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虹
30歲以前,她是一名對外漢語老師。30歲那年,她選擇辭職,開始全職做一名旅行體驗師,開始一段新的人生路程,她就是孫莎琪,網名小小莎(如圖)。“在過去的一年里,你是否經歷過一些難忘的事情,又是否對世界和生活產生了諸多疑問和思考?”這是不久前,“知乎新知青年說”為大家提出的問題,作為環球旅行家的小小莎帶來了自己的思考。之后,她接受了《環球時報》記者的采訪,講述了自己30歲放棄穩定工作環游世界的旅行故事。
談起以前的學業和生活,小小莎就像在說另一個自己:“我原來一直是親朋好友眼中的乖乖女,學習還不錯,成績也可以,學校挺好,工作也穩定。保研、985研究生、兩國海外交換工作經歷、穩定高校老師工作,一路上都還算順暢。如果不改變,我也還是大家眼中生活得還不錯的一類人。雖然工資收入不高,但是有時間也是另一種富有。每周的工作強度和密度不大,還可以用寒暑假出去旅行。下定決心改變的時候已經30歲了。那個時候我剛結束一段戀情,一個人在往返自己家和學校時,默默地做了辭職的決定。瞞著家人,自己在2016年9月辭了職,開始滿世界旅行。我的第一站去了留尼汪,在那次旅行中,我乘上滑翔傘在空中看印度洋的海,還看到了百年難得一見的日環食,當你體驗到了自由的美好,你就從此會愛上在路上的感覺。”
“未走過的路,通常比較有趣。”這是小小莎最喜歡的一句話,在旅途中,她經歷了很多難忘的故事,其中,駕飛機時遭遇求婚至今讓她記憶猶新。“因為之前我曾經在美國工作過一年,2016年我再回美國自駕的時候回到了工作過的地方看老朋友。結果意外的在開飛機時被求婚了。那時美國朋友帶我和兩個閨蜜體驗自駕飛機從一個城市飛到另一個城市,中途他讓我空中體驗操控飛機感受的時候,突然拿出鉆戒向我求婚。當時我很丟人地哭了,有點被嚇到不知所措的感覺。后來我就一直哭,也沒敢直接拒絕,直到飛機降落。”
因為不是喜歡的人,雖然很有儀式感,但小小莎最終沒接受。“到現在我再去美國,這個熱情又執著的美國朋友還會專門飛到我所在的城市和我見面吃飯。從這件事情上,我充分地感受到了美國人的任性和浪漫,這也算是一種典型的美國精神的體現吧。”
還有一件意外也讓小小莎至今難忘,她經歷的人生第一次住院,是在瑞士旅行的時候發生的。“那是2017年年初在瑞士茵特拉根小鎮滑冰場冰上拍攝直播和錄播節目,當時有一個指定動作是教練要在冰上把我抱起來,結果他沒站穩摔倒了,我也摔下來磕到頭。攝制組送我到茵特拉根醫院,一去就安排在了醫院走廊的病床上躺下,醫生來檢查后把我移入病房辦理住院。后續是一直不能下床、不能進食,一直靠輸生理鹽水維持生命,每半小時會有護士來檢查。當然有任何需要也可以按鈴,護士會隨傳隨到。就這樣,我一個人在異國他鄉的病房里度過了奇特的一夜,第二天早上醒來窗外飄著雪,一片白茫茫的。醫生來復檢,然后宣告我可以出院了。結算的時候,住院費加檢查費一共5000瑞士法郎,相當于3.5萬人民幣。還好我買了旅游意外險,不然這個天價住院費真的有點冤!”小小莎說,分享這個故事也是要特別提醒大家,出國旅行時,旅游意外險這點小錢千萬不要省,不然很有可能因小失大。
從歐洲到東南亞,從沙漠到草原,從寒冬到酷暑,從平原到雨林,小小莎用自己的方式,感性、自在地向大家展示著這個世界的驚喜與優雅。當被記者問道,旅行帶給自己哪些不一樣的體驗和感悟時,她回答,旅行中有很多美好或者新奇的體驗,風景、美食、當地人……我們見過了好生活,才能更好地把好東西為自己生活所用,過好生活。當然也有很多貧窮落后的國家和地區,比如常年生活在水上漂泊的緬甸、柬埔寨一些村落的村民,你也會感慨世界上還有一些人的生活其實并不盡如人意,這也教會我要懂得知足和感恩。
小小莎最后還告訴記者:“走出去是為了回歸。回歸日常生活,用旅行的感悟去豐盈內心,用旅行的見識去充實自己,用旅行的收獲去提升生活品質。這是旅行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