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 哲
(廣西南寧市賓陽縣新賓中學,廣西 南寧 530400)
新課改不僅為教育指引出了新的發展路徑,更為農村高考生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音樂高考生的報名情況相較于前幾年有了很大的變化,之前是屬于比較冷門的藝術學科,現在卻已經成為一門炙手可熱高考學科,生源的質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近年來,隨著農村中學的特色辦學之路更加長效,在培養音樂高考生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實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將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音樂課的教學重點,力求為音樂高考生謀求更好的發展平臺而努力。
對農村中學音樂高考生培養來講,首先應注重音樂高考生自身音樂專業基礎知識體系建設。音樂專業基礎知識體系主要含有樂科、聲樂、樂器、音樂鑒賞、形體以及實訓演練等幾個方面。樂科主要含有樂理知識、視唱及練耳,要求學生必須扎實的掌握樂理理論基礎知識;在視唱中也應也別重視學生音準及節奏感的培養和訓練;并且在視唱過程中應培養和強化學生養成一邊看譜一邊清唱和劃拍的良好習慣,同時在視唱過程中能夠始終保持眼睛在發聲之前。通過引導學生養成該種習慣和能力,則能夠切實提升學生視唱能力;另外,也應注重練耳,依據音樂高考大綱的要求,對單音、和弦以、節奏以及旋律等展開針對性的實訓,做到靈活熟練為止。同時也應注重音樂高考生音樂鑒賞能力、創新意識及審美情操的培養,音樂鑒賞在學生藝考訓練過程中有著關鍵性作用。對于藝考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訓練應以感官、情感以及理性三方面具體展開,同時靈活的與鋼琴、視唱以及練耳訓練相融合,從而其實提升農村中學音樂藝考生音樂鑒賞能力。
由于音樂高考自身具備的審美性以及外顯性特征,音樂依靠通常是面對面的形式展開。因此,對學生形體和綜合氣質有著相對較高的標準。在中學音樂藝考中形體也應作為音樂藝考生培養的一項重要環節。在對音樂藝考生的具體教學過程中,形體訓練基本包含站姿、坐姿、走姿、動作形態、手勢等。并且,也可利用面部表情和神態進行表達,給人一種文質優雅之感。在具體教學中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練習舞蹈來鍛煉形體的同時,提高自身氣質。在舞蹈中包含坐姿、站立以及走姿等多項訓練,通過舞蹈的訓練既能夠讓學生形體氣質獲得切實提高,同時在舞蹈訓練過程中必然會搭配音樂,也對學生音樂節奏感起到訓練和培養的作用。在與眾多音樂藝考生課后交流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都很認可通過舞蹈提升自身氣質的訓練手段,學生們參與舞蹈和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也更加高漲。通過舞蹈的形式切實能夠提高農村中學音樂藝考生個人氣質,對增強學生藝考自信心也具有積極作用。
以中學藝考考試和音樂藝考生教學角度來講,音樂是通過學生的以表演的形式具體體現出來,評委對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評價打分,這就要求在農村中學音樂藝考生教學過程中,應將音樂實踐作為教學的重要基礎,通過定期組織音樂藝考生展開音樂實踐演練,切實提高藝考生音樂綜合素養。作為學校方面,可通過組織藝術節、音樂會等形式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展示自身的音樂技能,讓學生的歌唱、器樂以及舞蹈等音樂才能在實踐活動中就得切實的發揮和鍛煉,也更加有助于學生積累實踐經驗,樹立音樂藝考自信心。對于農村中學音樂藝考生實訓演練的樂理知識部分,通常可以通過試卷筆試的形式展開,視唱聽記則可依據音樂藝考標準展開模擬考試,各項音樂技能則可通過舞臺表演的形式展開模擬考試評價。通過具體的實訓演練,教師應對學生音樂總體能力展開評價和分析,并作出詳細的評價報告讓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優勢,從而采取針對性策略不斷學習和完善。用過定期展開音樂實訓演練既能夠有效調動有考生音樂學習熱情,同時又能夠強化學生音樂實踐能力切實提升藝考生音樂綜合素養
音樂對于農村中學來說正是為了適應當前發展藝術特色教育而鋪墊的基礎學科,也是為學生提供更多發展機會的有利保障,學校應注重音樂的創新教育,幫助農村音樂高考生找到學習的重點,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努力提升農村中學音樂高考生的音樂素養,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創設有利的環境。學校需在結合農村中學的設備條件以及生源等因素的情況下,積極創新教學的方法,讓音樂成為利校利生發展的重要藝術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