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美國政府部分機構“關門”24日就將進入第34天,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日前出于安全考慮建議總統特朗普推遲原定于本月29日進行的國情咨文演講,但多家美媒22日披露稱,白宮仍在按計劃為總統按時發表國情咨文做準備,但具體細節仍懸而未決。與此同時,為盡快結束政府“停擺”狀態,美國參議院兩黨領袖已同意于24日就各自提案進行表決。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2日報道,一名美國政府官員當天透露,特朗普及其工作人員仍在按計劃為一年一度的國情咨文演講做準備。報道稱,白宮周二已向眾議院警衛官發出請求,希望為29日進行的國情咨文演講預演。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白宮一位高級官員的消息稱,白宮為本次國情咨文演講準備了兩套方案:其中一份稿子用于在國會大廈或華盛頓其他地方發表演講。CNN稱,如果特朗普不能在眾議院發表演講,那么參議院、邊境地區以及白宮等地都有可能成為他發表演講的備選地點。另一份稿子則用于在華盛頓以外的其他地方舉行政治集會時演講。知情人士稱,如果特朗普最終決定在集會上發表國情咨文,那么這將是美國政府“關門”后特朗普舉行的第一個集會活動。目前,白宮仍在就總統能否前往眾議院發表演講等待佩洛西的答復。據稱,佩洛西22日離開眾議院時,回避了是否會推遲特朗普國情咨文演講的提問。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與民主黨間圍繞政府“關門”的斗爭正在加劇,佩洛西上周建議特朗普推遲發表國情咨文,而后者隨后就阻止佩洛西乘軍用飛機訪問阿富汗。僵局的持續和擴大惹怒了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他決定介入這場政府“關門”危機。
美媒稱,麥康奈爾和參議院少數黨(民主黨)領袖舒默已達成共識,承諾于24日就特朗普和民主黨各自提出的解決“關門”危機的妥協方案進行測試性表決。其中,特朗普提出的方案為,用向部分非法移民提供3年臨時身份保護換取57億美元邊界墻撥款;民主黨提出的方案為,在2月8日前向已“關門”的政府機構提供臨時資金。無論哪項方案都需要60票才能在100席的參議院獲得通過。但分析認為,鑒于兩黨在政府“關門”一事上互相指責,兩個方案都無法跨越門檻。不過有消息稱,部分民主黨議員正對特朗普的方案展現出靈活態度。他們認為,共和黨的方案可能成為雙方進一步談判的起點。
截至24日,美國政府“關門”已持續34天。據稱,遍布全美各大機場的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4.4萬名安檢人員目前也處于無薪狀態,拖欠工資的影響已嚴重打擊士氣。有專家預計,如果本月25日這些員工依然拿不到工資,那么缺勤率將大幅上升,美國部分機場或陷入癱瘓。而甚少露面的美國特勤局(FBI)特工22日也罕見召開新聞發布會喊話稱,如果政府繼續“關門”,他們就會考慮跳槽。
除政府遲遲無法“開門”這一糟心事外,特朗普還面臨內閣成員辭職危機。美國《紐約時報》23日稱,美國國務院歐洲及歐亞事務局助理國務卿韋斯·米切爾將于下月15日正式離職,他表示自己辭職的原因是想要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米切爾2017年10月上任,國務卿蓬佩奧對其“出色的工作”高度贊揚。德國新聞電視臺23日稱,米切爾曾取得柏林自由大學的政治學博士學位,能說德語,歐洲對他寄予厚望,但其在任期間,歐美關系一直走“下坡路”。米切爾的離職將讓跨大西洋關系變得更加不可預測,美國與歐盟、北約,甚至俄羅斯的關系都可能出現新變化。歐洲必須在軍事、外交等領域變得更加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