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2019-09-02)
出租車作為持牌上崗的特許經營行業,市場化程度不足帶來了壟斷、駕駛員負擔過重、市場亂象多等一系列問題。對此,外部競爭與內部改革尤其關鍵。網約車的興起,為出租車行業帶來了競爭,倒逼出租車優化服務;而出租車行業的內部改革也有了突破,出租車動態運價調整符合市場實際需求,能夠充分發揮市場價格機制對供求關系的調節作用,減輕駕駛員負擔,使出租車運營更科學合理。不只是出租車行業,更多特許經營行業,如市政、家政、環保等,都需要更深入地市場化改革。每個行業點滴的市場化改革匯聚一處,便是市場化改革的提質縱深。
(《證券時報》2019-09-03)
數字貨幣引起了關于貨幣本質的再思考,而這一思考卻讓筆者認識到,未來貨幣的發展方向很可能與目前的電子幣相反,即某種類似于“記賬貨幣”的機制將會盛行。現場的即時通訊能夠為商品交易提供的東西已經遠超可信性了。貨幣只不過是證明持有人具有一定財力的憑證而已,而在移動支付方式下,付款方不僅實時地將這種憑證交與了收款人,從而完成了支付,而且已經幫助收款人將所交付的款項實時地存入了銀行賬戶,開始生息了。在移動支付方式下,普通當事人,從而銀行體系之外的整個社會都不必實際地持有和保存貨幣,僅僅依靠其與金融機構之間的實時通訊來運轉貨幣。這種機制使得貨幣真正地成為“記賬貨幣”,其所帶來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是本質性的,至少是巨大的和歷史性的。
(《時代周報》2019-09-03)
面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我國智能化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智能制造的產業應用都需要進一步突破。要實現這一升級,必然對相關政策與體制提出現實需求。第一,智能化發展,需要有相應的市場基礎。這就需要盡快釋放14億人的大市場的潛力,發揮大市場的優勢,立足我國產業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導資源要素合理集聚。第二,在產業發展上,由于智能化更多集中在生產型服務業,這就需要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相關政策調整與體制創新,推動制造業服務化、智能化,推動農業服務化和智能化。第三,加大智能制造的國際合作,在開放中推進智能制造水平。隨著我國開放大門越來越大,需要進一步加快智能制造、研發、設計領域的國際合作,加快與發達國家推進智能制造一體化市場建設。
(《證券時報》2019-09-03)
當前社保基金、保險、企業年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入市還存有瓶頸,要打破“腸梗阻”,暢通渠道,需要多角度發力。一方面,要重視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對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作用,通過資本市場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范市場參與各方運作,以科創板改革為突破口,加強資本市場頂層設計,構建良好市場生態,為長期資金入市鋪路;另一方面,要促進社保、商業保險和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與資本市場形成良性互動,加強監管協調,引進長期資金入市,避免短期行為,給予全國社保基金更多的權益類資產投資主動權,從目前40%擴大為60%,推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轉為常規,將公募基金納入其中,啟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投資選擇權的試點工作,讓長期資金能夠順暢地流入市場。
(《證券日報》2019-09-21)
對于未來的中國就業,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隨著經濟體量的不斷壯大,即便稍慢一些的經濟增速也能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再加上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趨勢,不太可能再出現大面積失業。在這種情形下,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可能會出現與之前不同的變化,特別是失業率對經濟增長率的反應可能變得更平和,相應地,菲利普斯曲線變得更加平緩,這是勞動力市場出現的一個新的運行規律。勞動力市場的基本矛盾正在從數量型矛盾轉向質量型矛盾。放眼未來,雖然不太可能出現大面積的失業問題,但問題是就業質量不高,甚至下降。當前中國正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低質量就業是無法完成這一使命的。如何提高就業質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時代課題。(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