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侯有茂
質量檢驗檢測機構是市場監管系統的技術支撐,對產品質量檢驗的公正性、科學性和權威性直接影響著被檢測產品的信譽、質量水平和生產企業及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在檢測受檢企業產品質量時,首先要保證好質檢機構自身的“產品”質量,只有搞好質檢機構內部的質量管理,才能更好的履行質檢機構的職能和發揮質檢機構的作用。
質檢機構在通過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以后,應在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下,將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技術手段貫穿于檢測工作的全過程中,使各項工作取得持續有效的發展。并按照國家認監委發布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RB/T214-2017結合機構實際情況建立管理體系文件,根據每年上級組織的監督評審和自身管理評審、內審的結果不斷的對管理體系進行改進,以滿足其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的要求。通過不斷的努力改進,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質檢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并按照質量體系文件的規定,認真做好實驗室檢測人員、檢測環境、儀器設備、檢測方法、檢測過程、原始記錄和報告的管理,嚴格執行檢測數據及報告審核、結果申訴、結果偏離、檢測事故分析等各項制度,建立較為完備的儀器設備、技術人員、標準文件等各類檔案,每年認真進行管理評審和內審工作,并應根據國家認監委印發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4個要素60條內容對以原有的體系文件進行改版。只有通過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和有效運行,才能較好的保證檢驗工作質量,避免任何質量事故的出現。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不斷采用高新技術,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提高,產品標準日益和國際接軌,對檢測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為了使數據權威性更高、說明力更強,質檢機構應在加大投入增強技術裝備的基礎上,加大對人才和技術的引入。
檢驗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是保證質檢機構工作質量高低的決定性因素。計量器具的檢定證書和產品質量檢驗報告是質檢機構生產的特殊“產品”,這種特殊“產品”的質量好壞,取決于檢驗工作人員,因此質檢機構必須加強自身的隊伍建設。加強規章制度建設,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組織職工認真學習體系文件中的質量管理手冊和相關的規章制度,讓職工知道各個環節的工作都有章可循、競爭上崗、優勝劣汰。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特長和知識結構,擬定計劃,有針對性地參加國家組織的技術培訓。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職工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業務,做到知識及時更新。積極參加國家或行業組織的能力比對與驗證試驗,以及自身組織的橫向能力比對與驗證試驗,同時也可以開展對保留樣品的重復測試工作??梢灾雷约旱膶嶋H能力如何,從而使自己得到不斷地發展和提高。采取請進來和送出去的方式對職工進行培訓。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到發達地區考察和學習。
質檢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質檢機構的內部質量管理,因此,大力加強對現有干部職工的培訓,讓每位干部職工清醒的認識到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才能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對人員、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應做以下六點:
一、設置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質量監督員、內審員、設備管理人員、樣品管理人員、檔案管理人員,進一步明確崗位職責;
二、根據現階段質檢機構的工作需要,認真審定檢測能力,根據資質認定授權的產品和參數,分成專門的檢測實驗室。同時對檢驗標準定期進行仔細核查更新,對作廢標準及時撤出作業區,現行標準全部受控;
三、重點做好量值溯源和儀器設備的維護管理,制定并實施儀器設備周期檢定計劃和運行期間比對、核查計劃,每臺儀器都有專人維護管理,確保所有在用儀器正常工作;
四、規范整理檔案資料,將檔案分為資質認定管理、人員、設備、技術標準、檢測結果、日常文件、相關法律法規七種類型,便于資源利用和嚴格管理;
五、加強檢測過程的監督,監督員不定期對檢測現場進行檢查,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糾正、預防措施;
六、強化實驗室管理,落實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配置相應的安全防護設備,制定安全應急預案;
質檢機構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抽查任務時,應該按照抽樣規范規定的方法和程序進行抽樣,在抽樣過程中工作人員應遵循獨立公正、科學客觀、誠實守信的原則,樹立“公平、公正、科學、求實”的行業形象,不斷加強自身的監督管理和自我約束能力。避免在抽樣過程中發生作風粗暴、態度蠻橫、以權壓人,使用過激語言威脅企業強行抽樣等違規違紀事件,以引起被抽企業不滿并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對于采集的樣品必須能代表整批產品所具有的特征,在順利抽樣完畢后應保證樣品的完好,避免將樣品丟失,損壞,影響檢驗結果。
為了保證檢驗結果的公正、科學、準確,樣品抽取后應當盡快流轉到各實驗室進行及時保存,并用做檢驗。易于腐敗的樣品在臨檢時必須保持采樣時的樣品屬性,不應有任何外來因素使待檢品在理化性能上受到影響。另外應該保證樣品運送過程的安全。樣品到達實驗室后,已檢品與待檢品區別存放。相互影響的樣品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檢驗完畢后退樣的產品應及時流轉到樣品管理室,由樣品管理室聯系受檢方及時領取退樣,不退樣的樣品由樣品管理室按體系文件要求進行統一集中處理。
對所有可能影響檢測數據和測量結果準確性的測量設備都應按照程序文件中規定的程序進行有計劃的周期檢定,質檢機構使用的標準物質也屬于計量器具必須按規定購買、保管和使用,它不同于一般的化學試劑,更不能超期使用。在許多基層質檢機構中,經常由于經費不足或為節約開支,不及時對實驗用的測量設備進行周期檢定,引起實驗誤差,將合格的產品判為不合格,不合格的產品又判為合格產品。
檢測的環境條件對檢測結果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于有溫度、濕度和空氣潔凈度等要求的實驗來說,必須按照標準中要求去創造合適的環境條件,比如說微生物檢驗,如果空氣潔凈度達不到要求,在接種的過程中,環境中存在的各種微生物都會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所以說,環境條件的控制必須嚴格執行相關標準中的規定。
檢驗樣品前,質檢機構的檢驗人員做檢驗前準備工作時,應在認真了解檢驗樣品性能基礎上,正確選擇檢測方法包括同一標準中不同方法的選擇,需要時,編寫實施細則。并且熟練地對檢測用儀器進行核查,保證儀器正常完好。若沒有國家產品標準,應盡可能選擇國際標準檢驗方法、知名技術組織或有關科技文獻上公布的方法,但需要得到技術負責人的批準和客戶的確認。在檢驗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檢驗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真實性。
原始記錄不光是出具檢驗報告的依據,還是檢驗機構的重要基礎資料,也是質檢機構檢驗人員素質、工作質量的表征,更是檢驗結果“溯源”的重要依據。因此,對于原始記錄中記載的信息必須要完整、原始、真實。凡涉及或影響到檢驗報告中的檢驗數據的內容應該詳細記錄,他們主要有:1.樣品唯一性編號、規格型號、等級;2.檢驗日期、檢驗項目、檢驗依據;3.使用的主要儀器設備名稱、編號、型號、準確度;4.檢驗環境條件及可能影響檢驗數據的環境參數;5.觀測到的檢驗數據及相關的計算,包括數字修約、處理;6.檢驗過程中發生的異常現象和處理情況,如停水停電、儀器故障等;7.檢驗人員、核驗人員簽名及記錄編頁。
原始記錄必須要做到記錄真實,記錄填寫清晰,需要修改的采用杠改形式,同時保證原有字符清晰可見,修改人在修改處簽名,嚴禁隨意涂改。
審核是把住質量關的重要手段。原始記錄需要嚴格審核,以保證其質量。審核內容的重點是檢測數據及其處理結果的準確、可靠,同時還包括:實驗室環境條件、儀器設備情況、試驗步驟、試驗方法、計量單位、以及文字符號的正確性。
質檢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作為公正數據采用時,會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為了更準確的出具報告與證書,質檢機構應對廣大員工進行“科學、公正、廉潔、高效”工作方針的教育,以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水平,使大家牢固的樹立起“公正為本”的理念。并在堅持公正性的原則下,通過技術進步和優質服務,提高質檢機構的質量管理水平。在出具報告的過程中,更要嚴格按照總局規定的報告格式出具報告,并對檢驗結論用語進行統一規定,實行三級簽字審核制度。檢驗報告一經形成,應與原始記錄,抽樣單和檢驗協議一并按規定期限存檔,專人管理。
按照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在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中,作出相應規定,每年做一次內部審核工作,12個月做一次管理評審工作,全面檢查機構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性,對一些關鍵環節進行重點評審,例如對部份檢驗報告的抽查、對環境條件的監控情況進行抽查、對化學試劑的時效性進行抽查、等等,做到及時發現缺陷,及時采取糾正措施,并將抽查內審結果報機構最高管理者,以便及時改進質量管理體系,從而提高質檢機構整體質量管理水平和檢測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