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利
(同煤廣發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山西 大同 037001)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對能源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為了保證能源的充足性,需要利用目前我國的現有能源,制備出另一種能源,在此過程中既要保證質量,又要避免對環境產生污染。針對煤制甲醇,研究氮氣情況下以及二氧化碳情況下對煤制甲醇的影響,進而確定一種高效環保的煤制甲醇方式,實現煤制甲醇的穩定發展。
煤制甲醇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第一,煤制氣生產工藝,該工藝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主要使用粉煤加壓氣化技術,反應環境需要符合高溫以及高壓的標準,煤粉以及氧氣、蒸汽等在加壓的環境下進入氣化爐中,進而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系列的物理反應以及化學反應,其中主要包括升溫、揮發、裂解以及燃燒等。氣化爐中的溫度較高,因此在反應過程中,反應物主要以燃燒為主,氣化爐中氧氣耗盡之后,碳會出現各種轉化反應,整個反應進入到氣化反應的階段,最終生成CO以及H2。
第二,煤制甲醇中的變換工藝,變換工藝主要使用串聯三臺變換爐部分變化技術,CO的變化過程屬于可逆的放熱反應,原料中45%的合成氣進入到第一個變換爐中,30%的粗合成氣進入到第二變化爐中,原料中25%的合成氣進入到第三變化爐中。在進入達到第三變化爐之前,需要將第二變化爐氣體與出口變換氣相互混合,這種方式能夠保證變換的一氧化碳量在安全的范圍之內。
在煤制甲醇的初始階段,N2是煤粉的主要輸送載體,由于N2的化學性質較為穩定,因此在氣化爐中無法與其他氣體相互反應,進而對粗煤氣的氣體成分產生影響,通常情況下,粗煤氣中N2的含量在10%左右,正是由于粗煤氣中N2的含量較高,則在變換爐變化的過程中,無法與催化劑進行成分接觸。面對這種情況,要想保證煤制甲醇制備質量,需要提升變換爐的入口溫度,長時間之后,變化爐中催化劑的壽命將會降低,最終產出二氧化碳含量也會降低10%,嚴重影響下一工藝的實施質量。
氮氣工況下變換氣在進入低溫甲醇洗階段之后,由于變換氣中氣體組成二氧化碳的含量小于標準含量,但是其中N2的含量大于標準含量,因此氣體在進入吸收塔之后,導致吸收甲醇的飽和度較低,在氣提時,釋放出的冷量較少,導致整個低溫甲醇洗的溫度高于正常溫度,低溫甲醇洗裝置在運行中的能耗量也會提升,無形之中增加了煤制甲醇成本。而在硫回收階段,爐膛的溫度較高,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二氧化碳的含量較少,因此在熱交換的過程中,克勞斯氣體中甲醇含量較高,因此導致爐膛溫度整體較高。
低溫甲醇洗凈化之后的氣體,無法對N2展開分離,經過壓縮之后直接進入到合成系統中。由于其中存在較高含量的氮氣,因此無法合成甲醇,而N2堆積在合成回路中,在成整個合成系統的壓力較高,合成塔08R002的壓差也較高,為了保證煤制甲醇安全,則需要對合成系統展開放氣處理,緩解合成系統在實際運行中的壓力。在此過程中,大量的合成氣體被放入到火炬系統中,造成浪費的情況出現,同時還提升了煤制甲醇中合成氣體的使用量。由此可以看出,在氮氣工況中,煤制甲醇過程中的浪費情況較為嚴重,最終的合成效率并不高,整體的煤制甲醇應用價值較低[1]。
在將工況切換成CO2之后,煤制甲醇中N2的含量降到了15%左右,在切換之前,汽化爐的負荷為80%,二氧化碳壓縮機運行之后,V3051轉換成了CO2,氧煤比需要根據氧負荷情況撒曲線對其展開調節。在實際切換的過程中,燒嘴中的水氧比并沒有出現變化,氧煤比降低,汽化爐中的蒸汽含量提升,這種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實際反應中,煤流量減低,氧煤比提升。氮氣的含量降低,CO2的含量提升,CO2會與煤粉發生反應,因此爐中的溫度還會提升。在這種條件下,CO2在輸送煤粉的過程中,提升了CO在爐內的反應速率,能夠促進接下來煤制甲醇工藝的實施,降低氮氣使用數量的同時,還能夠提升煤制甲醇效率。N2以及CO2工況的切換,如表1所示。

表1 為氮氣以及二氧化碳工況的切換
由于在煤制甲醇中,CO的含量提升,整個變化爐中的溫度也得到了提升,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TV04005調節閥對溫度展開調節,進而對變化爐中的溫度展開控制。二氧化碳工況與氮氣工況相比,需要適當降低變爐的入口溫度,同時穩定床層的溫度,通常情況下,出口的溫度需要控制在400 ℃左右,通過TV04008對二變的溫度展開調節,使二變出口溫度在380 ℃左右,使用TV04010對三變溫度展開調節,使出口溫度在380 ℃以下。另外,還要對一變爐的變化率進行控制,每個變爐中使用的控制設備都不同,在三變爐中,氫碳比例需要控制在20%左右,進而保證煤制甲醇的效率。煤制甲醇脫硫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煤制甲醇脫硫示意圖
在二氧化碳工況下,由于整個系統智能CO2的含量提升,氮氣的含量降低,因此在進入吸收塔之后,低溫甲醇能夠對CO2展開充分吸收,提升自身的飽和度,同時還能夠對凈化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展開調節,進而滿足CO2含量的要求,最終將CO2的含量控制在2%左右。高飽和度的二氧化碳甲醇在實際反應中,能夠釋放較多含量的CO2,并且釋放相應的能量。在利用繞管式原料氣換熱器展開換熱的過程中,其中回收的冷量能夠降低原料氣中的溫度,TI05012的溫度降到-25 ℃左右,這種情況能夠降低甲醇在反應中的循環量,導致05C003塔中的二四段、二五段經過氮氣氣體,得到相應的低溫甲醇,在此基礎上,使用換熱器再生熱量,甲醇TI05018的溫度在-50 ℃左右,在這種模式下生成的甲醇,更容易對酸氣體展開洗滌。05C003塔中的上段氣體與克勞斯氣體換熱之后,TI05052的溫度在-37 ℃左右,克勞斯氣體中的甲醇含量較低,能夠為接下來的硫回收提供良好條件,另外,煤制甲醇中的CO2,在壓縮之后,還能夠進入煤制甲醇的在氣化裝置中,以便再次利用,這種方式能夠大大降低CO2在煤制甲醇中的使用數量,進而降低煤制甲醇成本[2]。
煤制甲醇中的低溫甲醇洗工段,加煤制甲醇中的合成氣體經過壓縮機進行合成,最終完成煤制甲醇。由于合成氣中氮氣的含量在1%左右,CO2的含量為2%,氫氣回收單元中FI11001中的放氣量也會降低,從最初氮氣工況中的26 080 m3/h降到了13 053 m3/h。滲透氣量在氮氣工況為6 874 m3/h,在二氧化碳工況中,滲透氣量的為12 800 m3/h,在二氧化碳工況中,煤制甲醇能夠降低副反應的出現概率,同時還能夠提升最終煤制甲醇的合成質量,避免在合成系統中出現長碳鏈,保證合成塔中溫度的穩定性,進而提升催化劑的使用壽命。將CO2作為煤粉的載體,能夠大大提升煤制甲醇的反應效率以及制備質量。
通過以上分析能夠得出,在二氧化碳工況下,煤制甲醇的整體合成效率較高,CO2是煤制甲醇中的重要氣體,其在實際應用中,既能作為煤粉的輸送載體,又能夠提升粗煤氣的合成質量,降低最終CO2的排放量,整個過程具有較強的節能環保性。在降低煤制甲醇綜合成本的同時,保證了煤制甲醇質量,與氮氣工況相比,無論是在成本方面、合成效率方面,二氧化碳工況的煤制甲醇工藝都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因此在實際煤制甲醇生產的過程中,合成人員需要使用CO2作為煤粉的載體,同時這也是煤制甲醇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3]。
隨著人們對煤制甲醇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如何保證煤制甲醇質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問題。通過研究N2與CO2對煤制甲醇的影響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大大提升煤制甲醇質量,同時還能夠降低煤制甲醇過程中的污染程度。由此可以看出,研究N2以及CO2對煤制甲醇的影響,能夠為今后煤制甲醇的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