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進 張金龍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在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結構架設的過程中,中國周易的陰陽結構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在固有的原理體系內,陰陽本身就是萬物運行的基礎,將其和音樂作曲創造結合在一起,具有非常深遠的研究價值和意義。
所謂結構就是指作曲體系的曲式變化組成,一般而言,是指音樂作品的基礎組織方式和內部結構體系,要從音樂的時間結構和空間結構組合模式出發,有效構建更加合理性的音響組織體系,確保能從外在組織形式和內在組織形式兩個層面建立相互聯系和相互依存的音樂結構,保證音樂整體上時空架構的完整性。需要注意的是,在音樂組織形式中,要將旋律、和聲以及調式、音階等因素進行融合,確保能建立橫向、縱向全范圍交替的處理方式,有效升級其實際價值和組織旋律。
第一,固有原理。在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結構體系內,任何音樂結構都存在陰陽兩種基礎性結構,能形成統一的整體,為音樂元素的表達的傳遞提供保障。也就是說,若是從結構長度的層面對其進行分析,則時間較長的旋律結構就是“陽”、對應的時間較短的旋律結構就是“陰”。以此類推,小節數目多為陽,數目少為陰。正是借助這種對應的結構共同組成了一個曲目的整體結構,以保證曲目的完整性和多樣性,也為曲目傳遞情感形成了不同的層次,提高曲目創作的合理性和多樣化水平[1]。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從結構的層面對其“陰陽”體系進行分析,旋律上揚為“陽”、旋律下挫為“陰”;和弦多為“陽”、和弦少為“陰”等等,形成多元化節奏組成體系。
第二,包含原理。在對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進行全面系統化分析后發現,所謂的陰陽結構不僅僅是獨立的兩個體系,也是相互包含的組成要素,只有形成良好的協調作用和互通作用,才能真正發揮不同組成要素的實際價值,確保能建立更加獨立且有效的應用方式。例如,在旋律結構中,旋律的動態結構是陽性結構、旋律的靜態結構就是陰性結構,兩者在實際創作和應用的過程中能形成不同的組合模式,為后續旋律的轉變和優化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創作基礎,提高曲調的多元化表現水平。
第三,變化原理,針對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而言,陰陽結構的變化也非常關鍵,兩者要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進一步的融合,例如,陽性結構向著陰性結構的方向轉變,陰性結構向著陽性結構的方向處理,從而形成更加有效且直觀的統一體系,確保處理效果更加突出,且整體變化參數能滿足實際應用管理需求,維護其音樂價值。
在對音樂結構轉變效果和轉變體系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要結合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的時代價值和應用需求,確保能充分踐行陰陽理念,形成更加直觀的形態分析形態和應用價值,從而保證結構模式的合理性和多樣化效果。要想系統化分析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的結構模式,就要對音樂結構的變化和發展予以統籌分析,確保相應的結構體系能發揮其實際價值。
結合陰陽結構的理論對其進行分析可知,音樂結構的長度要借助時間長短、小節數目多少進行直觀判定,從而有效形成相應的結構概念,確保能有效應用更加適合的曲目表達形式,提高音樂賞鑒價值。若是從周易理論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則要系統化分為時間結構和數列模式,應用“單純與復合”的形式以及分析類型對具體結構進行綜合判定,以保證不同結構的應用價值都能得到實現,充分提升結構的表現價值[2]。
在對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結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要將旋律因素、和聲因素、調性因素以及音階因素、節奏因素、音區因素、音強因素等作為結構形式的關鍵,有效建立空間整體結構,并且合理性維護結構樣式的處理方式,確保能結合內部組織要求對復雜多多樣的結構形態進行梳理和管控,有效建立健全更加系統且科學化的結構形態,充分提升不同因素的表現價值,維護音樂形態的整體性,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情感傳遞的直觀性。
若是結合兩儀的結構要素對其進行分析,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十六卦等就是最為基本的原理要素,能形成更加系統化的音樂元素組成形式。例如,乾陰陽項數為111111、長度值為64;夬陰陽項數為111110、長度值為32;大有陰陽項數為111101、長度值為48;大壯陰陽項數為111100、長度值為16;小畜陰陽項數為111011、長度值為56;需陰陽項數為111010、長度值為24等等。以此類推,就能依據太極結構長度模式對相關元素進行組合形態的分析,有效判定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結構[3]。
在對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結構組合形式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要充分融合音樂組合理論形態,對相關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后就能有效建立完整的結構判定,確保能發揮不同結構的音樂價值,提高組合形式的音樂表達水平,以保證結構的完整性。
第一,單重型,就是將單構體系和重構體系進行融合,有效形成良好的組合態,能為后續傳遞相應的情感因素奠定基礎,保證結構型應用效果的合理性,也為全面維護組合組織結構形態奠定基礎。
1.兩儀型,分為陰陽兩種基礎模式,“陽”的陰陽項數為1,結構形態為A、涵量值為1;“陰”的陰陽項數為0,結構形態為B、涵量值為0。
2.四象型,分為老陽、少陰、少陽、老陰四個基礎結構模式,老陽陰陽項數為11,結構形態為AA、涵量值為3;少陰陰陽項數為10,結構形態為AB、涵量值為1;少陽陰陽項數為01,結構形態為BA、涵量值為2;老陰陰陽項數為00,結構形態為BB、涵量值為0。
3.八卦型。分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形成不同的結構形態。乾陰陽項數為111,結構形態為AAA、涵量值為7;兌陰陽項數為110,結構形態為AAB、涵量值為3;離陰陽項數為101,結構形態為ABA、涵量值為5;震陰陽項數為100,結構形態為ABB、涵量值為1;巽陰陽項數為011,結構形態為BAA、涵量值為6;坎陰陽項數為010,結構形態為BAB、涵量值為2;艮陰陽項數為001,結構形態為BBA、涵量值為4;坤陰陽項數為000,結構形態為BBB、涵量值為0[4]。
綜上所述,結合不同模式就能形成不同的組織結構,從而有效提升音樂結構形態的多樣化水平,為全面優化音樂結構價值奠定基礎。
第二,內外型,主要是結合內構型和外構型進行組合處理,能建立更加豐富的模型和應用體系,確保相應的音樂元素都能發揮其實際價值,維護結構運行過程的合理性,確保處理效果更加突出。
第三,交互型,主要是將內外不同單構結構進行互換處理,能維護處理效果,確保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結構多樣化更加突出,為音樂表現形式的多樣化處理奠定基礎。
除此之外,變易型、倒錯型、正隅型等都能有效形成不同的音樂元素布局結構,確保音樂形式的多樣化,且均滿足陰陽結構的實際需求。
總之,在對現代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結構進行系統化分析的過程中,要充分融合我國傳統的思想問題,確保能為音樂創作創設良好的發展路徑,真正發揮不同結構形式的優勢,強化音樂作品的表現張力,也為不同因素的融合的突顯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