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摘? 要:目前,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已經進入一個快速而又關鍵的發展時期。但是,如果在基礎部分存在施工質量問題,必然會對工程整體的穩定性及可靠性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有必要針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技術進地全面分析,為施工質量提供保障。該文首先分析了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的技術特點,之后針對具體的施工技術進行了系統化的研究,相關建議及想法供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V551? 文獻標志碼:A
水利水電工程作為一項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在防洪、灌溉、發電、航運和供水等方面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而言,一方面基礎部分的施工質量對整體工程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基礎施工中存在著較高的技術要求和諸多影響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針對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進行全面細致的探索與研究,為工程建設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1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技術特點分析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與其他工程相比,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其特點主要表現為3點。1) 施工現場情況更加復雜。絕大多數水利水電工程的修建位置都位于水庫、湖泊等區域內,因為借助湍急的水流可以促進水利水電工程作用的有效發揮。這就意味著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面臨一個比較復雜、惡劣的施工環境,對地基結構設計、施工技術、現場安全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施工范圍更加廣泛。水利水電工程不僅是一項天然電力獲取工程,還肩負著防洪、灌溉、航運、供水等一系列重要使命。因此,在基礎施工階段,往往涵蓋了大型水電站、大壩、近水建筑、泄水建筑等多項基礎工程。3) 施工技術更新快速更快。為了確保在短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所有施工任務,需要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及建設材料進行持續不斷的更新換代。4) 施工細節要求更加嚴謹。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存在諸多細節,而這些看似細小的部位,一旦出現差錯同樣會對整體工程質量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會忽略了這些細節部分。因此,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中,必須加強施工技術的嚴謹性與規范性,嚴格按照相關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
2 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要點
2.1 錨體技術
錨體技術具有施工簡單、成本較低等優勢,所以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施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錨體技術的應用方法為:將受力桿件固定在巖石、硬土這一類比較堅硬的位置上,然后再將需要牽拉的一端與建筑物連接在一起。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水利水電工程主體建筑物的抗震性和抗風能力,還可以使基礎部分的承載能力獲得大幅提升,是提高基礎部分穩定性和主體建筑牢固性的有效辦法。
2.2 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施工中的主要材料,可以說混凝土的性能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建設質量。因此,施工人員必須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給予高度關注。首先,在針對各種混凝土原材料進行配比時,需要按照工程質量要求對配合比例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為混凝土的整體強度提供必要的保障。然后,對完成配比的水泥、砂石、土、外加劑等原材料進行均勻攪拌,為后續施工奠定基礎;另外,在制備混凝土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影響因素,控制好運輸、澆筑施工、振搗和養護等各個環節,最終才能取得理想的施工質量。在水利水電基礎施工中,要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過程的把控,對各個部位混凝土的使用量進行嚴格把關。只有這樣,才能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在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中,經常涉及大體積碾壓混凝土技術的應用。這項技術是近幾年剛剛出現的一種新型技術。但是,憑借其良好的技術性能和較高的性價比,受到整個建筑行業的一致追捧,在各類工程建設中具有相當高的使用率。具體來說,該項技術是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添加一種特殊材料,確?;炷聊毯缶哂懈玫氖褂眯阅芎蛻眯Ч?。在混凝土施工完畢后,采用相關輔助裝備對混凝土進行震蕩分層碾壓,從而得到土石壩。再經過一系列工序處理以后,使土石壩的整體強度獲得大幅提升,從而使水利水電基礎部分的承載力和防滲漏性能獲得顯著提高。
2.3 粉噴樁技術
粉噴樁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5種注意事項。1)做好施工前期準備。該項技術需要施工表面光滑平整,為了滿足這一施工條件,需要用整平機對地面進行前期處理。2)選擇樁位。工作人員需要對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考察,然后按照施工技術選擇適合的樁位。將相關動態數據進行精確調整,使其成為靜態的準確數值,盡可能地提高樁位的科學合理性。當樁位確定后,需要對樁位標信息進行確認回收,為之后的原樁位復位提供數據支持。3) 明確樁頂與樁底的高度。通常情況下,樁頂高度距離地面約半米。但是,實際高度還需要根據施工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以此來降低施工誤差,最大限度地保證施工質量。4) 確定樁身垂直度。如果樁身存在傾斜角度,要控制在1.5%以內。5)合理控制外加劑使用量。工作人員需要針對外加劑使用量進行綜合分析,并且合理選擇外加劑的種類。例如將石膏粉與水泥混合在一起,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2.4 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
通過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基礎部分的整體強度。目前,該項技術主要分為先張法和后張法2種施工技術。這2種技術雖然在施工方法上比較類似,但在工藝細節上仍然存在較大的差別。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施工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二者之間進行合理選擇,為施工質量提供有效保障。其中,通過先張法可以顯著提高基礎部分的預應力,從而提升地基質量。而后張法則是在施工的過程中,對特定構件的強度進行強化處理。當構件強度上升4/5以后,即可施加應力,從而使地基的整體強度獲得提高;另外,后張法還可以與沉降環節配合使用。具體是在樁基下降的過程中,同時使用錘擊法和靜壓法加快樁基的下降速度。在錘擊的過程中,要合理選用合適的錘擊工具,而使用靜壓法時,則需要對地基的承載能力進行綜合考慮。
2.5 施工導流及圍堰技術
由于水利水電工程體量巨大,整個施工過程需要耗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為了避免周邊水域對施工過程造成不利影響,需要采用圍堰圍護基坑的方法,對周邊的河水進行導流,使其繞過施工區域。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為了確保施工任務的順利完成,在施工前期需要對施工區域的氣候、地勢地形、空氣濕度和環境溫度等方面進行全面了解,以此來明確施工區域的枯水季節,從而找到適合的施工時間,這不僅對施工質量具有深遠影響,還與工程建設成本密切相關。例如在枯水季節進行施工,則可以大幅降低圍堰圍護的施工規模,從而節省大量的費用支出;此外,工作人員需要依據河體的流速進行圍堰設計,再決定采用何種方法進行導流施工,確保圍堰建設的順利完成。
3 結語
隨著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數量及規模的大幅提升,愈加凸顯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的重要性。因為基礎部分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質量、使用壽命以及運行過程中安全可靠性。因此,施工單位必須針對各項施工技術進行專業細致的研究,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為我國水利水電事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濤.水利水電工程基礎處理施工技術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2]柳炎杰.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如何處理不良地基問題關鍵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