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我們樂觀而審慎地迎接2019,提出巧做2019,首先需要的便是理想和信仰的執著,中國需要成千上萬這樣執著于理想與信仰的人們,盡管我們知道前路并非一馬平川。
巧做要有兩個前提,一個是豐富的知識,這也是我們沒有時間感嘆只能披星戴月的原因,知識爆炸的時代需要我們不斷地接收和篩選信息,需要我們掌握接收和篩選的工具。而生活尤其是電影所展示的各種知識和信息,都可能成為我們駕馭題材和策劃營銷的切入點。
那些不擅長獨立營銷電影的活動策劃人都是知識儲備欠缺者。目前,中國電影發行宣傳在每個省、每條院線都需要知識儲備高能人才,行業懂得這個道理的老板太少,他們物色團隊特別是團隊領軍人物時,不會考慮這些人的知識儲備問題。
電影營銷知識儲備之重要可以舉個例子:本次海南島首屆國際電影節上最大的收獲是涌現了《麥子的蓋頭》這部電影。這部徹底的現實主義電影有著驚世駭俗的人性挖掘,而且是對當代中國社會轉型中失去方向的一代人的人性挖掘。但是這部影片卻正面臨著能否找到識貨的發行團隊的問題。
這部影片改編自河北作家胡學文的同名中篇小說,胡學文在文學界大名鼎鼎,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要認識這部好影片的價值和宣傳點,如果沒有中國當代文學知識的儲備,即便是“珠玉在前”也會無從下手。而我相信這樣一部電影若得到中國文學界的支持,得到中國作家協會的重視,成功的把握就會很大。
我們的電影宣傳常常為找不到突破口而著急,這就是宣傳的突破口。這不正是知識儲備的巨大作用嗎?
這里提出第二個重要前提,一個人對于學習的急迫程度是行業、產業衡量一個團隊領袖是否值得信賴的第一標準。遺憾的是,就我所看到的很多總經理、經理、店長都是不愛讀書不愛學習的人,很多慵懶的人充斥在電影業,因為這些年這個產業財富噴發,很多人以為隨便當個店長就能一個月混個萬把塊錢。
這是我們行業最可恥的絕癥。學習力在電影業的缺失沒有引起更多關注,而學習的迫切性對于擔負各級領導職務的人來說十分重要。因為他們對于整個行業學習負有倡導、指導、引導和督導的責任,然而現在很多領導不學無術或少學無術。他們以為當了領導天然就是專家或者知識儲備就比別人強,殊不知今天行業對于人類知識和當代知識的需求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學習的方向有兩個,一個是最新的知識領域,一個是最鮮活的生活。學習的方法也有兩個“基本”,一個是大量閱讀和真正吸收,一個是投身實踐。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高科技產品也要開發應用市場,而一個人缺少大量閱讀和吸收是不行的,等于營養不良。一個人光會捧著書本也不行,必須堅決投身實踐。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時代給予我們創造的可能,創造的生活增加我們生活的維度,也延長著生命的長度,活著的意義就是可以學習。
學習和實踐是一體兩面。2019在很多團隊自動“趴下”的時候,有想法的人一定會站起來。我很高興認識這個行業很多立志創新的朋友,論年紀我比他們年長,而論勁頭他們比我更強。院線方面,有的在設計突破傳統開店模式,嘗試跨界和社交。平臺方面,有的正夜以繼日創新去中間發行環節的軟件,不久的將來電影發行就可以跨過傳統發行的門檻而做到片方與院線、影城直接見面。
這就是2019。
新的一年到來之際,我購買閱讀的書籍是《不顛覆就會被淘汰》,在這里我跟大家分享封面上的一段話:“扼殺創新力的不是安全感,而是對安全感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