞的排放情況作為研究對象,分析煙氣中其他監測因子對其影響,建立汞排放濃度影響因素模型,為減少污染物排放提供參考依據[3]。
以2014~2016年三年重慶市某地醫療廢物焚燒企業焚燒爐出口煙氣監測結果為依據,研究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濃度與煙塵排放濃度、二氧化硫排放濃度、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一氧化碳排放濃度、氯化氫排放濃度以及氟化物排放濃度等6個影響因素的相關性。
運用自然對數法將焚燒爐煙氣的監測數據進行標準化,選用ln(x+1)進行處理以確保標準化后的數據為正值。Y代表標準化后的汞排放濃度,X1、X2、X3、X4、X5、X6分別代表煙塵排放濃度、二氧化硫排放濃度、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一氧化碳排放濃度、氯化氫排放濃度、氟化物排放濃度,然后運用SPSS軟件中的逐步回歸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由表1、表2和表3可知,SPSS軟件一共篩選出2個模型,擬合優度分別為45.0%和58.0%,F統計量對應的P值均小于0.01,為差異極顯著,但模型1的P值為0.001,模型2為0.000。對兩個模型進行t檢驗得出的P值均小于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模型2包含的因素較多,且擬合度優于模型1,綜合評估,模型2優于模型1。

表1 模型匯總
注:a. 預測變量: (常量), 氮氧化物排放濃度;b. 預測變量: (常量), 氮氧化物排放濃度, 氟化物排放濃度

表2 模型摘要(Anovac)
注:a. 預測變量: (常量), 氮氧化物排放濃度;b. 預測變量: (常量), 氮氧化物排放濃度, 氟化物排放濃度;c. 因變量: 汞排放濃度
醫療廢物焚燒煙氣中汞排放濃度的影響因素模型為:
Y=-0.134+0.029X3+0.007X6
由上述公式可知,焚燒煙氣中汞排放濃度受氮氧化物和氟化物排放濃度的顯著影響,且均成正相關。從系數來看,氮氧化物排放濃度的影響大于氟化物排放濃度。

表3 模型摘要(系數a)
注:a. 因變量: 汞排放濃度
通過SPSS軟件對重慶市某地醫療廢物焚燒企業焚燒爐出口煙氣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逐步回歸法對汞排放濃度影響因素進行回歸分析,得出汞排放濃度的影響因素模型如下:
Y=-0.134+0.029X3+0.007X6
由上述模型可知,醫療廢物焚燒氣中汞排放濃度與氮氧化物和氟化物排放濃度具有顯著相關性,且均成正比。因此,為了減少煙氣中汞的排放濃度,可以采取措施削減氮氧化物和氟化物的排放濃度。特別是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如提高焚燒爐脫硝工藝,從而達到重金屬減排目的,降低對醫療廢物焚燒企業周邊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