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冰
(遼寧省水利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3)
2017年,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信息化監管工作在《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7—2018年實施計劃〉的通知》中第一次提出,被稱為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圖斑精細化”管理。該文件首次界定了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信息化監管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明確了實施進度和具體工作內容。該項工作以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信息系統的錄入數據為基礎,主要包括系統錄入審核、在建項目核查、竣工項目抽查、實施效果評估等4項內容。2018年,水利部印發了《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信息化監管技術規定(試行)》,文件將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圖斑精細化”管理正式統稱為“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信息化監管”,增加了規劃設計復核的工作內容,并統一了監管工作的技術標準,旨在進一步提升全國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的監管能力和監管水平。在水利部的統一部署領導下,信息化監管工作進展順利,顯著提升了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直接制約了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對信息化成果的運用。針對系統應用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從優化系統和改進省級監管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以期為各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開展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信息化監管工作提供借鑒。
省級水土保持部門配合開展審計、督查和年度水土保持公報等工作時,不僅僅需要提供全省(市、區)工程總進度,而且需要分縣(市、區)數據,甚至需要提供小流域分項措施數據。目前系統的月統計報表無法體現小流域分項措施。雖然相關數據可從“工程進度”中逐個查詢、輸出,但導出任務重、效率低。月統計報表僅有總體工程的形象進度,沒有分項措施累加進度,通過系統配合開展審計工作時因缺少月報表數據的支撐,需各縣(市、區)重復報送紙質報表。系統僅有實施方案措施圖斑的錄入功能,無導出功能,不符合省級遙感普查等工作對圖斑的應用需求。
項目實施為實施方案、施工準備、工程進度和工程驗收4個階段。但是在系統使用過程中,當項目縣(市、區)實施方案已填報,但未招標、未開工時,因沒有施工準備、工程進度信息,無法填報月報表。為完成月進度填報要求,需忽略施工準備階段信息,并提前填報月進度信息,才能生成月進度報表。
系統的月進度報表中“實際完成中央投資”“地方配套資金完成”等欄目,缺少對統計方法的說明,各縣(市、區)下達的中央投資及地方配套資金在同一個賬戶中,填報資金完成時,無法區分是中央投資還是地方配套資金,造成各地填報標準不一、五花八門。如有的縣(市、區)是按照監理單位統計的工程進度、合同單價完成了資金的填報,但其中有的縣(市、區)計入獨立費用支出,有的未計入獨立費用支出。
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資金不得用于在建項目核查、竣工項目抽查和實施效果評估工作,開展這三項工作所需資金需參照水利部印發的《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信息化監管技術規定(試行)》中的編制資金使用標準,申請省級財政預算。在信息化監管作為日常管理內容需每年開展,而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經費逐年壓縮的大環境下,缺少編制定額的依據,直接影響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監管工作經費的申請。
按照《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7—2018年實施計劃〉的通知》要求,2018年開展的竣工驗收項目應全部抽查。按照水利部驗收工作部署,2018年12月底前應完成2017年項目的竣工驗收。但是,遼寧省每年11月底至次年4月由于天氣原因很難進入項目區,要當年完成全部項目的竣工驗收抽查工作存在困難。
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項目管理系統是信息化監管的基礎,但是在系統日常運用過程中,與審計、督查等工作銜接不夠順暢,存在諸多不便。三項水土保持信息化監管工作,也急需總結歸納,從而不斷提高省級用戶信息化數據的運用水平和使用效率。
針對前文提出的前兩個問題(見1.1和1.2),建議系統開發單位提出針對性的優化措施。一是完善系統功能,使其可導出包含各項目縣(市、區)、小流域、分項措施工程計劃和進度的Excel表,以及實施方案、竣工驗收的圖斑數據。二是月統計報表在原有形象進度的基礎上,增加累計進度的統計內容。三是改變系統中月報表與填報數據的對應關系,確保“與省級(市級)分解下達投資計劃對應的已批復實施方案的項目數量”“確定需招投標項目數量”指標與縣級用戶錄入的實施方案信息對應,確保“下達治理任務”“中央投資下達及到位”和“地方配套資金下達及到位”等指標與省級用戶工程計劃數據對應。
數據統計方法建議與水利部計財司基本保持一致。一是年度投資計劃為自項目開工到截至統計時累計完成的全部投資額。二是“實際完成中央投資”和“地方配套資金完成”指標的填報,應依據完成總投資與計劃文件下達的中央投資和地方配套投資的比例計算后,分別填報。三是明確已完成中央投資和已完成地方投資的計算公式為:完成工程量×方案單價+其他費用,其中其他費用是指工程的獨立費用,以財務支出明細為準。
省級預算定額的編制,需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主動溝通同級財政部門。定額編制過程中,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信息化監管的主要內容為資料搜集與整理、數據現場采集和報告撰寫等三項。前兩項內容為變量,后一項內容為定量。定額編制以抽查項目區1 km2為基本單位。每年申報預算時,粗略估算需抽查面積,與定額相乘即可確定此項工作需要的經費總額。
在今后的工作中,建議東北地區每年對上一年度開展的竣工驗收項目進行抽查。竣工項目抽查安排在每年的上半年,在建項目核查安排在每年的下半年,持續開展,從而實現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信息化監管工作全面覆蓋、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