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830017)
新世紀以來,亞洲電影在全球化語境下獲得發展的重大標志之一,是過去在世界影壇名不見經傳的韓國電影橫空出世,忽然進入前所未有的勃興狀態,仿佛一夜之間脫胎換骨。進入新時期,商業機制日趨成熟,韓國的類型電影源源不絕推向市場,多方面滿足觀眾所需,沿著平穩上升的軌道前行,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面貌。作為好萊塢的強勁對抗力量、一種新生的電影形態,隨著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形成自己獨特的視點。與20世紀90年代中期前相比,與其他國家的類型電影相比,崛起的韓國類型片在電影音樂方面有何特質,這是本文主要討論的問題。
電影音樂時常能影響一部影片的成敗,這絕非危言聳聽。美國電影學家波布克早就說過,“電影藝術并非單純靠視覺影象。從前人們相信一部電影的質量可以直接根據它對視覺元素的依賴程度來衡量,音響越少,影片質量就越好。但是近年來已充分證明這種態度的謬誤。”1“從為無聲片伴奏而在蹩腳鋼琴上敲出第一個音符起,音樂就一直是電影影像的一個忠實伴侶。音樂大半是被用來直接烘托銀幕動作,提供情調和速度。”2“同時,音畫也不再是簡單同一的相加關系,而是通過對位產生了既超過畫面也超過音樂本身表現力的相乘關系。”3運用精致熨帖的電影音樂造型強化影片感染力是商業機制中的韓國類型電影給世人留下的非常突出的印象,可以說,音樂是韓國類型片不可或缺的一味調料,如果離開精美音樂的支持,很多影片的藝術感染力都將被大大削弱。而在樂器方面,鋼琴的運用相當普遍,輔以管樂、弦樂、打擊樂、歌曲,它們共同譜寫出影片中的完整樂章,而曲調多偏于舒緩。
韓國類型片中的音樂造型最大的特點是豐富而恰如其分。在各種類型的影片中,音樂制作都作為重要配角出現,而且不同類型影片配以不同風格音樂,非常講究,幾乎每段音樂都同影像畫面形成有機融合。《瑪德琳蛋糕》開頭就是一段雨景,但節奏歡快的音樂將雨天的潮濕一掃而空,襯托著男主覺愉悅放松的心情。此時的音樂“是作為一種心理對稱介入的,目的是給觀眾提供一種元素去幫助他們理解影片段落所具有的那種與人有關的音調。”4《家族的誕生》的音樂由著名導演趙承佑制作,不同段落的配樂對理解人物心理起到重要作用。幼兒園比賽一段,之前一直顯得冷漠的姐姐為了同母異父的小弟弟奔跑歡呼跳躍,熱烈的氣氛卻配以舒緩輕柔的音樂,讓人由心底感受到一種愛的溫暖,從而明白女孩冷酷偽裝下潛藏的是真摯柔情。此外,電影音樂總是適時出現,加強某段場景的戲劇作用和深度,更加強化了影片的藝術魅力和滲透力。如《家族的誕生》中當姐弟兩人在媽媽的靈堂祭奠時,一段吉他的配樂非常合適。小弟弟天真地蹦來跳去玩耍,全然不知發生了什么,吉他聲起傳出淡淡憂傷,既與孩子的開心進行對比凸顯無奈的傷痛及對未來生活的迷茫,但也同時傳達出希望的聲音。接著當女孩獨處時,發現媽媽留給她一個裝滿她小時候玩具衣物照片的箱子,于是忍不住放聲哭泣,音樂再起,痛哭被音樂蓋去大半卻更顯傷痛,好像生活正在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令人對生活的悲喜交織和不為人的情感所動而感慨不盡。
正因為總是合乎時宜地出現,所以韓國新電影中的音樂總是最能打動觀眾的心緒。《我的野蠻女友》的主題曲《I Believe》在山坡上那棵松樹下緩緩響起時,鏡頭隨著音樂的節奏慢慢拉開,全景鏡頭中的人物變得越來越小,藍色的天空下的大樹郁郁蒼蒼,簡單唯美的畫面,配以輕柔的樂曲,恰好是觀眾那一瞬間的心理狀態寫照,這種心靈碰撞引發微妙的震顫,使人忘記周邊的一切,任情感恣意流淌,身不由己地融入亦真亦幻的故事中去。《悲傷電影》的片尾是女主角的一場獨角哭戲,她的男友最后僅剩救火的現場錄相帶上一個模糊的身影,而她只能眼睜睜看著愛人被烈火吞去。面對畫面中男友模仿她打手語的樣子,女孩淚眼朦朧地哭訴:“我也是,我也真的愛你啊……”音樂隨著女孩臉部的特寫長鏡頭響起,共同喚起觀眾心底深處的感傷,如泣如訴的旋律久久縈繞在人們心間。
“由于音樂藝術主要是通過聲音來表達情緒,所以音樂是確定、加強、維持和改變一部電影的情調的理想工具。”5在韓國類型片中,同一部影片,往往選用不同的音樂配合不同的情節,音樂的轉換自然精確,令人信服。比如喜劇片《殺手公司》,小弟為一個殺手的愛情故事抒情時是浪漫的鋼琴曲;殺手準備開槍時是交響樂團激昂澎湃的演奏,合乎謀殺的高潮情境;警察與殺手相見時兩人由貼著站立突然閃到兩邊,鋼琴加管樂的樂聲響起,為了配合躲閃的似跳舞的步伐,又續一段華爾茲音樂;接下來狂奔追逐起來時的配樂又是奔放熱烈的音樂歌曲;最后奔跑的過程中,配合慢鏡和抒情旁白使用的是舒緩的鋼琴曲,與畫面激烈的動作形成鮮明比照。不同類型、風格的音樂在短暫的時間中隨著情節畫面的切換自由變化,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暢快淋漓,制造或襯托速度的運動,足見創作者深厚的功力和良苦的用心。在《浪漫總統》這部影片里,與不同故事篇章相呼應的既有歐洲古典時期的音樂編配,又有充滿浪漫情懷的通俗鋼琴音樂,還可以聽到歐美的經典情歌,影片的曲作者以一種國際化的音樂語言表達出影片的各種情緒。
“制作精良的影片不僅在畫面上,在音樂上也都毫無例外地極力追求美輪美奐的視聽享受,盡力滿足觀眾視聽欣賞的需要。”6影片與音樂相互成就,不但使得一些韓國類型片成為經典,音樂單獨拿出來也有流傳久遠的魅力。《悲傷電影》中精彩紛呈的原創音樂與電影劇情及人物性格相輔相成,獲得觀眾的喜愛,贏得了良好口碑。現在這部影片的音樂原聲在人們的宣傳推廣下甚至比電影流傳得更為廣泛,有很多人不知道這部電影,卻對其音樂如癡如醉。按照商業電影的游戲規則,主題曲是電影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但起著配合劇情推動情緒的作用,而且承載著宣傳電影、吸引觀眾、作為音像制品為制作商謀利等等很多現實意義,所以主題曲是否能廣泛傳唱也從一個方面意味著商業運作的好壞,例如《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曲《My Heart Will Go On》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代表。
韓國類型片于此也頗有心得,有些影片更是將音樂與劇情結合,使音樂成為影片敘事的關鍵情節,《美女的煩惱》、《超速緋聞》都采用了這個方法。主人公的設置和音樂緊密相關,要么是唱功了得卻因形象問題只能為別人做嫁衣的追夢女孩,要么是偶像歌手出身的電臺DJ,這樣整個故事的發生、開展就都需要音樂的動力,因而此時音樂制作的成敗就顯得格外重要,所選取的演員音樂素養也非常重要。事實上,這兩部影片都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同屬小成本制作,《美女的煩惱》最后贏得660萬人次的高票房,而《超速緋聞》更是創造了低預算影片的輝煌成就,近800萬人次的票房是韓國電影在當年有史以來小成本影片最高紀錄,在歷史總排行榜上位列第十。要知道,前九部無一不是振聾發聵的大制作。在《美女的煩惱》中金雅中演唱的《Maria》及《超速緋聞》中車太賢、樸寶英演唱的幾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迅速流傳開來,得到人們的喜愛。這兩部喜劇電影的商業成功與音樂上的完美表現不可分割。這對電影人應該有所啟發,即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音樂元素,以便更好地為類型電影的創作和商業運作服務。
在商業機制下,韓國新電影以類型片形態建構自己主流電影的豐采,在市場動機和觀眾審美吁求的雙重引導下,著力培育自己的藝術個性,以鍛造市場競爭力。通過別開生面的音樂創作,自主詮釋現代電影美學的內蘊,由此帶來了氣韻生動的銀幕視聽享受。
注釋:
1.[美]李·R·波布克:《電影的元素》,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頁.
2.[美]李·R·波布克:《電影的元素》,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頁.
3.周安華主編:《現代影視批評藝術》,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4.[法]馬賽爾·馬爾丹:《電影語言》,中國電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01頁.
5.[美]李·R·波布克:《電影的元素》,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頁.
6.周星主編:《電影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