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偉
摘 ? ?要:在我國建筑行業高度發展以及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下,我國的高層建筑得到了極快的發展。高層建筑的發展也就為緩解城市中人地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正是因為高層建筑在高度和規模上的限制,對其建設質量以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其建設中框架剪力墻結構是應用最為普遍的結構,這種結構的應用可以很好的提升高層建筑的建設質量以及安全性。本文就從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特征分析出發,就其工程施工中施工技術方法進行深入解析,以期對今后的框架剪力墻結構應用有所幫助。
關鍵詞:框架剪力墻結構;特征;施工技術
1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特征分析
1.1 ?形變上的特征
在水平方向上的荷載力影響之下此類框架結構上的側向形變曲線是以剪切型為主,而剪力墻自身的形變則是彎曲型為主。二者因為在受力性能特征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所以兩者是需要通過樓板進行協同工作。因為樓板平面內的剛度十分巨大。所以在同一個樓板中必然會產生相同的位移,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個框架—剪力墻結構獨有的呈現出反S型的彎剪型形變曲線。框架下半部分的位移增加較為迅速,上半部分的位移增長相對較為緩慢,而剪力墻部分則是完全相反,這就使得框架—剪力墻結構本身下半部分中剪力墻因為自身的側移程度較小,可以將框架向左拉回,而上半部分的框架因為自身的位移程度較小,又可以為剪力墻提供對應的支持。如此一來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下,框架—剪力墻結構本身的側移程度就會大大降低,同時在框架和剪力墻內部的受力變得更加合理。
1.2 ?抗震特征
此類建筑結構是將框架作為其主要結構的,這也就是其抗震性能如此優良的根源所在。同時當前在建筑行業的相關文件中對此也有著明確的規定,在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抗震等級的確定中需要從建筑工程的實際用途以及使用狀況出發,一旦在建筑工程自身的抗震等級確定之后,在實際的建筑施工環節中就需要將框架和剪力墻二者之間的剛度比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確保建筑結構可以符合預先確定的抗震性能要求。
1.3 ?受力特征
在此類的建筑結構中,懸臂梁本身是直接與地面進行垂直連接的,在其受到來自外界的不同類型壓力的影響下,形變是一個無法避免的事情,這種建筑結構在形變上呈現出一種彎剪型的曲線。在側移程度上剪力墻要遠遠超過框架,所以在剪力的分配上剪力墻承受的力度也是要遠大于框架,在正常情況下,80%之上的水平荷載里是完全有剪力墻予以承擔的,因為受到形變上的協調作用,框架與剪力墻二者的荷載力以及剪力是從高度的變化出發來不斷進行調整的。在水平作用力的作用下,位于框架和剪力墻之間樓層的剪力承擔比例以及框架中各個樓層的剪力分布也是會隨著高度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改變,同時這個變化還和結構自身的剛度特征值有著直接的關系。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框架底部的剪力數值為零,而剪力的實際控制部分則是在建筑高度數值的中部和上部,對于純粹的框架體系來說其剪力的最大值是在框架的底部位置上。由此出發,在剪力墻被實際應用到建筑工程中的時候,在計算內力的時候是必須從框架結構自身的協同工作出發,不能簡單的從純粹的框架結構進行分析,否則也就無法對框架部分中樓層構件的上部安全予以保障。
1.4 ?剛度特征
就我國目前的建筑工程來看??蚣芗袅Y構的剛度特征就是在其基底彎矩數值達到整體彎矩數值的20%的時候,就會影響到框架結構自身的剛度,處于這種狀態下的時候就需要針對抗震等級開展合理的設計。如果在基底彎矩數值達到總體彎矩數值的80%的時候,就需要及時采用合理的措施來發揮出對應的減震以及抗震作用。
2 ?施工環節中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施工方法分析
2.1 ?鋼筋工程施工方法分析
在實際的工程建筑過程中,使用最為廣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就是鋼筋。在進行鋼筋工程施工的環節中則是需要注意如下的幾個方面:第一,在固定箍筋框的工作中,可以通過使用定性模具來防止鋼筋出現隨意移動的問題。在工程完成之后則是需要嚴格按照對應的標準進行工程質量的審核工作,將鋼筋發生位移問題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第二,鋼筋焊接工作的過程中,對于一些直徑較大的鋼筋則是需要通過電渣壓力焊進行焊接,而對于那些直徑較小的鋼筋則是可以直接使用綁扎接搭搭頭的方式進行連接。但是在鋼筋的焊接以及搭接的過程中都需要注意彼此之間的距離,避免進入到之前的箍筋加密區域中。第三,高層建筑因為自身的高度限制使用的鋼筋材料數量將會十分龐大,因此就會出現一些較為密集的梁柱節點。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對梁柱節點的順序和位置予以密切的關注,以保障整體施工的科學性。同時為了保障鋼筋工程的順利開展,施工圖紙的詳細繪制自不必說,同時能還需要從鋼筋的實際規格出發將各個焊接部分予以確定,以此來保障工程的質量可以完全滿足對應的規范標準要求。
2.2 ?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分析
混凝土建材本身就是由諸多材料混合而成的,在進行混凝土混合的過程中,需要對其原材料以及配比進行嚴格的控制,將混凝土材料自身的質量問題發生概率降至最低,在振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幾點:第一,作業方式的使用。在使用插入式振搗桿開展振搗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滿拔以及快插,同時在這兩個過程中還需要保持一個處置狀態。第二,振動振搗器的使用。剪切框架剪力墻的截面的過程中,受到其深度的影響以及內部的鋼筋較為密集,插入式振搗桿就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這時候就需要振動振搗器的使用。第三。附加振搗器的使用。在其使用環節中需要將間距維持在3毫米上下,并且在遇到剪力墻的接縫或者是轉動部位的時候就需要將這個間距予以縮短。而在混凝土的實際施工過程中需要做到一次性的澆筑。并且將預拌的混凝土作為其施工主要材料,同時為了防止在鋼筋密集的區域內部產生對應的蜂窩等問題,需要在嚴格遵循相關標準要求的基礎上使用高頻振搗器進行振搗工作。
2.3 ?模板工程施工方法分析
在使用模板工程施工技術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如下的幾個方面:第一,模板內外在長度和使用上差別的區分問題的重視。在正常情況下,內側模板的長度是要略微小于外側模板長度的。第二,模板要最大程度貼近墻體。在實際的施工環節中。模板需要最大限度的貼近墻體,并且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為了取保墻體不會遭到任何損害,在模板和墻體之間是需要填充數量合理的海綿的。同時在開展模板澆筑工作之前,需要針對模板開展對應的清理工作確保模板自身的干凈和整潔。除此之外,模板的修正工程也是十分必要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整體的建筑施工質量。第三,短鋼筋頭的放置。短鋼筋頭的放置位置就是在內側的模板上,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在內側模板澆筑的過程中出現位移的問題,短鋼筋頭的放置使得內側模板得到了有效的固定,保障澆筑工程的順利開展。第四,吊裝墻模技術的使用。在使用吊裝墻模技術的過程中,因為模板的澆筑工作會影響到相應的墻體效果,所以在正式的施工環節中,需要在確保墻體和模板之間距離的同時,進行吊裝的合理安裝。
3 ?結束語
當前我國的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高層建筑的迅猛發展,而在其建筑過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因為在抗震、形變、剛度等特征上的諸多優勢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就從這些特征的分析入手,深入分析了在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以及模板工程中的施工技術要點,希望對今后框架剪力墻結構的發展和應用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趙建兵.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及實施要點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26):22~23.
[2] 張倩倩,宋江濤.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探討[J].中國標準化,2019(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