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首席時政觀察員
人工智能被視為“第四次科技革命”,并被各國看作是下一輪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戰略制高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義,明確提出夯實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基礎的重點任務,全面部署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重點工作,為我國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掌握關鍵領域“國之重器”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創新添薪續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及人工智能的重要性與人工智能的發展路徑。
早在2014年兩院院士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我們不僅要把我國機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盡可能多地占領市場。2017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指出,我們將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入融合,在數字經濟、共享經濟、清潔能源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動能。2018年4月,習近平在出席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時明確指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9月17日,在致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的賀信中,習近平又一次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發展前景點贊:“人工智能發展應用將有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智能化水平,有效增強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能力。”10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關于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的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進一步強調,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們贏得全球科技競爭主動權的重要戰略抓手,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如何加強這一領域的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提出四點要求:加強基礎理論研究、主攻關鍵核心技術、強化科技應用開發、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圍繞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總書記特別強調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關系,明確在教育、醫療衛生、體育、住房、交通、助殘養老、家政服務等領域探索深度應用。“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人工智能發展的這一趨勢,既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的“現在進行時”,也是對如何認識和抓住新機遇的清醒判斷。
在國家大力倡導發展人工智能的形勢下,地方政府迅速出臺扶持政策。今年9月,上海市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推出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22條具體措施;山東省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正式成立;南京市發布生態科技島人工智能示范區發展規劃。此外,隨著31個省級機構改革方案的獲批,“大數據局”成為最為搶眼的設置。如貴州組建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山東組建省大數據局,安徽組建省數據資源管理局,廣東組建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吉林組建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北京、廣西、重慶、浙江、河南、福建也設置了相應機構。這些機構主要就是負責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管理、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工作。
人工智能技術是實現“彎道超車”甚至“換道超車”的重要機遇。在這個機遇難得、稍縱即逝的時刻,科學家、企業家等群體的“沖鋒陷陣”不可忽視,決策者、治理者所拿出的“火力配置”也至關重要。各級領導干部尤需迅速轉換到“領跑思維”,加強研判,統籌謀劃,協同創新,穩步推進,把增強原創能力作為重點,以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夯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

我國緊跟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產業發展,產業初步具備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基礎,但仍存在核心技術領域力量相對薄弱、與實體經濟融合不夠、對人工智能道德倫理和安全規制關注不夠等現實問題。各地要深刻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加強領導、做好規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強原創能力為重點,以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為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提供新動能。
一要加強科技研發能力。在強化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更加注重場景應用,開發和集成應用試驗,在高級機器學習模型、類腦認知與智能計算理論、大數據智能理論與技術、自主無人系統的智能技術、網絡群體智能技術等方面開展應用布局,為人工智能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儲備和基礎支撐。
二要不斷做大產業規模。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加快催生一批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產業平臺、基地、集群。加快培育自主可控信息、智能安防、大數據、先進通信、工業機器人、智能終端等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抓緊實施一批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創新重點項目。緊盯技術先進、市場前景好、創新力強、產業帶動力強的人工智能企業,培育一批領軍企業。
三要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體系。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體系,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壯大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隊伍,促進創新主體協同互動,形成人工智能持續創新能力。
人工智能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一道治理考題。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需要完善治理,讓技術創新運行在制度的軌道上。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加強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結合,推動人工智能在民生領域深度應用。加強人工智能同社會治理結合,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加強人工智能發展潛在風險研判和防范,提升政府對人工智能技術安全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