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面上跑步機廠商有很多,為了降低成本,大多會把外形做得很有科技感,但馬達、跑帶和減震這三大件做得不好。這樣的跑步機,對人體傷害大。跑步機的選擇,要注意這幾個關鍵參數。
看清“可持續輸出馬力” 商家一般都會把跑步機的峰值動力數據放在醒目的地方,但持續輸出的馬力大小才是關鍵。不同體重對應馬達持續輸出功率數據參考:60公斤以下,1.0HP;60~90公斤,1.0~2.0HP;80~110公斤,2.0~3.0HP;110公斤以上,3.0HP以上。大部分國人的體重都在60~90公斤,1.0~2.0HP這一功率段的跑步機性價較突出。
坡度調整盡量選電動 目前常見跑步機高度調節有3類:固定高度的、手動調節的、帶電動坡度調節的。手動調節的,一般只有兩段可調,坡度跨度較大。若預算夠,建議一步到位,選帶電動坡度調節的機型。
跑帶越寬越好 跑帶寬度大致分3個級別:緊湊型43~48厘米(多見于入門級,一旦速度超過10千米/小時會感覺拘束,時常會踩到邊框),舒適型48~51厘米(在大多數中端家用跑步機上使用,全家人都可舒適地奔跑),寬大型51~55厘米(多屬于家用豪華型跑步機)。建議身高較高的人選寬度50厘米以上跑帶的跑步機。
減震最重要 緩震能力主要看減震環節是否齊整,材料能否過關。材料主要有:EVA緩震(能過濾大部分沖擊力,但缺乏反彈力,時間久易氧化,常見于入門級跑步機)、橡膠緩震(質地較軟且有一定的彈性,多見于中高端跑步機)、氣囊緩震(跑感舒適有彈性,常見于中高端機)、彈簧減震(彈性更明顯,但如果反彈力過強也會損傷膝蓋)。
此外,在選擇時也要注意承載參數(一般產品都會注明:承重多少公斤),盡可能多地留有余地。這幾年涌現出不少大顯示屏機型,主打視頻功能及娛樂,其實很雞肋。
摘編自《中國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