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魏輝
當地時間1月20日,美國度過了一個有雙重意涵的特別日子——總統(tǒng)特朗普就職兩周年,同時也是影響80萬聯邦雇員的美國政府“關門”30天。兩個時間坐標糾纏到一起,讓圍繞特朗普“期中成績單”的爭論更有看頭。當天白宮網站刊發(fā)長文,以13大項200多小項細數特朗普兩年來的“歷史性成就”。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則針鋒相對地羅列出特朗普兩年來的110項“失敗”。喊著“美國優(yōu)先”和“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上任,特立獨行的特朗普兩年來極大地改變了美國的政治面貌,也帶給國際社會一個又一個的“驚奇”。美國“再次偉大”了嗎?美國輿論給出的“期中”評語關鍵詞多與混亂、沖突之類有關。福克斯新聞網稱,現在美國人對不同政治立場者持憎恨態(tài)度,美國從未像今天這么分裂。
成就巨大VS失敗的兩年
“不快樂的紀念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0日稱,特朗普第二年的總統(tǒng)任期于周日結束,但這并非一個愉快的紀念日。政府部分“關門”仍在繼續(xù),特朗普的民調支持度在下跌,調查人員正圍繞他的競選活動和商業(yè)帝國進行調查。眾議院民主黨人準備在未來幾周舉行聽證會,拷問他的前律師科恩。而經過近一個月的政治僵局,政府“關門”的人力代價不斷增加。
盡管煩心事不少,特朗普仍在關注外界的評價,他當天轉發(fā)了副總統(tǒng)彭斯等人稱贊其執(zhí)政成績的推特,并轉發(fā)了白宮網站題為“特朗普總統(tǒng)就任兩年歷史性成就”的“情況說明”。該“情況說明”從“點燃歷史性的經濟繁榮”“取消監(jiān)管的繁文縟節(jié)”“為美國談判更好的協議”“執(zhí)行法律保衛(wèi)邊境”“重建美國軍事力量”“恢復美國海外領導地位”等13個大項總結特朗普政府的成就,共計200多條。比如“經濟繁榮”大項下第一小條是:“由于特朗普總統(tǒng)促進增長的政策,(美國)過去4個季度GDP增速超過3%。”
美國《新聞周刊》稱,按照特朗普的說法,他的成就已經超過歷史上任何一位總統(tǒng),在他的領導下,經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美國比以前“更強大、更安全、更富有”。文章稱,特朗普肯定在某些問題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他的減稅和就業(yè)法案已經生效。不過最顯眼的是,他的領導風格和“美國優(yōu)先”的做法,的確與許多前任截然不同。共和黨策略師約翰·布拉班德說,人們會記住特朗普是一個“顛覆者”,“顛覆是關鍵詞,這與他管理所有生意的方式非常相似……我不認為白宮會有另一個特朗普,他的風格永遠不會被復制”。
正因政府“關門”問題與特朗普僵持的民主黨顯然不買賬。民主黨全國委員會20日列出特朗普政府的110項“失敗”,并稱:“今天特朗普總統(tǒng)任期正式過半,情況只會變得更糟。無論你怎么看,特朗普的頭兩年都是失敗的。”特朗普眼中的“經濟繁榮”,在民主黨眼中成了“特朗普失敗的經濟政策”:“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最富有人群和其他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去年,股市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一年……”對于特朗普得意的減稅政策,民主黨則認為是災難:“特朗普唯一重大立法成就是為富人和大公司提供了大規(guī)模減稅,卻沒有為工人帶來任何好處。”
福克斯為特朗普辯護
“關門”危機是眼下特朗普面臨的最急迫問題。《華盛頓郵報》20日稱,特朗普能夠當選總統(tǒng),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向美國人民承諾,“我可以解決問題”。但就在他擔任總統(tǒng)兩周年之際,美國政府不僅運轉遇到障礙,而且處在嚴重的危機當中。特朗普正在努力應對一個現實,即他無法獨自解決這個問題。持續(xù)30天的政府停擺,影響已開始波及聯邦工作人員以外的領域,波及數百萬美國人的日常生活,正決定著特朗普任期的后半段。
在邊界墻、移民政策等多個問題上與對手民主黨激烈對峙;與傳統(tǒng)的美國主流媒體水火不容,不時與“假新聞”罵戰(zhàn);前國務卿蒂勒森、前防長馬蒂斯等大批高官和幕僚因政見不合或“通俄門”調查等原因被炒或走人……半島電視臺稱,特朗普在白宮期間的特點是沖突、無序和混亂。
福克斯新聞網的一篇文章則為特朗普辯護稱,從來沒有哪位總統(tǒng)不得不面對來自這么多不同方向的如此激烈的攻擊。然而,特朗普不顧自由主義者的強烈抵制,兌現了一個又一個競選承諾,挺過攻擊。文章舉例稱,媒體的攻擊在特朗普就職后更加猛烈。過去兩年中,大約90%的新聞媒體對特朗普的報道是負面的。相比之下,2009年,關于奧巴馬的正面報道約為負面報道的兩倍。
不少美媒預言,相比充滿混亂的前兩年,特朗普后兩年面臨的壓力可能更大。美國CNBC稱,隨著特朗普的任期進入下半段,這個國家和世界已經在多方面發(fā)生變化。聯邦政府陷入歷史上最長時間的“關門”。盡管貿易戰(zhàn)下美國經濟仍在平穩(wěn)增長,不過專家警告,經濟減速可能很快出現。而據報道,特別檢察官穆勒的調查接近尾聲,這給特朗普及其核心團隊帶來了更大壓力。《芝加哥論壇報》稱,民主黨人目前掌控眾議院,今年頭兩周出現的政府分裂給未來兩年的走向發(fā)出警告:政治內戰(zhàn)。民主黨人感到,他們面對的是一位受傷、可能容易受到彈劾的總統(tǒng)。
美國“軟實力”受損?
在國際上,特朗普政府的一大“特點”是不斷地“退群”,并向包括盟友在內的各方施壓,尋求“更好的協議”。“德國之聲”稱,上任兩年來,特朗普讓美國退出了具有國際意義的伊朗核協議,退出了旨在推動全球氣候保護的《巴黎協定》,退出了與亞太國家的自貿協定——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他還挑起了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戰(zhàn),對歐洲盟友加征關稅。這一切改變了世界對美國的看法。最早提出“軟實力”概念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認為,“特朗普對美國的外交政策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對美國在世界的軟實力也是如此”。
美國前國務卿克里在接受CNN采訪時,指責特朗普是一個“退出、離開的總統(tǒng)”,“孤立了美國”。
“制裁、貿易戰(zhàn)、歷史性峰會”,俄羅斯衛(wèi)星網稱,特朗普在國際上繼續(xù)推進“美國優(yōu)先”,無論是“殺死”舊的貿易協議,還是發(fā)動貿易戰(zhàn),一切都像生意。過去兩年,他與朝鮮的關系倒是有了巨大轉折,從“火與怒”到進行了歷史性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