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訊員 呂東亮
11月27~29日,由山東機場集團和民航信息科研基地主辦,以“信息共享 智能應用”為主題的中國民航信息化與人工智能高峰論壇在濟南召開。民航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以及國內知名IT企業、信息化領域專家學者近300人參會,深入研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民航領域的應用,并就智慧機場建設等議題展開專題討論。據悉,這是濟南首次舉辦全國性民航大型會議。
原民航總局局長、現中央環保督查組第四組組長李家祥在大會上作主旨演講。他對濟南國際機場在智慧機場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表示了肯定,并參觀了凱亞ACDM系統等展位,對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在推進智慧民航建設中發揮的作用予以稱贊。
會上,山東機場集團與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民航局第二研究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圍繞新技術應用、人工智能等方面攜手推進我省民航信息化建設,助力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
近年來,在民航局和省市政府、省國資委的關心支持下,山東機場集團堅持“以建設促發展,以創新求突破”,取得較快發展。2017年,濟南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432萬人次;2018年客流量持續快速增長,上半年在客流量排名前25位的機場中增幅位居第一,明年有望突破2000萬人次。開通航線150余條,其中國際航線22條,包括到洛杉磯、莫斯科、巴黎的洲際客運航線和到比利時的洲際貨運航線,有力助推了山東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
10月份,濟南國際機場總體規劃獲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按照新規劃,濟南國際機場最終將實現“348”發展目標,即到2050年,建成3座航站樓、4條跑道,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以上的保障需求;規劃正式批復后,將啟動機場擴建二期工程,主要包括工作區南遷、西飛行區、第二航站樓、新物流中心建設,占地約50萬畝,總投資約400億元,預計2022年竣工。屆時,一個嶄新的現代化大型航空樞紐將屹立于華東地區。

論壇現場
同時,從去年開始,民航局持續推進“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建設。順應這一形勢,濟南國際機場不斷加大信息化投入,并于2017年2月成立了智慧機場建設工作小組,全面負責智慧機場建設工作,正式啟動“智慧機場”建設。
首先,以“務求實效、突出重點、融合推進、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貫徹智慧機場建設始終。務求實效就是要從濟南國際機場的實際出發;突出重點就是解決生產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和矛盾;融合推進就是結合信息技術的發展,適度超前考慮信息化建設;整體提升就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以點帶面,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其次,在規范管理上,制定了《山東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智慧機場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細則(試行)》,規范信息化項目的預算、審批、建設和管理;定期召開智慧機場建設專題會議,具體協調、部署智慧機場建設項目。
兩年來,濟南國際機場的智慧機場建設逐步邁入正軌,并在智慧管理、智慧生產、智慧服務、智慧安全和智慧創新等5個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績。2017年完成智慧機場建設項目16個,2018年預計完成28個;同時發動全員智慧,啟動“金點子”工程,2017~2018年共收集“金點子”44個,部分項目經可行性分析后已落實。
智慧管理方面。一是通過OA辦公系統升級,對門戶、流程進行了改造,同時實現手機移動端的應用,實現了業務隨行;二是通過對航班收費系統、會計核算系統進行升級,更好地適應復雜條件下的航班計費,滿足財務不同的核算需求;三是對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予以完善,實現了電子工資單等功能;四是自主開發建設資產管理系統,實現了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五是進行機場一卡通系統建設,實現了乘車卡、餐卡、場區門禁一體。
智慧生產方面。一是ADS-B系統建設。通過相關機載設備獲取參數向其他飛機或地面站廣播飛機的位置、高度、速度、航向、識別號等信息,實現對飛機狀態的監控,有效提高了指揮調度單位的效率和準確性。二是移動生產系統建設。通過對集成系統進行移動端的延伸,在保留現有集成系統的功能之外,還能滿足業務流程傳遞、反饋、排班等需求。三是人臉識別技術于2017年上線試行,今年全面運行。目前,濟南國際機場共有20余條國內安檢通道已全部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自運行以來,機場證件識別準確率由92.5%提升至97.6%,效果十分明顯。
智慧服務方面。一是升級微信服務號。目前,濟南國際機場官方服務號已實現在線值機、航班查詢與提醒、乘機常識查詢等功能,后臺支付平臺整合了巴士與長途購票、停車場收費、小件寄存收費、逾重行李收費、貨運收費、賓館與貴賓預訂收費。目前,濟南國際機場官方服務號關注量突破30萬,收費突破2500萬元,在民航資源網發布的《2018年10月機場微信影響力指數排行榜》中,濟南國際機場排名第5位。二是無紙化通關系統。旅客可以直接憑二維碼通關安檢和登機區域,簡化了通關流程,提高了通關效率。三是AI登機服務指引機。旅客掃描登機牌,即可在屏幕上顯示登機口、路線、所需時間及航班動態信息。四是打造停車場“無感支付”新模式。目前,全省已有500萬ETC注冊用戶。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濟南國際機場在候機樓P1停車場開通ETC專用車道,車輛出場時間縮短至1秒,較傳統方式至少提升了8倍。
智慧安全方面。一是圍界報警系統和安全管理平臺建設,目前已進入深化設計階段。二是違停抓拍系統建設。通過與交警聯網,實現了場區內違章停車自動抓拍功能,違章信息自動上傳。
智慧創新方面。一是行李檢查核對系統建設。首創編寫APK及后臺服務器程序,以移動終端快速核對旅客行李信息,實現高效、可統計、可追溯的旅客行李檢查核對。目前,行李檢查核對系統平均一天核對行李2300件,核對準確率達到98%。二是VR技術應用。自主制作了“濟南國際機場VR培訓平臺”,此平臺為行業首創,培訓時可以360度視角進行設備、熱點圖文展示以及場景視頻介紹等。三是電子臺賬。實現崗位臺賬電子化,包含工單派發、會議安排、審核流程等功能,不僅能在PC端操作,也可以在手機上操作。
未來,山東機場集團將牢牢抓住建設民航強國和新舊動能轉換兩大戰略機遇,以“智慧機場”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平安機場、綠色機場、人文機場建設,不斷將山東民航發展推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