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師范大學 130032)
2007年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免費師范生政策。為鼓勵學生從事教育事業、減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長春師范大學于2015年實行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政策。長春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文學院和數學學院三個學院招收省屬免費師范生。
高考分數符合錄取要求的學生在與學校和定向地教育局簽署三方合同后正式成為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在校期間可以享受每月補助等的待遇,免交住宿費、學費、書費,畢業后到定向地工作十年并入崗入編。與此同時,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在校期間須履行學校規定的義務,達到教育培養方案的要求,取得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以上是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所享受的權力以及應履行的義務。也正是這些權力與義務使不同的人對省屬免費師范生政策有了不同的看法。
就目前來看,以長春師范大學為例,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缺乏學習的動力和主動性、對定向地相關情況了解不足、對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政策缺乏認知、缺乏教師專業技能訓練。我們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
由于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未來就業相對穩定,完成學業的情況下畢業參加工作入崗入編。除此之外,每個學期末的期末考試也很容易。長期以來,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直認為考試才是學習的唯一目的,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即便到了大學、以后要為人師的時候仍舊意識不到加強自我修養。加之大學期間學生的視野變寬,社會各色景象應接不暇等等,更是使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和能力大大減弱。這是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目前最普遍的情況,也是對于一個畢業就要教書育人的大學生來說最危險的現象。作為一個老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艱巨任務。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在校期間,沒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不用考慮畢業后的方向等問題,只需要專心豐富自己的教師技能,但是學生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當今時代是網絡時代,不少學生認為教案、PPT、視頻等資源大可以到網上摘抄,甚至上課都可以依照網上的視頻逐字逐句地模仿,缺少教學的創造性。
總結來說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這樣幾個方面:學生本身、學校、學生成長的環境。針對這些原因,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方案。第一,學生本身的原因。調查顯示,51%的同學是家長的規劃,30%的同學有教師職業的向往,還有少部分同學是因為他人推薦或受他人影響。可見在當代大學生的職業選擇中,家長占有重要作用甚至是主導性作用。學生缺乏獨立性,對自己的未來缺少規劃。所以,對于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來說,必須要有較強的獨立意識,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有明確的規劃。第二,學校方面的原因。(這里說的學校是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學習和生活的大學)作為師范學校,對于學生教師技能的培養應該放到教學工作的首位,尤其是對這些畢業就要教書育人的省屬免費師范生。學生本身缺少主動學習的意識,學校方面就要做出努力。首先要為學生提供訓練教師技能的條件,比如三字一話。要加強有關這一方面的課程。其次要加強對學生教學能力的訓練。學校應加強對微格課的重視,做到老師能夠輔導每一位學生,對每一位學生的表現做出點評。對于省屬免費師范生來說,他們必須熟悉自己未來所教課程的教材,這比機械地背誦和練習更有意義。第三,學生成長環境方面的原因。學生成長的環境紛繁復雜,這里主要說學生的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這里說的學校是小學、初中和高中,不包括大學)學生的家庭環境各有不同,但是唯一的相同點就是望子成龍。家長們不留余力地給學生們報各種補習班,但是忽略了孩子的獨立性和主體性。學校方面和家庭方面一樣,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改變的,這需要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改變機械教育、應試教育的局面。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情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學習探索的能力。
調查顯示,75%的學生對于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政策略有耳聞,甚至有15%的學生對于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政策完全不知,只是任憑家長做主。學生不知道自己簽訂的三方合同意味著什么。這就造成了學生對于自己的未來沒有打算、對現在的生活毫無規劃、對教師職業漠不關心。調查顯示,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中,70%的學生對于自己的定向地不夠熟悉。
對此,各方面都應加強努力。首先是學校方面,不論高中還是大學,都應對學生負起責任。學生報考時,學校應協調好各方面力量,使學生充分了解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等各個專業,而不是使招生工作浮于表面。尤其是師范學校,是一個培養未來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地方,對于生源更是不能馬虎。當今時代,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重,所以對于教師的重視也是逐漸加強,這就要求從源頭抓起。先要讓學生和家長了解到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政策,了解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的權利,尤其要知道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要履行的義務。然后增加面試的環節,對報考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各方面進行考核,擇優錄取,其中教師潛力是重要的考核標準。之后,各簽署地進行宣講,為學生充分講解當地學校情況,一方面以便學生選擇,另一方面對學生以后的大學生活提供目標和方向。除此之外,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實習應到定向地。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與一般師范生不同,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畢業后是會一定到定向地從事教育工作的,所以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應獲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為以后的教學工作做好準備。
一名合格的師范生,應具有優秀的教師專業素養。專業知識上,對于各方面的專業知識應了解透徹;生活方面,應做到為人師表,在品德方面尤為學生表率;教師專業技能方面,應具備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但是學生們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意識到作為一個“準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在專業知識方面,學生能夠做到合格水平,這源于日常課程中不斷的磨練,但是在生活和教師專業技能方面卻不盡人意。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學生自己沒有主動的意識、學校沒有給師范生提供足夠的資源。
對于學生自己來說,長達十二年的應試教育已經讓思想形成固態:每一步都跟著學校和老師走一定沒有錯。所以學生在大學期間不知道主動得學習,不明確自己未來的社會身份。綜合來說,學校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見習的機會,多與初高中達成協議,允許學生定期到學校聽課見習,真實地感受自己未來工作崗位的情況。還要多給學生優秀教師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學習優秀教師的講課方式和思路。在教師基本功訓練上更要加強,增加寫字課時,多給學生寫粉筆字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內外兼修的合格教師。
談到省屬高校免費師范生的未來發展規劃,就不得不談到是否違約的問題。合同規定,未能在校取得學位證及相關證書的情況下視為違約,并賠償高額的違約金。還有不想做老師的會選擇違約,進而做自己想做的事。調查顯示,85%的學生不會選擇違約,還有15%的學生可能會違約,也就是以后不想做教師的。此外,這85%的學生是打算未來從事至少十年教師工作,除此之外,他們并沒有對自己的未來做出什么明確規劃。調查顯示,50%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規劃,30%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一點規劃,而明確自己未來的學生只有20%。這意味著十個省屬免費師范生中只有兩個人明確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做什么,而其他的只是在“隨大流”。這對于大學生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學生自己應對自己的專業有充分的了解,知道畢業后有哪些對口的工作。還要樹立信心,明確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并且在確立目標之后做出一定努力。對自己的未來分段分年地做出計劃,并參照以上建議按步驟實施改進。
省屬免費師范生肩負著培養祖國未來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艱巨重任,學生個人及培養學校都要加強對省屬免費師范生教育能力和素質的重視,共同合作,培養出優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