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旃榕
(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650)
“插畫”一詞在《辭海》中的解釋為“狹義的插畫為,插附在書刊中起到解釋文字和補充文字說明的的圖畫。” 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為:在敘述中起到解釋說明文字的圖形,其特性為科學性與藝術性。
《山海經》是我國第一本含有插畫風格的著作,其書中對于插畫的解釋為,“插畫是指穿插在書籍中的圖畫,可以在正文中間或是以附頁的形式,對文章起到補充說明或視覺審美的作用[2]。但是插畫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更多的含義,也有了更多的審美趣味性和表現形式。在一方面它的表現手法及創作過程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它可以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它有著自身獨特的審美性,同時也吸收著其它藝術風格的精華之處。另一方面傳播媒介的發展也對插畫的現代化起著功不可沒的促進作用,插畫的作用不再是解釋和補充文字部分,更多地被運用在了廣告設計、影視動畫設計、界面設計、品牌VI設計、海報設計、包裝設計等,越來越多的媒介成為了插畫的承載者[3]。
主題插畫,顧名思義,是圍繞著某一個公益或商業主題并以插畫視覺形式表達主題信息而制作的插畫。主題插畫主要被運用在產品包裝和產品廣告媒介上,主要突顯產品功能性、審美性、商品性,傳播個性化產品信息。主題插畫主要遵循著表達主題準確、表達風格單純、表達形式鮮明的原則。同時主題插畫有時候也代表著某一企業的形象,或者傳播著某一具體產品的一系列的視覺效果。
而校園主題插畫,則是圍繞著校園場景、校園生活、校園人物或者是校園情感為主題進行的主題插畫設計。比起其他的的主題插畫,可能更能夠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鳴。
從大方向來說,主題插畫的主要特征有明確性、功能性,這是和傳統畫作的明顯區別。如下表1:

表1
功能性是主題導向非常明確,畫面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效果,更多的是一種通過完整的文字來告知或者展現某種信息。
客觀性性是指主題插畫是具有一定的客觀事實的承載,而不完全是制作者自己主觀的想象作品。
而校園主題插畫,是更針對于校園生活、校園人物、校園場景或者校園感情制作的插畫設計。
從技法的角度,在插畫藝術的發展和科技不斷進步的情況下,人們對插畫的表現形式也不再單一,同時插畫的運用也被逐漸鋪向了不同的層面,涉及到的范圍越來越廣,同時主題插畫的分類也越來越精確,人們對插畫所寄托的情感需求也越來越強。但是在校園情感方面的插畫還不夠完整,正因為如此,本次研究的發揮空間和價值才得以體現。
A.校園主題插畫的制作原則
主要遵循了主題性、創新性和趣味性。主題性就是以一系列的方式展開,每一個畫面都不離開“校園狂想曲”這一大主題;創新性就是在原有的拍攝素材的基礎下進行再設計讓人視覺上產生新的感受;趣味性是保證畫面的新鮮感與創意感。
B.校園主題插畫的主要特點
由于人們在畢業后經常懷念起自己的母校是非常常見也常有的感情,校園主題插畫并不是非常少見,通過各種手法的表達也很明顯,主要采用的的元素也不一樣,所表達的藝術感也不一樣。通過學習和研究人們對校園的情感本能之后發現校園情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感情,具有很強的審美空間。結合這類感情與一些表現手法的結合,從素材與色彩的結合還有圖形的采用來達到畫面的平衡。
所以主要特點為:(一)情感性。這是校園主題插畫的主要特征,因為人們通過設計校園主題插畫來寄托自己對校園生活的懷念之情,所以情感性自然是第一導向。情感性里包含了校園友情、校園愛情。(二)審美性。校園是個美好的地方,所以很多設計師在制作主題插畫的時候采用了柔和溫暖的色彩,使畫面更加符合校園氛圍本身的一種審美性,能夠更好地表達出設計師對學校生活的感情。
校園主題插畫是美好校園生活的總結與提煉,通過校園插畫能在一定程度地喚醒我們對校園生活的回味,所以對于校園主題插畫的甄選和主旨就有了一定的要求,但是同時也產生了提升空間。
(一)不再只直接表達感情。很多時候,我們對校園的感情可能不僅僅只是校園友情或者是校園愛情,我們可以表達對校園本身的感情,我們可以通過描寫場景或者一些校園的細節處來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二)多種元素或者風格的嘗試。比如除了寫實的手法,我們可以嘗試虛擬中的校園場景或者一些真實場景的變形設計,或者用真實照片的后期加工再處理。從視覺上更有新鮮感,也更有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