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網南京供電公司 黃靜云
近年來,國家電網公司基層工會以習近平總書記就新形勢下我國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發表的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為指針,全面貫徹習總書記對國有企業作出“六個力量”的新的歷史定位,始終把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和群眾路線作為工會工作的內在要求。本文以南京供電公司工會配電運檢室分工會的探索實踐為例,闡述以“走班組送服務、訪家庭亮服務、辦講堂評服務”為方法的“三個服務”建設實踐,以期進一步把黨的關懷送到職工心中,進一步助推國企改革發展穩定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
營造“精致·情懷”主題氛圍,把握服務節奏,注重過程精度,確保服務質效。配電運檢室分工會堅持每年走遍全部11個班組,每到一處都細細詢問勞動保護監督是否到位、職工學技術是否有熱情、職工創新成果是否得到有效推廣、職工年休假制度是否人人落實、職工對工作生活是否滿意、職工對公司發展有什么期待等,在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中,尋找和整合進一步提升工會工作的良策,對提升服務職工群眾水平形成了良好助推,涵養家園情懷。同時,緊貼基層“地氣”,提供精準服務。通過深入開展配電專業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發明創造等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不定期編輯內部期刊《星空》,推進創新工作室項目和展現“主人翁”風采;通過為梯隊培養提供策劃服務,激勵職工在崗位成長成才,目前已有9人進入“勞模工匠培養計劃庫”,張代飚同志從國家電網公司勞模升級為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模。在此基礎上,通過開展“勞模專題宣講”輻射勞模影響力,帶出了以配電專業工程師倪偉同志為骨干的一批工匠候選人,形成了職工隊伍發展的完整梯次。
充實“5980工會主席服務日”,上門駐點,溝通服務,凝聚職工責任感。按照《國家電網公司“十三五”民主管理行動計劃》,落實《職工民主管理綱要》,持續開展和充實“5980工會主席服務日”活動,聽取職工的動態意見,比如基地搬遷、班車班次、健身器材、私車停放、辦公環境、物業后勤等事項。據近三年統計,這些事項中有48.63%的內容屬于“新增需求”,有31.25%的內容屬于“整改建議”,其他內容屬于“咨詢”。為此,在活動結束一周內,對服務內容進行分解、落實,并通過“互聯網+”平臺及時發布,不僅保證了職工知情度,而且確保了辦結率達100%。同時,充分尊重職工首創精神,按照“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思路,大力建設班組園地和推廣班務公開,把建設“職工之家”、點亮“職工小家”作為職工文化陣地,及時總結提煉班組精益化典型經驗,提煉班組創新特色,輔之以班組讀書角、意見箱,把班組打造成為“生命體”,全面提升了職工隊伍綜合素質。
鞏固“樂律·樂享”建設成果,吸引家庭支持,解決后顧之憂,擦亮工會品牌。配電運檢室分工會堅持“轉作風、提素質、求實效、樹形象”,不斷深化“國網家園”建設,“樂律·樂享”中的“律”(紀律)和“享”(共享)深入人心,并逐步凸現了職工家庭在其中的作用。為此,我們緊緊抓住電力生產的特點,以“安全文化”為切入點,廣泛聯絡職工家屬,成立“職工家屬安全協管會”,通過現場參觀、慰問、交流,成功地把單位的監督檢查延伸到了每個家庭,不僅擴大了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的風險預控范圍,而且還帶動了黨風、行風建設和廉政風險管控,優化了“安全生態環境”。同時,定期走訪職工家庭,傾聽職工家屬關于企業和職工“雙贏共好”的意見和建議,至今已有13條建議得以落實,收到了職工家屬的一致歡迎。此外,特別注重走訪困難職工家庭,將原來的節日定點幫扶向日常動態幫扶轉化,根據職工的實際困難,滾動完善相關信息和檔案。目前,已對17名困難職工細化和升級了幫扶服務;為6名困難職工家庭申請到上級單位的“愛心助學金”;3名困難職工得到了醫療保險補助,分工會成了名副其實的職工群眾“娘家人”。
引導“精致工作、精致生活”,多元策劃,提升文明層次,形成內外合力。為了把班組建設成為“規范、安全、高效”的作業單元和“自立、互助、溫暖”的職工家園,我們堅持以“精致工作、精致生活”的理念來引導職工。通過組織開展“班組微講堂”競賽活動,鼓勵職工講一講身邊反映主旋律和正能量的優秀人物和事跡。每年開展“親子活動”,激發女職工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共同譜寫“創先爭優、建功立業”主題曲。此外,分工會按職工生產工作節奏和企業季節特點,通過提前征集文體活動項目,邀請職工及家屬商談計劃,爭取“人脈”和“地脈”,先后組織了手機攝影、空手道、烹飪、太極拳、籃球、瑜伽、彩繪、微景觀、陶藝、朗誦、手機攝影等系列活動36場次,最大程度滿足了職工的參與期待。定期開展“品味書香,感悟生活”讀書分享、書籍漂流活動,培養職工的讀書習慣;定期開展職工EAP活動,為職工提供心理減壓和疏導服務,受到了職工及家屬的一致好評。
發揚“干事·干凈”優良傳統,開門接受評議,持續提質增效,不斷激發活力。堅持開展“工會服務評論講堂”,請職工代表點評分工會的服務情況,讓職工代表在任期結束前開展工作述職,由此督促工會服務改進見真效、出實效。為了保證職工點評和述職不是“點到為止”,分工會專門列出服務清單作為依據,由職工代表自行確定點評主題,并因地制宜地開展互動式評價。同時,注重收集每位職工的點評內容,分別形成工會服務亮點清單和整改清單,并納入了下一周期工作要點。同時,通過工會全業務培訓和各班組服務項目管理,持續提高工會隊伍的服務水平和創新能力,實施“重點、難點”問題課題化研究、探索精準化服務途徑;通過進一步加強工會隊伍的作風建設,用真心實意的服務,凝聚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組織職工代表檢查工作,融合各方意見,促進專業研究,推動服務創新。堅持定期組織開展職工代表上崗檢查活動,主要圍繞落實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職工教育等專項執行情況、落實合理化建議等內容進行全覆蓋檢查,通過“聽、看、問、查”的方式,以及時解決職工當前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形成了落實、反饋、提升、公布的閉環管理機制,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促進了企業和諧穩定發展。此外,發揮職工代表的崗位特征,讓“各領域、各專業”充分“因材施教”,借助公司“互聯網+班組”服務數據平臺,通過調查問卷等大數據報告,得出核心結論和改進建議,診斷了企業管理和職工訴求,進一步激發民主意識,形成工會牽頭、專業負責、部門實施的協同攻關效應。
實踐證明,只要主動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積極展現新作為,開動腦筋,統籌多方同抓服務,主動到職工群眾中去,抓住基層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破解,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以開放的渠道接受黨組織考驗、職工群眾監督,履職盡責,銳意進取,就一定能不斷開創公司工會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