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芮希
浙江特色小鎮的建設是全國的先行先試者,特色小鎮發展著眼于產業創新工程,并具一定的社區功能,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的重要功能平臺。繼特色小鎮之后,省長袁家軍在2019年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未來社區”這一個新概念。通俗地講,建設未來社區是為了解決人民群眾社區生活中的痛點和熱點,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改造老舊小區、改善交通出行、生活智慧化和文化養老設施等需求。不難發現特色小鎮和未來社區之間存在強烈的關聯性,如兩者都包含了民生屬性。未來社區以“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為價值坐標,以構建“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筑、交通、能源、物業和治理”等九大場景為引領的建設理念,在社區功能的建設上將給予特色小鎮新啟示和新發展。
彰顯以人為本。“以人為先、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不足是現階段特色小鎮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調研發現,“重產業、輕人文;重硬件、輕軟件”的情況比較普遍。目前,很多小鎮在建設發展中還是以產業、投資或項目為主,以人為先的發展理念還沒有占據主流地位。特色小鎮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平臺。而對于一些小鎮來說,由于缺乏以人為先的發展觀念,小鎮內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不健全,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社區,很難吸引和留下高端人才甚至普通勞動者。在生產、生活功能融合方面,許多小鎮無法實現工作和居住的平衡。一些小鎮地處于市郊,而工作人員大多居住在城區,企業需要每天派班車接送員工上下班,員工也需要花費長時間進行長距離通勤。另外,大多數特色小鎮缺乏社區、社群的培育。小鎮居民和工作者等群體缺乏溝通交流的渠道,無法滿足人們精神交流需求和內心歸屬需求。而未來社區建設將圍繞人的需求推進,讓社區與居民協調發展,形成可持續和智能服務的社區生態系統,對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具有良好的填補性。
注重節能環保。解決特色小鎮建設發展中的環保問題可與未來社區的理念相結合,“未來社區”建設更注重節能環保。例如,在社區建設過程中,把關注點放在建筑領域中的環境生態學、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新技術的應用上,實現社區建筑的最低碳化甚至零碳化。未來社區的植入,能幫助特色小鎮提高人才落戶吸引力,驅動大投資、帶動大產業、促進大轉型,尤其是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類小鎮。發展產業需要人才集聚,這就需要小鎮加快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配套設施建設,吸引更多的“國省千人才”、行業領軍人、“新四軍”等高端人才向小鎮集聚。
突出共建共享。特色小鎮建設發展應運用未來社區理念做好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圍繞小鎮居民需求提供一系列高性價比的綜合配套服務。例如釘釘發布的“未來社區”物業行業解決方案,引領社區服務進入2.0時代。通過釘釘創新組織管理和多角色的連接能力賦能物業企業,從軟件、硬件、生態三個維度提供未來社區的解決方案,讓社區服務更智能、更有溫度、更有人情味。通過未來人居數字服務平臺在小鎮內的應用、推動智慧社區標準在小鎮內制定、促成新動能在小鎮內催生。
未來社區完善特色小鎮。未來社區將引領未來生活方式變革創新,為居民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未來社區植入特色小鎮,順應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理念,將成為特色小鎮建設的民生工程,也將賦能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