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健
摘 ? 要:在數字化時代下,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變得更加便利,在數字化技術的支持下,為高校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渠道支持,為了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需要根據學生發展需求來建設學生管理系統。通過該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本文分析了數字化支持下的高校學生管理系統的構建與管理機制的創新方法。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 ?高校學生 ?管理機制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a)-0136-02
為了適應社會需求,各個高校都在紛紛擴大招生,在校大學生數量逐年遞增,在學校規模的擴大下,高校之間對信息的共享提出了新要求,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高校之間、高校部門之間,信息孤島的問題都普遍存在,這是高校信息化進程中的瓶頸,若未及時改變管理模式落后、信息孤島問題,自然會導致學生管理質量大打折扣。在當前的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對于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對于高校而言,需要以數字化時代下的各項技術為依托,對學生管理機制做出改革與創新。
1 ?數字化支持下的校園建設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高校校園信息化建設工作拉開了序幕,經歷“桌面數據庫”、“管理信息化系統”等階段,在互聯網的發展下,校園網絡覆蓋率已經達到了100%,為數字化校園的構建奠定了物理基礎,在2005年后,信息化校園的建設進入了整合階段,各個高校紛紛構建了數字化校園平臺,具備了“身份認證”、“中央數據庫”、“授權平臺”、“統一門戶”、“數據交換平臺”等功能。其中,“身份認證”、“授權平臺”是系統中的基礎內容,學生可以用統一的用戶名、口令來登陸,而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數量多、數據龐大、復雜度高,在授權上,大多數高校還是應用自行授權方式。“中央數據庫”、“數據交換平臺”能夠實現數據共享,系統中的信息交換,都是通過這一渠道來進行,采用該種方式,將原有網狀結構轉化為星形結構,解決了數據沖突和數據不一致問題,當前,常用的數據交換方式如數據插入、雙向只讀等。
2 ?數字化支持下的高校學生管理系統的構建
2.1 系統功能
為了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服務效率,為學生提供系統、全面的服務,需要基于數字化支持來構建管理系統,在學校以往的信息化系統中,已經具備了初級信息管理功能,為此,基于數字化技術來增加學生在校學習情況、獎懲情況、學校表現、獎學金評定等信息,并納入與學生管理工作相關的政策、報表等,學生可以隨時查詢,從而為學生管理工作的系統化、規范化提供便利。
2.2 系統設計
系統開發應用Spring框架與MyBatis框架,為了提升數據庫利用率,應用MyEclipse,其功能強大、內容豐富,涵蓋至項目開發的各個流程,支持開源框架與HTML語言開發,功能方便,數據庫操作上,支持JSF、AJAC、JavaServlet等數據庫功能,可以解決系統構建中的各種操作困難問題。通過Spring框架,能夠將項目凝聚起來,將其中的單層框架組合起來。
2.3 功能模塊
功能模塊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學生手冊模塊:這一模塊能夠對學生資料、電子手冊進行統一管理,并具有新增、查詢、刪除、修改功能,管理人員可以對已有信息進行刪除或者修改。
學生信息查詢:學生信息查詢模塊可以提供學生各類信息的檢索,包括基本信息(學號、性別、班級、姓名、電話號碼、微信號、政治面貌)以及學習成績、獲獎情況等內容。
在校生證明:這一模塊可以為學生開具各項證明材料,有新增、刪除、打印功能。
學生組織名稱:通過學生組織名稱模塊,可以對校內團體組織做出統一管理,在模塊中,可以查閱到學生的社團參與情況。
職務分工模塊:職務分工模塊可以對學生職務做出統一管理,能夠查閱學生的職務情況,并針對職務的變動來進行刪除、修改。
假期去向模塊: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寒暑假,學生需要登錄假期去向模塊,進行統一登記,內容包括假期制定、輔導員審核等流程。
學生任命模塊:在學生任命模塊中,可以查看學生在社團中的任命情況。
獎學金評定模塊:在獎學金評定模塊中,包括“考試信息同步”、“文化課成績管理”、“獎學金評定名單”、“評定參數設置”等內容。
3 ?數字化支持下高校學生的管理機制分析
3.1 管理機制要做到以人為本
數字化支持下的高校學生管理機制,要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在管理工作中,不僅要重視數字化技術手段的應用,還要遵循“以人為本”,關注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如果忽視了“人”的核心地位,喪失人性關懷,必然會影響管理工作的效率。數字化支持下的學生管理機制要關注生命個體,本著有利于學生溝通與交流為基準,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
學校學生管理工作,還要細化落實到具體工作上,制定統一的管理標準,實現對數據信息的動態分析和采集,并及時進行評價和檢測,找出學生管理工作上的不足,及時調整與改進。學生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粗放化管理階段,也不能單一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要從多個角度來評估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例如,在“學生手冊模塊”中,細化為“學業動態”、“成長感悟”、“技能成長”模塊,在“學業動態”中,反饋出學生從大一開始的學習計劃、學習目標、考試成績、資格證獲得情況,得出數據曲線,從中獲取學生的學業發展趨勢;在“成長感悟”中,能夠看到學生的思想動態、交往情況、個人生活、活動參與事項等;在“技能成長”中,可以反饋出學生在文藝、閱讀、科技等方面的愛好與興趣。
數字化支持下的學生管理工作能夠將學生入校后的各項信息數據做出量化,并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幫助和引領,將以人為本理念貫穿落實到各個環節,對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效用。
3.2 管理機制要適應師生發展
數字化支持下學生管理機制不僅要關注思想和理論內容,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其重點在于實踐,而不是思想和理論,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要以校本為基礎,基于高校的辦學理念、思想來開展創新管理行為,依托學生實際需求,既要提供思想指導,還要滿足新時期高等教育的改革需求,讓管理機制更具意義和價值。同時,學生管理工作還要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圍繞此將學生管理工作劃分為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將管理內容細化,分解為小項,并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星級評價標準,改變單一以成績為主的考核方式,用多個標準來衡量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利用數字化管理模式來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
在手機移動終端的豐富下,教育工作者還要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來拓寬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渠道,讓學生管理工作可以與時代同步,根據社會發展動態來完善學生管理理念,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以便更好地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3.3 管理機制要立足校本實際
數字化支持下的學生管理工作,不能機械、盲目跟風,在系統設置上,不必太過關注更高的性能和版本,也不需要照搬其他學校做法,要立足于校本實際,根據高校的財力和硬件,提出具有實效性、可行性的學生管理機制,以“民主平等”、“賞識激勵”、“尊重理解”作為標志,以智慧、愛心、責任和尊重來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可以敞開心扉。數字化支持下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對學生管理者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有必要構建單獨的教師管理模塊,僅為教師開放,通過賬號登陸后,即可查詢、修改、刪除信息,學生管理者要轉變管理思維,樹立積極的工作態度,提升業務技能,滿足數字化時代下學生管理工作的要求,擺脫傳統思維,掌握現代化的管理技巧和方法。
3.4 個性化管理機制的推行
學生管理工作者要積極應用數字化技術,科學預測出學生的行為和心理,如,通過大數據,讓學生個性化管理和教育成為了可能,管理者可以及時追蹤學生心理狀態和思想困惑情況,予以人文教育與關懷,引導學生端正價值觀。例如,為了篩選出貧困學生,即可通過系統板塊來分析學生的消費記錄,列出消費水平偏低的學生名單,予以持續觀察和重點關注,給予他們必備的關懷和幫助。而通過系統平臺,還能制定學情預警機制,通過對學生出勤、網頁瀏覽、圖書借閱等數據的分析預測出學生成績,將其反饋至任課教師,提前引導,通過該種方式,能夠有效降低掛科率。除此之外,要鼓勵學生主動進行自我管理,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下,學生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都發生了變化,在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時,要依照學生自我學習和表達的特點,構建多層次的學生自我管理工作體系,利用身邊優秀的道德榜樣進行示范作用和表彰,形成學生的心理正面形象,在學校管理不到的層面上,通過學生自身教育管理,引導學生學會自主約束,做到他律、自律的統一整合。
3.5 構建保障型工作制度
在數字化平臺下,學生隱私泄露問題也日益嚴重,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容易侵害學生的個人權益,因此,在享受平臺價值的過程中,還要重視數據安全,保障每一個學生的隱私。為此,需要制定專門的數據使用標準化流程與安全制度,針對數據信息的搜集、使用權限做出明確規定,成立組織監督部門,對大數據采集、使用進行統一監督,提高學生管理者的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責任意識,保證學生數據信息的使用安全性。
4 ?結語
在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下,利用大數據、網絡技術等構建數字化管理平臺,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益支持,在節約學生管理工作成本的同時,提高了管理效率。數字化平臺的構建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并構建出與之相符的學生管理機制,緊跟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將AI人工智能、智能終端設備等新技術應用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提高管理效率,為學生在校內的學習、生活提供保障,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衍輝.基于“互聯網+”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轉變路徑[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4):54-55.
[2] 金周昊.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瓶頸與突破研討[J].黑龍江科學,2019(1):86-87.
[3] 李紫麗.大學生團學教育對學生管理的影響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12):57-58.
[4] 高千賀.以創新理念引領高校學生管理工作[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7):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