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樹果
(東阿縣人民醫院,山東 東阿 252201)
醫療設備是醫院開展醫療工作的重要工具,在疾病治療以及預防診斷方面有著不可代替的優勢與價值,是提升醫院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效手段。但在實際進行使用時,可能會因為人員操作、設備使用環境以及設備超負荷運轉等因素影響,導致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各種故障。為保證醫療設備日常運行質量,確保其功能優勢可以得到完全性發揮,對醫療設備展開預防性維護保養顯得極為重要。
由于醫療設備是進行疾病檢測、治療的重要工具,其運行質量會對治療方案制定、最終治療結果形成直接影響,所以高水平的設備維護保養手段,能夠切實保證設備運行質量與效率,可使其在治療工作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能夠將醫療事故發生概率控制在最低,為病患提供更加精準、優質的治療服務。
由于治療工作較為特殊,有著明顯的急切性以及無法預知特征,所以醫院必須保證醫療設備能夠始終處于正常運轉狀態,能夠在需要時穩定發揮出相應作用。而良好的維護保養手段,可在降低設備故障發生概率的同時,切實提升設備使用效率,能夠通過高質量設備檢查、維護手段,及時消除各項安全隱患。
私人醫院以及健康檢查機構的快速崛起,使得醫療行業變得更加多元,行業之間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醫院需要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提高自身醫療技術水平,需要保證醫療設備使用質量,所以高水平的維護保養工作,能夠為醫院醫療設備使用提供可靠保護,能夠幫助醫院切實強化自身競爭實力,確保其可以在行業中保持一席之地。
為對維護管理工作形成有效指導,確保各項維護保養工作可以順利展開,醫院需要按照現有設備管理機制以及國內外優秀管理經驗,展開設備管理機制建設。醫院應按照實用性、適用性原則,在對醫院醫療設備使用需求等情況展開全面調查的基礎上,按照調查結果展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設備巡查機制以及設備質量控制等機制編制,為后續維護保養工作開展形成有效指導,確保所有工作開展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信息化時代,各級醫院都加大了對信息化技術以及信息化設備的引進力度,整體內部信息化環境建設較為理想,設備管理部門應利用這一契機,將計算機和醫療設備預防性維護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積極推行智能化設備管控、維修模式。醫院可利用計算機智能化特點,對各項設備運行數據展開實時監控與收集,并事先按照設備性能與使用要求,設置運行數據紅線,確保在設備運行數據出現異常時,信息化系統可以及時發出警報,實現數字化、高效化設備管理模式,降低人工管理負擔,以對醫療事故發生形成有效管控。
在對保養周期進行設置與調整時,需要按照設備購置時間、設備運行整體狀態以及維修間隔等,對維護保養周期展開科學部署。因為設備使用時間越長,其功能部件老化程度也會越明顯,所以需要適當提高長時間使用設備檢查、保養頻率。同時需要對設備維護頻次設置合理性展開分析,防止出現頻率過高或過低的問題,保證各項資源使用科學性。此外還需對設備展開動態化監測,要按照監測結果,對設備維護周期展開動態化調整,以便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為避免出現資料丟失或被篡改問題,在進行設備保護的同時,需要做好檢測結果資料拷貝,要定期對資料進行復制,以防發生突發情況。
在對貴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時,首先需要按照設備工作特點以及工作原理,展開具體維護保養方案編制,確定檢查、保養頻率,并對設備展開動態化監控;其次需對設備使用環境展開優化,保證整體環境防塵、溫度濕度控制質量,最后科學展開安全性能檢查,做好一系列數據記錄。例如,在對設備傳動、機械部分實施保養時,需要做好部分清銹、潤滑處理;在對光學儀器光通道進行保護時,應展開除霉點、防塵以及防污等處理。
實施維修管理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做好設備使用記錄,仔細記錄每天使用情況,操作具體細節,并要在發現問題時及時上報管理部門,以防加大隱患;另一方面對設備日常維修記錄展開詳細記錄。在對設備進行管理時,不僅要做好使用操作記錄,同時還要秉持嚴謹態度對設備日常維修情況展開記錄,要在設備發生故障時,及時排查事故發生原因,做出準確應對,并對檢修全過程展開記錄,這樣不僅會為后期類似事故處理提供參考,同時還可作為設備管理有效依據,為設備維修、保養工作高質量開展提供可靠保障。
在設備發生較大故障時,需要迅速組織臨床操作人員、維修技術人員以及其他相關人員,共同到現場對事故產生原因、具體位置以及故障程度展開分析,確定事故責任人。如果設備還可繼續使用,只是零部件存在損壞問題,需要及時更換元器件,并再次展開檢測,直至設備故障完全消除為止。在完成大修之后,需要對大修醫療設備展開計量檢測,確定其技術標準達到相應標準后,才可對其展開使用。如果設備損壞較為嚴重,無法再進行修補,需要遵照相關條例規定,對設備展開折舊處理,且要及時聯系供應商采購新設備,以防耽誤治療。
除上述幾點外,需要做好崗位責任機制建設,要利用設備維修制度完善契機,不斷增強人員崗位責任,確保每臺設備保養責任可以真正落實到個人,各項維護保養工作能夠落實到實處,進而在醫院內部形成良好設備管理氛圍,確保每臺設備都可得到有效保護與管理。
由于醫療設備數量、類型較廣,無法一一展開闡述,因此在此將重點對呼吸機、超聲機兩種設備維護保養方式展開介紹。
實施呼吸機維護保養時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對儀器管道連接狀態、開關以及按鈕等展開定期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并做好問題處理。
(2)連接上氣電源,在開機時對設備氧傳感器、氣密性以及流量傳感器展開檢查,確定其是否保持在正常運行狀態。
(3)定期對風扇過濾網展開清理,更換氧傳感器以及細菌過濾器等零部件。
(4)每月對設備報警功能展開檢查,防止出現報警失靈的狀況。
(5)根據說明書要求對設備必要性能、電氣安全展開重點測試,及時對不良問題展開調整與校準,確保所有技術指標都能達到相應標準要求。
超聲機設備在使用時具有以下特征。
(1)電源電路很容易會出現灰塵過多以及潮濕等問題,斷路、短路故障出現頻率相對較高。
(2)成像、控制電路多以集成電路模式為主,故障發生概率較少。
(3)外設操作較為頻繁,容易發生設備故障。鑒于此,在對超聲機進行維護保養時,一方面需要做好按鍵功能、軌跡球以及顯示器檢查,及時對相應問題展開處理;另一方面應按照操作輕、不纏繞原則展開設備操作,且要在用前以及用后,對探頭耦合劑展開清理。同時照明非主觀影響因素,展開影響因素控制,保證開關主機頻率合理性,防止因開關機操作不當而造成零部件損壞。此外需要每周對主機展開清理,每月對空氣過濾網展開清洗,且要對設備展開每年一次的電氣安全測試,確保設備可以始終保持最佳運行狀態。
通過本文對醫療設備預防維護保養相關內容的論述,使我們對設備基本維護以及具體設備維護保養方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醫院以及相關醫療機構應進一步加強對醫療設備維護保養工作的關注力度,應在對設備基本情況展開詳細調查的基礎上,按照設備使用頻率、使用需求以及其他相關情況,制定出可行性較強的設備保養維護方案,實現對設備的有效保護與管理,確保設備潛在各項問題可以得到及時處理,設備運行狀態能夠始終保持在規定水平,進而為醫療工作開展提供可靠設備支持以及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