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制定了《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對資金支出范圍及實施期限等內容作了詳細說明,其中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成了優先扶持對象。
重點扶持哪些人?
農田建設補助資金優先扶持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農田建設以農民為受益主體,扶持對象包括小農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以及涉農企業與單位等。
實施期限
至2022年,期滿后,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根據國務院有關規定及農田建設形勢需要等進行評估,根據評估后結果再作調整。
什么是農田建設補助資金?
農田建設補助資金是指中央財政為支持穩定和優化農田布局,全面提升農田質量而安排用于農田相關工程建設的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資金。政策中所稱的“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于農產品生產的耕地。
補助方式
采取直接補助、貸款貼息、先建后補等支持方式。具體由省級財政部門商同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確定。
資金具體用來做什么
農田建設補助資金支持用于高標準農田及農田水利建設,主要的建設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1.土地平整
2.土壤改良
3.灌溉排水與節水設施
4.田間機耕道
5.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
6.農田輸配電
7.損毀工程修復和農田建設相關的其他工程
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的支出范圍包括:
項目所需材料費、設備購置費及施工支出
項目建設的前期工作費、工程招投標費、工程監理費以及必要的項目管理費等。
Tips
農田建設補助資金不得用于興建樓堂館所、彌補預算支出缺口等與農田建設無關的支出。
項目管理費比例有多少
項目管理費按農田建設項目財政投入資金的一定比例據實列支。
財政投入資金1500萬元以下,按不高于3%據實列支。
超過1500萬元的,其超過部分按不高于1%據實列支。
項目管理費主要用于農田建設項目評審、實地考察、檢查驗收、工程實施監管、績效評價、資金和項目公示等管理方面的支出。省級、設區的市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農田建設項目管理經費應由省、設區的市政府預算安排,不得另外列支。
鼓勵項目受益對象和農村集體籌資投勞進行投入。
鼓勵采取投資補助、貼息等形式,吸引社會資金投入。
資金如何分配
農田建設補助資金按照因素法進行分配。資金分配的因素主要包括基礎資源因素、工作成效因素和其他因素。
基礎資源因素:權重占70%、工作成效權重占20%、其他因素權重占10%?;A資源因素包括農田建設任務因素,權重占45%;耕地面積因素,權重占10%;糧食產量因素,權重占10%;水資源節約因素,權重占5%。
工作成效因素:主要以績效評價結果和相關考核結果為依據。
其他因素:主要包括脫貧攻堅等特定農業農村發展戰略要求。
對農田建設任務較少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可采取定額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