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濤
我的故鄉,是一個竹林環抱、松柏蒼翠、果樹飄香、群鳥聚集、山泉奔涌的小山村。如今,身在千里之外的異鄉,隔著歲月的欄柵,我時常懷念故鄉的泥土、故鄉的清風、故鄉的明月、故鄉溫柔而寧靜的夏夜。
故鄉的夏夜如詩。夏天的故鄉酷熱難忍,夜晚,人們大部分時間總是在屋外度過。當村民把一天的勞頓梳理成縷縷炊煙,濃密的樹蔭下,幾把竹椅、幾張涼床、幾條竹涼席,就成了人們閑聊、歇涼和休息的場所。辛勞一天的鄉親便在帶有鄉土氣息的歇涼工具上或坐或躺,披星戴月沐浴著清涼。在夏夜微風的吹拂下,男人們一邊悠閑地抽著辣辣的,時而夾雜著“吱吱”響的旱煙,一邊談論著自家秧苗的長勢及年底的收成,也有談論當前國家及國外政治的。女人們則不像男人們那樣熱衷于政治,對地里的莊稼也只是輕描淡寫,談論最多的還是最近村莊發生的新鮮事及自家的瑣事,她們對方圓幾十里,哪個人是什么秉性,哪個媳婦對婆婆不好,哪家有幾個泡菜壇子,她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談論得熱火朝天,還不時傳來毫無遮掩的笑聲。孩子們則不象大人們那樣談天說地,他們光著身子圍著大人你追我趕的嘻戲追逐,笑聲在靜寂夜空里輕輕飄蕩,不時引來大人們的斥罵。
故鄉的夏夜如歌。夜深人靜,當人們停止閑聊,在涼床上睡意朦朧時,在滿天的星星或如水的月光下,沉寂良久的無名昆蟲伏在翠綠的草叢中或墻角下低聲鳴唱,似夢囈語;蛐蛐們柔柔耳語,卻又不失和諧;蟬聲清脆動人,悠然地把這美好分解成語言,清晰地振動著耳膜;清澈的池塘邊和層層梯田里,蛙聲氣勢滂沱,激情地張揚著無畏的生命;螢火蟲(老家管它叫亮火蟲)閃出絢麗的色彩,輕輕靈動著,串起夏夜的五線譜。靜靜的夜空,偶爾有流星劃過,墜落在遠處的天際。這一首首如醉如癡的催眠曲,由夏夜的清風伴著輕拂耳畔。萬籟俱寂的時侯,辛勞了一天的人們,便在涼風輕拂下進入了夢鄉。
故鄉的夏夜如畫。夏夜的故鄉很美,當皎潔的月亮悄悄爬上樹梢的時候,故鄉的一切便都展示出最美的姿態。月光總是溫柔的撫摸著大地上的一切,村莊、樹木、田埂、莊稼沐浴在月光下,溫溫的、柔柔的、靜靜的,象籠著輕紗的夢,盡顯幽靜和溫馨。故鄉夏夜的天總是藍的,藍得干凈,藍得純粹,藍得象一汪春水。田野里曬灼了一天的莊稼,此時都靜靜地享受著清涼,一陣陣風吹過,田野里一片簌簌的脆響。田間小路或彎或直,在月光的沐浴下像是一條條玉帶,又像是故鄉大地發光的脈絡。苦碾子樹下,老人搖著蒲扇,溫馨串串,回味著攙扶走過的歲月;竹林搖曳,父母輕聲細語,清風間傳送著對生活的熱切和對秋的期望,遐想著牽手共度的未來;孩子們的嘻笑聲,永遠是夏夜的主旋律。
故鄉溫馨而多情的夏夜,讓我度過了夢幻般的童年,那如煙的往事,還歷歷在目。無數童年的夢想,就在故鄉的夏夜里成長。
流年似水,不知故鄉的夏夜,如今是否還是那般詩情畫意、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