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朱泰
外賣圈在經過了幾年的拼殺、整合、并購之后,終于暫時安穩了下來。最初的三足鼎立變成了如今的楚漢之爭。
2017年8月,“餓了么”以 8 億美元收購了“百度外賣”。2018年4月,阿里巴巴又以 95 億美元收購“餓了么”。根據此前百度和“餓了么”的約定, “餓了么”可使用“百度外賣”品牌 18 個月。但計劃不如變化快,半年之后,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由“餓了么”與“口碑”合并組成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旨在重新定義城市生活。阿里巴巴表示,公司將與阿里生態內原有板塊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和化學反應,在新零售、會員體系、營銷、物流、金融等領域,圍繞城市生活產生更大的想象空間。
2018年10月15日,在宣布成立的3天后,這家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宣布將“百度外賣”正式更名為“餓了么星選”,要打造高端外賣及生活服務的新平臺。如同評選米其林星級餐廳一般,“餓了么星選”將從平臺上200多萬活躍商家中依據6個維度、5輪篩選、25項考量、以顧問級的選品能力,經過8層審核,甄選出高品質外賣商家,綜合得分前10%的商戶將有機會成為印有星標的星選商戶。而星選商戶將享受優先出餐、優先調度、7×24小時的準時達plus服務,以及專屬星選客服。
歸根結底,“餓了么星選”要挑選的優秀供應商要真正有實力,除了各種資質齊全之外,還需要受到市場的認可。
其實,“餓了么星選”這樣精挑細選的模式由來已久,電商平臺早已經推出了精品板塊,比如“網易嚴選”“京東京造”“淘寶心選”等。這些電商板塊瞄準對產品質量和體驗要求較高的消費者,被稱為精選電商。
在淘寶還未形成如今的規模的時候,入駐的門檻幾乎沒有。只要注冊了賬號,就可以賣東西了。而當電商平臺的競爭逐漸激烈起來,入駐的門檻也逐漸提高,比如需要賣家的商業資質、食品的安全證明等等。
電商平臺在近10年發展迅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商品價格實惠。在主流電商平臺上,因為有太多的賣家,所以挑到放心的產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吹搅诉@一問題,就有平臺開始以精品為賣點,比如早在五六年前出現的“蘑菇街”“美麗說”等精品推薦平臺。但是,這些平臺僅僅有推薦的作用,而且受眾不夠多,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各大電商平臺也逐漸意識到,魚龍混雜的商業氛圍,會降低品牌的信譽度,對于長久經營無疑是有害的。于是,“網易嚴選”“小米有品”“淘寶心選”“京東京造”出現了。這些大平臺把自己篩選過的可信產品推薦給客戶,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優選擇。
2016年4月,“網易嚴選”正式面世,在國內首創ODM模式(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設計制造商),剔除了大牌品牌溢價和各種中間環節,直接與制造商連接。“網易嚴選”以“好的生活,沒那么貴”為品牌理念,為消費者甄選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

自2016年4月,“網易嚴選”正式上線,到同年5月底月度流水達3000萬元,注冊用戶1200萬;在同年6月,推出“三件生活美學概念”,流水翻了20倍。網易2018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顯示,“網易嚴選”和“網易考拉”組成的電商業務凈收入為43.66億元,同比增加75.2%;而毛利率提升至10.1%。
2017年4月,米家商城獨立APP上線,并更名為“米家有品”,隨后1年多的時間里,“米家有品”變為“有品”,再到“小米有品”。作為小米公司精品生活購物平臺,“小米有品”是小米新零售生態鏈的重要一環。
2017年6月,淘寶推出了“淘寶心選”平臺,低調經營了1年之后,2018年6月26日,“淘寶心選”首次召開發布會,“淘寶心選”的模式也第一次完整地浮出水面。這低調內測的1年中,“淘寶心選”處于找尋、改善設計師、制造商、零售商生態的自我完善期。發布會上,“淘寶心選”宣布引進10萬設計師“登淘”創業,開啟生活百貨創業新方式?!疤詫毿倪x”總經理張棣總結:“‘淘寶心選’,一是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生活方式品牌。二是整個價值鏈全部串通在一起的路由器,把任何動作全部在線化、數據化、場景化。三是通過心選搭建的平臺,賦能設計師、IP、制造商、零售商等生態伙伴。”
2018年1月17日,京東旗下生活家居自有品牌“京造”正式宣傳?!熬┰臁敝铝τ趯崿F“高端商品更優價格”和“大眾商品更優品質”。2018年5月,側重電子產品、打造IOT智能生活場景的“京選”也上線了?!熬┰臁庇袃蓚€定位,分別是高端產品大眾化和大眾產品品質化,意思是,把高端商品的價格拉下來,再把普通商品的品質提升上去,以此來滿足當前用戶追求好物不貴的消費心理。
精選電商的“精選”兩字,“精”在于對品質的要求提高了;“選”在于電商平臺掌握自主權,有把控的能力。與淘寶這類開放平臺不同,進入精選電商的產品具備了兩個屬性:優質廠商產品和平臺認可產品。在過去,消費者自己找信息,貨比三家,而收到的產品的好壞也得自己承擔后果。但是精選電商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首先為消費者挑選出一定數量的同類產品,讓消費者不必大海撈針,同時,確保品質過關、價格合理,保證消費體驗。
精選電商通過縮短供應鏈以及自發尋找優質供應商的方式,有效降低了采購成本。同時,精選電商與品牌聯合開發的產品,不僅提升渠道運行的效率,也抓住了另一些對品牌比較執著的消費者。
在電商領域,國內有淘寶、京東,國外有亞馬遜,對于消費者而言,電商平臺選擇已經很多了。而在每個平臺上,又有數以萬計的同樣的產品,如今消費者的選擇范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
2018年10月,艾媒咨詢發布《2018中國新消費專題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已經進入新消費時代,用戶追求性價比的品質生活和個性化消費,不再一味重視名牌。用戶普遍愿意為更高質量的商品和服務體驗花費更多,認同這兩種消費觀念的用戶占比均超過四成。個性化產品和更注重環保同樣受用戶認可,占比分別為30.8%和29.4%。此外,46.9%的用戶曾遭遇不愉快購物經歷,主要集中于商品質量良莠不齊和商品圖文不符。而商品品質是用戶購物時最看重的要素。

《2018中國新消費專題研究報告》稱,中國經濟發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推動人們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同時,較大的生活開支促使家庭月收入達到1.2萬元以上,居住于一、二線城市且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回歸理性消費,這些“品質人群”更加關注品質生活、性價比和時效。
精選電商瞄準的是注重產品質量和體驗的消費者群體。
中國的消費市場在改革開放40年間經歷了巨大變化。從最初的購買基本的食品和服裝,再到購買生活用品和家用電器,到購買汽車、珠寶,再到購買旅游、學習等服務,不同時代造就了不一樣的消費潮,人們購買的產品也從保證溫飽提升到了精神食糧。同時,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變化,從挑便宜的,變成了挑好的。十幾年前,人們心心念念的是讓辛苦賺來的每分每角發揮出最大效用。如今,隨著收入的快速增長,消費者對品質高、價格高的產品開始青眼相加,并且越來越舍得在服務上花錢。
李小姐在某精選電商平臺購買了一個價值339元的旅行箱。她說:“這個價格比在批發市場和超市里買可能要貴一點點,但比大品牌的上千的價格要便宜很多。而且,箱子的質量非常好,結實,確實比小市場上賣的質量好很多。”
似乎前幾年,每到黑色星期五,經常能看到中國大媽們到外國瘋狂采購名牌包的新聞。而現在,年底最大的購物狂歡成了“雙十一”。
麥肯錫《2017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稱,“在往年的調查中,我們看到中國消費者對外國品牌興趣濃厚。漸漸地,人們的視線轉向了本土品牌。近年來,中國消費者開始密切關注那些主打性價比的品牌。在調查中,我們觀察到中國消費者對品牌選擇有了更細致的認知。在大多數所調查的品類中,品牌歸屬地沒有以前那么重要了。現今消費者對自己想要什么非常明確,無論是本土品牌,還是外國品牌,要求都是一樣的。首先,要物有所值。其次,產品品質要好,而且能滿足個人偏好。最后,售后服務要到位?!?/p>
進入新時代,消費者像李小姐一樣既關注價格也關注質量。新消費大潮之下,精選電商的脫穎而出其實是必然,因為品質出色、價格適中的產品比單純價格低廉的產品更受消費者歡迎。
精選電商們瞄準的消費群體相同,當這一群體的消費實力被廣泛關注,則精選電商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各類電商紛紛入局精選電商市場,似乎精選電商爭奪戰要再次重現綜合電商爭奪戰的境況。
精選電商們通過或依靠母公司強大的資源,或依靠自己獨有的生態鏈等,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體系。未來,當更多的平臺加入競爭,精選電商們要怎樣突出重圍?易觀發布的《品質電商的進擊與仰望——中國品質電商發展專題分析2017》認為,“在制造商層面,隨著個性化需求的快速增長和柔性化生產水平的提高,品質電商引導的制造商生產模式將從按庫存生產、按訂單組裝、按訂單制造向按訂單設計發展。在渠道層面,‘生活品質化’的產品定位決定線下渠道在品質電商的品牌建設、營銷推廣、服務提升等方面擁有獨特優勢,線下拓展將成為品質電商未來發力的重點方向。在用戶層面,電商平臺通過大數據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擴充品質商品種類,結合營銷,促進品質商品滲透到更多生活場景和生活行為中,逐步搭建起消費者的品質生活圈,進一步引導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向‘品質化’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