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本報特約記者 陳欣
“美國正面臨著越來越復雜和不確定的世界。”當地時間22日,美國情報機構在新版《國家情報戰略》中發出這樣的警告。與近期美國政府發布的一系列國防和安全報告一樣,渲染中國和俄羅斯威脅也成為該報告的重要內容。在23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美方的不實指責表示反對,并再次敦促美方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過時觀念,多做有利于中美互信合作的事情,多做有利于促進這個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事情。
最大擔憂:“這些威脅一起出現”
美國《國家情報戰略》每隔幾年發布一次,今年的報告共36頁,是美國17個情報機構未來幾年的路線規劃圖。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2日報道說,該報告稱美國面臨的威脅正變得“更加多樣并相互聯系”,一些國家利用“二戰后國際秩序削弱和西方民主價值觀主導地位下降”以及“西方的日益孤立主義傾向”,將在未來幾年對美構成持續挑戰。
法新社23日稱,美國國家情報總監丹·科茨在介紹這份報告時把中國、伊朗、朝鮮和俄羅斯作為威脅美國的主要國家,并稱美國同時還面臨恐怖主義和有組織犯罪等其他威脅。他稱,“最大的擔憂是這些威脅一起出現”。美國彭博社23日稱,這份報告指責俄羅斯和中國利用過去近一個世紀的“戰略環境”中的變化,借此擴大影響力并破壞美國的目標。在提到中國時,科茨聲稱,中國的軍隊現代化以及在太平洋地區尋求經濟和區域優勢的做法令美國情報部門感到不安。但美國仍有機會與北京就共同關切的問題進行合作,比如朝鮮問題。
在將重心放在美國的傳統挑戰和敵人的同時,這份《國家情報戰略》還稱技術進步正在給多個前沿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尤其強調太空和網絡安全等領域。彭博社稱,上一份《國家情報戰略》并未將太空當做戰略重點。而今年的報告則認為,對手(中俄)在這一領域的存在感正在增加,它們計劃在某些領域達到或超過平均水平。例如,俄羅斯和中國將繼續尋求全面發展反衛星武器,以削弱美國的軍事效率和整體安全。此外,CNN在報道這份情報戰略時援引美國高級官員的話說,俄羅斯和中國正在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協作。
美聲稱“必須改變做法”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2日報道,《國家情報戰略》幫情報機構評估美國可能面臨的“最糟糕場景”,并提前提出應對這些威脅的戰略。根據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網站介紹,《國家情報戰略》給美國情報界提供有關國家情報總監的戰略指示。該戰略文件支持《美國安全戰略》以及其他國家戰略規定的國家安全優先事務。在執行戰略時,所有美國情報機構的活動必須與國家安全優先事務相一致。
為應對報告中提到的威脅和挑戰,科茨在這份報告的簡介中說,美國必須改變做法,必須變得更加敏捷、更具創新性和創造性。美國《華盛頓郵報》稱,這是美國情報官員最新一次表達他們的意愿:從以打擊恐怖主義為重點,轉向在地緣政治上威脅美國的國家,主要包括俄中朝伊。《紐約時報》23日稱,美國情報機構領導人預計2月初赴國會作證,屆時會提供更為詳細的國家安全威脅內容。科茨預計很可能被問到有關“中國間諜活動加劇”以及“俄羅斯干涉西方國家民主”的問題。
對中國,從不點名到不實指責
美國在2005年的《國家情報戰略》中并未直接點名將中國稱作威脅。2009年,美國《國家情報戰略》開始提及中國,稱很多國家有能力通過傳統和非傳統方式,挑戰美國利益,包括伊朗、朝鮮、中國和俄羅斯。該戰略稱,中國與美國有很多共同利益,但其日益以追求能源為目的的外交以及軍事現代化,是讓其成為復雜國際挑戰的因素。2014年的《國家情報戰略》則渲染說,中國等關鍵國家繼續尋求挑戰美國利益。
23日,華春瑩在被問及美情報機構的這份報告時說,近期美國出臺了一系列類似報告,對中國、俄羅斯發表了一些不實指責,中方對此表示反對。去年1月,美國五角大樓出臺《國防戰略報告》,明確兩個首要競爭對手:俄羅斯和中國。9月,美國國防部公布特朗普政府的首份《網絡安全戰略報告》,再次劍指中國和俄羅斯。今年1月初,美國國防部、國土安全部及國家情報局局長辦公室等4個聯邦機構進行調查,將中國列在所謂的“26項最嚴重威脅”之中。
華春瑩表示,中方已多次重申,中國始終不渝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堅定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正如大家所看到的,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和國際秩序的維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