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梅 (西安翻譯學院 710105)
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就是開展中國與西方國家文藝作品的相互翻譯。文藝作品互譯在中西方不同國家受眾之間搭建了橋梁與紐帶。通過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既能讓中國受眾領略更多西方經典文藝作品的魅力,同時也能推動中國現代文藝作品走出國門,讓更多西方受眾所喜愛。邁入新世紀,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發展態勢良好。借助文藝作品互譯消除彼此之間的文化隔膜,已經成為推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擴展與深化,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發展速度驚人。2016—2018年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翻譯界共翻譯西方經典文學作品1265部。西方翻譯中國文藝作品也呈現快速增加態勢,如2018年美國亞馬遜翻譯出版的中國文學作品就達到22部。總體上看,當前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發展呈上行態勢。
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給文藝創作領域提供了堅實基礎。大量優秀文藝作品的出現,極大豐富了國人的文化生活。中國不少經典文藝作品也被翻譯成眾多西方版本,讓西方文藝愛好者進一步領略了中國文藝作品的獨有魅力。以文學作品為例,莫言、劉慈欣、余秋雨等中國作家的經典文學作品已經被翻譯成十幾國語言,在西方國家刮起一股中國文學熱。文藝影視、文藝音樂等經典作品也逐漸被翻譯到西方國家。2018年,《航拍中國》英譯本被正式搬上西方影視屏幕,讓西方國家百姓借助這一文藝影視作品了解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發展變化。不少西方國家百姓借助中國文藝作品譯本開始真正了解中國,在很大程度上給西方主流媒體妖魔化中國言論以沉重打擊。2019年,《流浪地球》這部中國首部硬科幻電影在西方國家流行。該作品就是對中國知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借助這部科幻電影,展現了中國人不同于西方國家的價值觀。隨著這部電影的流行,劉慈欣的科幻作品外文翻譯再次大熱。
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文藝作品的中文翻譯一直呈現不斷上升態勢。與中國文藝作品外文翻譯相比,西方文藝作品的中文翻譯相對更加突出。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經典文學作品會被第一時間翻譯為中文譯本。中國百姓借助西方文藝譯本也進一步加強了對外國文化的理解。西方國家其他文藝作品翻譯發展也穩健開展,如戛納、好萊塢拍攝的一些經典文藝作品、文藝節目等也被廣泛翻譯成中文譯本。2015年,貝爾·格里爾斯的《荒野求生》冒險競技真人秀節目被正式引入中國,一時間在國內興起一股荒野求生的旅游浪潮。2017年,歐洲文藝作品翻譯界與中國翻譯界聯合開展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西方國家傳統和現代的很多經典文藝作品被更加精準地翻譯成中文譯本,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西方文藝作品中文翻譯的發展。目前,中國翻譯界對西方文藝作品的翻譯范圍更加廣泛,包含西方文學作品、文藝影視、文藝欄目、文藝動漫等很多類型。尤其是隨著中國對外文化交往程度的不斷加深,中國翻譯界對西方文藝作品翻譯的主動積極性不斷提升。
從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本質量看,目前中西方文藝作品的互譯水平已經超過了信達雅的翻譯要求,向更加精準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新型文藝作品翻譯階段跨越。尤其是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開展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提供了強大技術支撐。借助互聯網開展文藝作品的翻譯定位與選擇,開展文藝作品互譯的合作等已經成為當前和未來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的重要發展趨勢。具體闡述如下:一是從中國翻譯西方文藝作品看,當前中國不再單純滿足于對西方經典文學、影視作品的翻譯,更希望第一時間把西方最流行的文藝作品介紹給中國受眾。借助互聯網平臺,中國翻譯家可以最快獲知西方文藝作品的最新發展動態,選擇更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西方文藝作品予以翻譯,讓中國受眾借助文藝作品譯本能夠了解西方國家最新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的發展狀況。從中西方文化交流看,未來中國翻譯界翻譯西方最新文藝作品已經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走向。二是從中國文藝作品翻譯成西方譯本發展趨勢看,西方翻譯界也開始更加重視中國文藝作品的翻譯,尤其是闡述中國近代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正能量文藝作品的翻譯。中國文藝作品在西方翻譯文本中占比將會呈現不斷攀升態勢。強大的互聯網平臺,也將會給西方國家翻譯中國文藝作品提供技術助力。近些年,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力度的不斷強化,中國主動提出要加強文化軟實力的輸出。這為未來中國文藝作品的翻譯也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社會環境。同時,各種中西方文藝作品翻譯合作的不斷發展,也為當前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提供了組織保障。可以預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對外開放力度的進一步加強,未來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發展將會進入新一輪加速上行發展階段。
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發展現狀也趨勢良好。為了進一步推動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良性健康發展,從中西方翻譯界看,要做到如下幾點:
傳統中西方經典文藝作品已經被廣泛翻譯。因此,未來中西方文藝作品翻譯中,應當優先選擇最具時代化的文藝作品。這些文藝作品應當具備如下特點:一是真實反映中西方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二是聚焦中西方國家百姓最關注的社會發展熱點話題;三是文藝作品必須要在中西方都有著較強的受眾基礎;四是以正能量文藝作品為主要選擇范疇等。簡言之,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要想取得快速健康發展,開展文藝作品的選擇非常重要。只有選擇更具時代化的有價值的文藝作品才能真正贏得中西方受眾的喜愛。當然,選擇富有時代化的有價值的文藝作品需要中西方翻譯界開展更多互譯配合。
我國老一輩翻譯家對外文翻譯提出信達雅的翻譯標準。文藝作品翻譯中,也需要進一步提升翻譯水準。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中,要想提高翻譯水準,必須要做到如下幾點:一是文藝作品譯本要真實可靠,要符合文藝作品母國的文化背景。文藝作品翻譯家應當不斷加深譯本翻譯母語文化背景的考察,要充分了解文藝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文化元素、價值理念等。唯有此,開展文藝作品翻譯才能真正把握作品文化本真。二是文藝作品翻譯必須要符合本國受眾審美需求。畢竟不同國家文藝作品受眾的文化素養、價值觀等存在差異性。因此,在開展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中,也需要立足本國受眾的文藝審美需求。這樣文藝作品的譯本才能盡快為受眾所接受、喜愛。三是文藝作品的翻譯審核要更加嚴謹,要構建更具權威性的學術層面的文藝作品翻譯審核機構。這樣可以有效防范文藝作品翻譯中帶來的失真等問題。
高素質文藝作品翻譯人才是做好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的重要人力資源保障。因此,要想進一步推動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發展,必須要培養更多高素質文藝作品翻譯人才。文藝作品翻譯不同于其他類型作品的翻譯,需要翻譯人員自身具備較強的文藝素養,熟悉中西方文藝作品創作發展的特點等。同時,文藝作品翻譯人員不但要了解本國文藝作品的文化創作背景,也需要立足他國文藝作品創作背景,這樣開展的文藝作品翻譯才能更加精準。有鑒于高素質文藝作品翻譯人才的培養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事情,我國翻譯界應當構建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人才培訓的長效機制。同時,我國翻譯界也需要與國外翻譯界進行精誠合作,共同開展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人才的培養與儲備等。
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發展現狀喜人,文藝作品互譯發展趨勢也逐步進入新一輪加速上行時期。我國翻譯界應當從文藝作品的選擇、文藝作品翻譯水準、文藝作品翻譯人才的培養等多個角度出發,進一步推動中西方文藝作品互譯更加良性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