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華
摘 ? ?要:國省道中修工程施工時,因為種種原因,可能存在不能封閉施工,進行半幅通車、半幅施工,這樣就需要進行交通調流,交通調流對于順利完成施工項目,保障施工期間的交通暢通和安全、改善施工條件、保證工期都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調流;交通錐;隔離墩;限速
1 ?引言
國道204煙上線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南北走向的國家主要公路干線,自煙臺起,經青島、日照、贛榆、連云港、灌南,到達上海,全長約1301km。2019年對黃島區海西路與G204交叉口(里程樁號K277+064)至黃島日照交界處(里程樁號K320+132)進行中修。中修路段全長 43.068km,路面寬 24m,路基寬 26m,采用雙向四車道,道路等級為一級公路。該路段路面病害主要表現為行車道車轍、泛油,局部路段路面龜裂、塊裂、橫裂、縱裂、坑槽,行車舒適性降低,影響道路通行質量和服務水平。為進一步改善通行條件,提高通行能力,更好的服務沿線地市經濟發展及沿線居民的安全快速出行,根據路面病害調查,擬對該路段實施中修。以處理車轍為主,主要對車行道部分路面 15.5cm厚瀝青混合料進行銑刨,更換為抗車轍性能較好的面層組合和瀝青混合料,對局部路面破損嚴重路段進行挖補處理。
本工程為黃島至日照交通主干道,沿線村鎮、企業眾多,業主禁止半幅封閉交通施工,因此必須做好施工作業區的交通調流工作。調流施工的危險性較大,根據主管部門要求,必須要編制風險評估報告,并向質監機構進行報備。
2 ?投入的交通安全設施
施工中投入使用的交通安全設施主要包括:交通錐、施工隔離墩(利用原路上的)、施工標志、施工距離標志、施工長度標志、限速標志、解除限速標志、車道減少標志、改道標志、曝閃燈、閃光箭頭、導向標志、防撞桶、水馬、導行假人、彩旗等。
3 ?交通施工標志的設置
本項目涉及的交通安全標志布設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合同段起止點及主要路口與204國道交叉口分別設置交警與交通主管部門聯合發布的施工公告,對施工路段、施工時間等進行公示。(2)流動施工現場兩端設置限速標志、改道標志、禁止通行標志、閃光箭頭等,擺設交通錐將作業區隔離,施工區域兩端專職人員進行看護,配備夜間交通安全警示燈。(3)拌合場出入口兩側設置警示標志牌,并設置曝閃燈進行警示。(4)半幅封閉交通施工路段,縱向采用隔離墩進行隔離,隔離墩移至通行區域,距道路中心線距離為1m。(5)在急彎及陡坡路段、施工現場出入口處、橋頭等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夜間設置照明燈和警示燈。(6)在施工現場兩端、大型平交道口及在急彎及陡坡路段設置溫馨提示語。(7)施工人員安全標志:施工單位現場工作人員統一著反光安全服,施工現場統一佩帶安全帽。
4 ?作業控制區的設置
根據《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設置作業控制區。每段工作區最大長度不大于6km,控制區應設置:警告區(S)、上游過渡區(Ls)、緩沖區(H)、工作區(G)、下游過渡區(Lx)、終止區(Z)六個區段。
4.1 ?警告區
作用:提示前方道路施工,使駕駛員和行人注意交通變化情況,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本工程警告區設置長度為1000m。在該區段前,設置施工預告標志,用于通告道路的交通阻斷、繞行情況,使司機有時間調整其行車速度。施工預告標志采用固定方式設置在行車方向右側醒目的地方。警示區內統一設置“前方施工”標志、“禁止超車”標志、 “車道變少”標志、“導向”標志及“限制速度”標志等。施工標志設在警告區的起點,“車道變少”和改道標志設在警告區中點附近。設計時速80km/h的路段,在警告區中點附近限速60的標志牌,并在前方不小于200m處再設置限速40的標志牌;設計時速60km/h的路段,在警告區中點附近設置限速40的標志牌即可。
4.2 ?上游過渡區
作用:起調流作用,引導車輛改變行駛方向,變換車道。
該區長度本工程設置為120m。當車輛行駛至前漸變區時,行車速度應不大于40km/h。在前漸變區前設置“禁止駛入”標志。若需在夜間施工,在該區內安裝一個黃色頻閃警示信號燈,警示信號燈具有反映漸變區輪廓。
4.3 ?緩沖區
作用:引導車流有序行進。
緩沖區的長度設置為50m,在緩沖區內設置錐形交通標志進行隔離。緩沖區內不準停放器具、車輛、材料,禁止工作人員停留,以避免由于車輛失控出現故事。該區域設置轉向箭頭及閃光箭頭,提示車輛進行轉向。在緩沖區的設置作業長度標志牌。
4.4 ?作業區
作用:作業區是施工人員活動和工作的地方,在車道與作業區之間設置隔離裝置,作業區還應為工程車輛提供安全的進出口。
根據施工作業的需要設置作業區長度。作業區路口起點及終點各300m范圍內不設分車道交通錐,其余部分全程用交通錐與通行車道進行隔離。進一步加強在下坡危險路段的安全設施設置,并派專職安全員指揮交通和維護交通標志。禁止在夜晚、雨、霧等不良天氣施工。作業區兩端設置“禁止通行”標志。
4.5 ?下游過渡區
作用:起調流作用,引導車輛改變行駛方向,變換車道,進入正常的行使車道。
該區域長度本工程設置為30m,車輛駛過施工區后,利用錐形交通標志設置后漸變區,引導車輛進入正常車道。本區域設置轉向標志及閃光箭頭提示車輛。
5 ?車道的調流設置
用交通錐進行分車道時,靠近路中心的車道正常路段設置寬度在4m左右,彎道處車道寬度再加寬0.3m左右,以防止車輛轉彎時將擺放的交通錐壓壞。外側車道與硬路肩直接相連不分隔,以方便施工車輛補充更換損壞的交通錐以及便于電動車、三輪車等行駛和行人的行走。
同時為避免因拖拉機等車速較慢車輛行駛導致后方壓車,后方車輛超車后將交通錐壓壞,調流交通錐每隔200m~300m將交通錐設一開口,開口長約30m,供車輛超車使用。
6 ?公交站點交通調流
原國道兩側設有公交車站,車站處路面進行了加寬。為保證居民乘坐公交便利,避免公交車停靠時造成交通擁堵,公交站前后共約200m范圍內不再擺放交通錐,同時在公交站兩側設置曝閃燈及安全警示牌,以警示過往車輛。遇有公交停靠時,社會車輛繞行,保證正常通行。
7 ?交通事故應急措施
交通調流施工區域不可避免的會發生一些交通事故。當發生交通事故時,施工人員應積極協助處理,在事故車前、車后擺放交通錐,以防止造成車輛追尾等二次傷害。同時根據事故車輛所處的位置,對其他車輛進行調流。如果事故車輛所在位置不影響車輛半幅通行,則協助用交通錐調整車輛通行,同時人員配合交警進行疏導。如果事故車輛造成車輛不能雙向半幅行駛,則根據情況將社會車輛調流至施工路段等,待事故處理完畢后將交通錐恢復按正常調流行駛。
8 ?調流設施的維護
施工路段的交通調流設施完全暴露在外面,與復雜的社會交通情況相接觸,調流物資很容易出現被社會車輛刮倒、碰倒、壓壞的情況。為做好設施維護,同時保證調流設施起到對社會車輛的指示作用,施工單位每一公里安排一名維護人員對調流設施進行維護,發現有倒地及時扶起,有損壞的及時匯報。同時項目安排巡視車輛,加強對維護人員的監督,并保證損壞物資的及時更換。隔離墩調整時用交通錐設置出隔離區,并保證隔離區在叉車前方100m以上,前方用人工搖旗對來車進行警示。
調流是為施工服務的,調流的成功直接影響社會車輛及施工車輛的通行安全,也能直接降低事故風險,也能保證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工程施工時,我們還是應該是加強施工組織安排,加快流水作業布置,減少作業區段落的施工周期,這樣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減少安全事故,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JTG H30-2015.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