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毅 ,劉金梅 ,邱竻陽 ,古巧云 ,陳香羅,鐘榮輝
(1.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廣東省園林花卉種質創新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 廣州 510640;2.廣東融和生態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 河源 517500;3.廣東金穎花卉苗木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640)
藍莓是一種集觀賞、食用與保健于一體,適宜盆栽的觀賞園藝類植物。藍莓(Blueberry)又稱越桔、藍漿果,屬杜鵑花科(Ericaceae)越桔屬(Vaccinium)植物,多年生落葉或常綠灌木或小灌木,樹種具有花期長、花形可愛、耐修剪、易整形、漿果果實為藍色或藍灰色、秋季葉片變紅等特點,一年里春賞花、夏食果、秋觀葉、冬品枝,極具觀賞價值。近年來,藍莓的食用保健功能被充分開發利用,其果肉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體機體免疫等功能。因富含多種生物保健物質,被稱為“漿果之王”[1-2],深受人們喜愛。我國藍莓栽培始于20世紀80年代,由吉林農業大學率先引進,并篩選出適合我國栽種的藍莓品種4個[3]。我國藍莓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遼寧、吉林、山東、江蘇、浙江和安徽等地,呈現出從北向南發展的趨勢[4]。廣東地區自2008年開始引進耐高溫耐高濕藍莓品種,并獲得成功[5]。
藍莓居家種植不僅可改善家居環境,還可滿足食用需求,盆栽藍莓日益受到市場追捧,由此可見,盆栽藍莓有著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有學者通過對藍莓品種特性總結分析及盆栽試驗,篩選出適宜用作盆栽的藍莓品種[6-7]。栽培基質的選擇是盆栽藍莓產業化發展的重要一環,選擇一種適宜藍莓生長又易于運輸的栽培基質,有助于盆栽藍莓的推廣應用。由于藍莓生理結構的特殊性,對盆栽基質的要求較高,目前已有許多關于盆栽藍莓栽培基質篩選的報道[8-11],但所用的基質材料基本是就地取材或選用商品基質,存在費用高、通用性較低及地區局限性等問題,無法在廣東推廣應用。藍莓引入廣東東源地區,以大田種植的模式,已獲得較好的收成,但尚未開發為盆栽產品。本研究以廣東地區方便取材的基質材料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試驗分析篩選出低成本、高效能的基質配方,為拓展藍莓產業發展新方向、支持東源地區藍莓產業不斷壯大提供理論支持。
供試藍莓品種為巴爾德溫和安娜,由廣東融和生態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提供,選擇株型和株高一致、生長良好的兩年生組培苗。上盆前,將植株根部沖洗干凈,適當修剪殘根后栽盆,上盆時要盡量使根系分布均勻。花盆內徑19.8 cm、底徑15.8 cm、高度20.0 cm,每盆1株,保證加入的基質容積一致。藍莓上盆后在露地種植,不同處理采取統一的栽培管理:整個生長期使用腐熟的花生麩作為基肥,追肥使用硫酸鉀復合肥,定期施用硫磺調整pH值至5.0。采用雙因素完全隨機區組設計,每種基質種質10株藍莓,3個重復,2016年4月中旬定植,當年10月調查生長情況,2017年調查開花結果情況。
將園土、草炭及花生殼按以下比例混合,配制成混合基質:園土∶花生殼=1∶1(S1)、園土∶花生殼∶草炭=1∶1∶1(S2)、園土:草炭=1∶3(S3)。各個配比基質混合均勻后,測定pH值,并用硫磺調整pH值至5.0,加入0.1%多菌靈溶液混勻,覆膜放置7 d。花盆使用1%次氯酸鈉溶液浸泡10 min,取出后清水洗凈備用。
1.2.1 基質理化性質測定 參照蔬菜育苗基質行業標準中所采用方法,測定3種基質配比的各物理化學性狀指標[12]。
1.2.2 藍莓生長性狀測定 定植后,在每個重復處理中選取長勢良好且基本一致的5株苗進行標記,測量樹高、冠幅、基生枝、延生枝長度,標記為基礎數據。在生長結束后,調查編號枝條的基生枝、延伸枝長度以及樹高、樹冠幅等;在開花結果期,測定標記植株的花朵數、果實數、產量、百粒重等指標[13]。
物候學觀測方法按《果樹實驗與統計》[14]的要求進行觀測,其標準結合藍莓品種的特點規定如下:萌動期:葉芽萌動的時期;展葉期:葉片展露的時期;現蕾期:花蕾自葉間生出,肉眼可見;初花期:第一朵花盛開的時期;盛花期:50%花已綻放;末花期:大部分花已閉合,僅極少花正在開放(約10%);坐果期:可見明顯膨大果實。
采用SASS及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通過主成分分析法,比較不同基質對盆栽藍莓生長的影響,篩選出最優組合。
本研究結果表明,3種基質的物理性狀指標基本符合盆栽基質的要求,且不同基質配比間均有極顯著差異。由于藍莓為淺根系植物,根系不發達,無根毛,根纖細,呈纖維狀,主要分布在淺土土層,對栽培基質的要求嚴格,基質的理化性質對藍莓生長有很大影響[15]。
2.1.1 容重 對盆栽藍莓來說,方便運輸和包裝非常重要。基質容重過大,運輸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容重過輕,基質缺乏黏結能力,無法固定根系[8]。本試驗中3種基質的容重差異達到極顯著,S3容重最低,藍莓植株出現輕微的傾倒,S1和S2均無傾倒現象,3種基質均無沉沒,根系均可深扎。
2.1.2 孔隙度、含水量與氣水比 孔隙度反映基質中可容納空氣與水的量,空氣與水容量大的基質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長發育。本研究中3種基質的總孔隙度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通氣孔隙度反映的是基質透氣性,3種基質的通氣孔隙度表現為S1>S2>S3,3種基質間的差異極顯著,S1的通氣孔隙度為19.22%,S2與S3雖達到差異極顯著水平,但兩者間的數值差距不大、僅有1.64%,可見S1的透氣性最好。由于藍莓的根系為須根系,要求疏水、透氣的土壤環境,適宜栽培藍莓的基質要求通氣孔隙度在20%以上,因此,S1最接近該范圍[9]。持水孔隙度反映的是基質中提供能被利用的水分含量,一般在20%~30%為宜。3種基質的持水孔隙度差異極顯著,最高的是S2、均值為45.3%,S3與S2的值相近,S1的持水孔隙度為30.1%,對于須根系的藍莓來說,S1更為適宜。
含水量反映的是基質的保水能力, 3種基質的相對含水量差異極顯著,S3的相對含水量為33.37%,與最低的S1 (15.28%)相比高出1倍。
氣水比則是基質透氣性和保水性的綜合評價指標,最理想的基質既要持水量大、又要透氣性良好,一般盆栽基質的氣水比在20%~50%為宜。S1的氣水比為63.83,遠高于其他兩種基質,考慮到藍莓根系分布比較淺,對水分比較敏感,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且透氣性要好,S1優于其他良種基質配方,雖保水性方面稍差,但可通過勤澆水或滴灌等栽培管理措施進行彌補。
2.1.3 pH值與EC值 基質的pH值直接影響基質中養分的形態和有效態含量,EC影響養分的供應潛力,包括所有可溶性離子和養分。藍莓要求偏酸性的pH值、以4.5~5.5為宜[16],在3種供試基質中,除S1的pH值較高、達6.56外,其余兩種基質的pH值均在理想范圍內。由于基質未經酸化處理,故pH偏高可通過后期處理彌補。3種基質的EC值均達到極顯著差異,但數值上的差值不大、均低于0.2 ms/cm,作為栽培基質來說偏低,在栽培過程中需施用肥料補充營養物質。
2.1.4 有效養分含量 3種基質有效養分的測定結果表明,S2的速效磷含量最高,與S1和S3之間的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S1水解氮含量最低,速效鉀含量遠高于其他兩種基質;S3水解氮含量最高,速效鉀含量遠低于其他兩種基質。

表1 不同配方栽培基質的理化性質
在一個完整的生長周期內,兩個供試藍莓品種均可正常生長、開花、結果,但各項生理指標的表現情況存在差異(表2)。總體來看,S1和S2處理間各項測量指標的差異不顯著,(除巴爾德溫的最大單粒重外),但兩者與S3相比,差異均達到極顯著(除安娜的樹高S2與S3差異不顯著外),S3處理組各項指標的測量值均低于其余兩組。
S1、S2處理下,巴爾德溫與安娜在外觀上差異不大,且植株外形飽滿、生長勢良好,巴爾德溫新梢數比安娜多,樹高在56~62 cm,樹高年增長值約為20 cm,樹冠幅在77~80 cm之間,樹冠幅年增長值約為15 cm。兩個品種的開花數及結果數均較高,花芽著生數都在900個以上,但巴爾德溫開花率(95%)高于安娜(88%),單株產量基本上在500 g以上,巴爾德溫的果實略大于安娜,最大百粒重可達143.66 g、最大單粒重為2.544 g。在生長、開花結果等方面,兩個藍莓品種都具備較好的觀賞性及可食用性。

表2 不同配方栽培基質下不同藍莓品種的生長情況
物候期觀測結果如表3所示。兩個藍莓品種均在2月中旬開始萌動,安娜比巴爾德溫早5 d;展葉期與現蕾期在3月中旬;現蕾后約5 d開花,安娜比巴爾德溫早5 d;盛花期在3月下旬;末花期及坐果期在3月底;巴爾德溫果實成熟較早,時間在6月中上旬,安娜稍遲,約在6月中下旬成熟。巴爾德溫S2處理的萌動期在2月10日,S1處理的在2月15日,S3處理的在2月17日,S2和S3兩處理間相差7 d;S1、S2處理的成熟期在6月10日,S3處理的在6月15日,S3處理比其余兩種處理晚5 d。安娜除S1處理的成熟期比S2、S3處理晚10 d,其他表現基本一致。總體評價方面,S1、S2兩個處理的鮮果品味、株型、生長勢優于S3。

表3 不同配方栽培基質下不同藍莓品種的物候期表現
從表4可以看出,13個生理指標中,前1個生理指標的新增值百分率高達99%以上,前2個指標的新增值累計貢獻率達100%,表明僅用1項生理指標即可將3種不同栽培基質對藍莓生長影響的大部分信息反映出來。通過計算綜合得分(表5)可知,3種栽培基質的綜合表現為S1>S2>S3,從數值來看,無論哪個藍莓品種,S1和S2的綜合得分差距不大,但S3與兩者相比差別明顯。

表4 兩個藍莓品種各項生長指標特征值和貢獻率

表5 不同栽培基質的主成分得分和綜合得分
廣東處于亞熱帶地區,全年氣溫偏高,冬季低溫時間較短,要滿足藍莓對需冷量的需求,品種選擇至關重要。關于用作盆栽的藍莓品種且表現較好的報道不多,主要以兔眼藍莓為主[8-9]。目前廣東已成功引種的藍莓品種主要有燦爛、南高叢、杰兔、巴爾德溫、粉藍等,主要以大田栽培為主[17],尚未有關于盆栽藍莓的報道。本研究從廣東引進的藍莓品種中,選定兩個觀賞價值較高的品種為開發對象,兩個品種均具備較高的觀賞價值,巴爾德溫果實的口感較安娜好,食用價值更高,參考李生龍等[6]介紹的藍莓適宜盆栽品種的選取要點,認為在廣東地區巴爾德溫更適合用作盆栽品種。
栽培基質在園藝研究中所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為根系提供相關支持,如儲存水分等;保證其物理特性的平衡,保持其穩定性;保證其生物特性,提高分解率;保證其化學特性,包括電導率等[18]。藍莓對栽培基質的要求比較嚴格,若基質不適宜,會導致藍莓生長受阻、生長勢弱甚至死亡[19]。此前有學者篩選出針葉木屑、糠醛渣、云杉針葉腐殖質、草炭等[8,10,20]作為有機物添加劑,與園土按比例混合后作為盆栽藍莓栽培基質,但草炭資源儲量有限、不可再生,大量開采會造成生態環境毀滅性破壞[21]。其他林業廢棄物在河源地區取材不易,故本研究采用隨處可見的花生殼,用以調整園土的理化性質,具有環保、廉價等優點,可大力推廣應用。本研究所設計的3種混合基質,均可作為盆栽藍莓的栽培,其中園土與花生殼按1∶1的比例混合,可使盆栽藍莓的各種性狀表現更為突出,可用于盆栽藍莓的產業化生產。本研究在露地進行,盆栽藍莓的物候期表現與大田種植的植株基本一致,觀花期在3月,觀果及采摘期在6月,可作為平時花使用,豐富廣東地區夏季商品花卉品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