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化藝術學校 571127)
眼神在戲曲表演中擔負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夠向觀眾傳達出角色的內心,還能夠提升整部戲曲的藝術性,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花旦在戲劇中經常由青年或中年女子所扮演,扮演的人物通常是性格潑辣,常常帶有一些喜劇的色彩。因此,眼神的表達對于人物的塑造、環境的把控顯得十分重要,與此同時,能夠帶給觀眾身臨情景的感覺,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
眼神能夠真實的表現出一個人的情感。一直以來,人們的各種情緒都能夠通過眼睛完美的表達出來,無論是開心、鎮定、都能夠體現在眼中。同時,眼睛是人類表達情感的重要媒介,有人認為,戲曲就是表達人類情感和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而靈魂之處就在與戲曲演員對于眼神的把控,通過眼神便能體現出中國戲曲的神韻。戲曲表演的過程中,演員身著華麗的服飾,有著豐富的肢體動作,讓觀眾賞心悅目,然而這都是戲曲表面的形式。真正的戲曲是通過演員對角色正確的把控,對劇情合理的演繹,讓人們從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種種經歷,得到一定的感悟,而在這之中,眼神所能表達的感情是服飾和肢體動作所無法帶來的。只有戲曲演員靈活的將眼神進行運用,結合服飾和肢體動作,戲曲表演才具有神韻。如果戲曲表演者在表演的過程中雙眼空洞無神,就說明戲曲表演者無法駕馭該角色,正確表達出角色背后的故事,也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
花旦在戲曲中一般分為四大類,分別是:閨門旦、玩笑旦、潑辣旦和刺殺旦,以注重念功為主要特征。閨門旦主要表現的是還沒有出嫁的少女,性格較為靦腆和內向,如《梁祝》中的祝英臺、《紅樓夢》的林黛玉,《孟麗君》中的孟麗君。玩笑旦顧名思義,主要表現的是喜劇中的人物,負責將觀眾逗樂,如《打花鼓》、《小放牛》等。而潑辣旦則是做事、說話犀利、性格潑辣的女性角色,如《春草闖堂》的春草。
在戲曲表演中,戲曲演員需要根據所表演的角色,體會人物的性格、感情、內心等表達出不同的眼神,如,閨門旦要求演員的眼神純潔無瑕、含情脈脈;潑辣旦要求眼神犀利,不懼一切;正旦則需要端莊賢惠、眼神乖巧。通過不同的人物,眼神都能夠很好地表達出各個人物的性格,讓觀眾更好的了解人物和戲曲內容,有助于提高戲曲的內在。
藝術源自于生活,演員需要將生活中的經歷表現進戲曲當中,才能夠做到對戲曲故事真實的演繹,讓觀眾身臨其境,從中感同身受。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生活經驗,把握角色在戲曲故事中的個性、感情和內心變化,通過思考角色和目前所處的環境,及時對眼神進行變化,塑造出一個真實的人物形象。如,在《春草闖堂》一劇中,春草心情著急,對于薛玫庭的安危,向守備打聽信息,得知情況緊急等等,在演員上場時,觀眾就能夠從眼神中看出春草所流露出的不安,即使周圍都是一片安靜的情景,也和春草的眼神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當胡知府質問,春草一時情急,信口認薛為相府姑爺,吳母驚訝,胡進亦左右為難,。又疑春草有詐,春草轉為鎮定的眼神等等,將人物的心情表現的十分到位。
眼神在戲曲中的主要作用不僅在于表達人物內心豐富的感情,還能夠豐富戲曲意境和故事,同時,眼神所能表達出的感情是其他動作和語言無法進行代替的,即使在生活當中,一個人的眼神能夠表達出其內心的感情和狀態,如有些人神采奕奕,兩眼炯炯有神,有些人則鼠目寸光,賊眉鼠眼。在戲曲表演的過程中,人物的心理、情感、內心、形象、等都能夠通過眼神進行表達。
作為一名演員來講,在表演中需要對各種各樣的角色都能夠進行良好的把握,無論是性格、故事、年齡或者是內心,都應該做到深入角色,將自己成為角色。如,梅蘭芳不僅將男性角色演繹的惟妙惟肖,在進行女性角色表演時更是十分傳神。將自身和演員完美結合,需要不斷的進行練習,在生活中進行積累,才能夠良好的理解角色身上所發生的故事和經歷,才能夠更好的進入角色。要表達內在之美,需要演員將角色進行良好的解讀,從故事、角色個性、經歷、感情等入手,尋找到能夠和演員自身相符合的經歷,激起演員感同身受,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更好的進行演繹。另一方面,要將內在之美進行演繹,就需要將眼神運用到位,根據不同的環境和故事情節,調整眼神,將觀眾帶進戲曲的劇情之中。
要將眼神之美合理的運用在戲曲當中,需要經過長期的練習和經歷。在我國戲曲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戲曲藝術家總結出了一套訓練方法,即四功五法中的眼法。花旦在練習時,有笑眼、呆眼、醉眼、怒嗔眼、驚喜眼、愣怔眼和驚恐眼。在進行練習時,演員需要根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有選擇的練習。與此同時,演員還需要將人物角色的隱形特點通過眼神進行傳達,讓觀眾在第一時間能夠進行體會,從中理解劇情和內涵。
另一方面,在表演的過程中,眼神的轉變還需要結合人物情感的變化。在《紅娘》中,紅娘聽從老夫人之命邀請張君瑞赴宴時,誤認為老夫人是要將張君瑞和鶯鶯結為夫妻,此時紅娘的眼神就表達出了一種炯炯有神,興高采烈的感情。在后來的劇情發展之中,老夫人并沒有按照她所說的,違背了當初讓張君瑞和鶯鶯成親的諾言,逼迫兩人以兄妹相稱,此時,紅娘眼中就出現了一種凌厲和譴責的感情,表達出了對于老夫人背信棄義的鄙視和無奈,讓觀眾也能夠從中體會出張君瑞和鶯鶯有情人無法成眷屬,和對老夫人的厭惡。與此同時,在張君瑞和老夫人進行對質時,紅娘眼中又表達出了一種對張君瑞稱贊和支持的感情,后來,老夫人強行讓鶯鶯和張君瑞分離,憤怒的眼神就表達了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將人物刻畫的更加豐滿,豐富了劇情,還有助于觀眾深入到戲曲之中,彷佛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由于戲曲是一種表達感情、文化和生活的藝術形式,在舞臺表演的過程中,有一定的虛擬性和寫意性,演員在表演的過程中常常需要通過“無物”進行“有物”的表演,這對于演員的演技無遺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此外,要做到“無物有物化”,眼神在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演員需要表演穿線、縫衣、喂雞等動作,在沒有實物的情況下,眼神和動作相結合,不論是眼皮的變動,眼珠的轉動,眼睛的視角,通過這些不斷的變化,就能夠給觀眾直觀的感受,描繪出人物所處的環境以及正在做的事。
作為我國杰出的文化瑰寶,戲曲表達的不僅是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更是一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表現形式。與此同時,戲曲中的種種人物和劇情,都表達著我國人民對于真善美的渴望和對于正義、和平的向往,因此,戲曲體現著我國人們的精神,是中國不可多得的重要的藝術形式。對于戲曲演員來講,要明白自身所肩負的重要責任,其不僅是戲曲演員,更重要的是擔任著傳承歷史文明、中華民族精神的角色。在表演時,應該盡職盡責,將各種技巧合理科學的運用,才能夠向觀眾表達出戲曲的魅力。然而,在表演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著種種問題,有些演員無法體會到眼神的重要性,全程眼神空洞單一。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正視問題,勤加練習,理解自身所肩負的責任,為我國戲曲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讓更多人認識戲曲、喜歡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