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計量合作40年回眸"/>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丨史玉成
從1979年到2019年的40年,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于中國計量事業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發展階段;對于中德兩國計量人來說,是永遠銘記的深厚友誼。
春華秋實四十載,由早期從德國獲得多項關鍵的計量標準設備,到國家校準測量能力躍居世界第三,中國計量成為了國際計量舞臺上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春華秋實四十載,從早期的知識和經驗的轉移,到現在平等互利的合作,中德計量合作已成為計量領域國際合作的典范,促進了兩國貿易便利化,為中德合作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回望來時路,伴隨著激昂的改革鼓點,是中德兩國計量人攜手努力、并肩前行的足音。
1977年10月,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時任院長迪特爾·金德教授和副院長漢斯·于爾根·施拉德教授第一次踏上了中國的土地。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破冰之旅”。
中國和聯邦德國于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后,雙方政府表達了開展科學技術合作與交流的強烈愿望。PTB是隸屬德國聯邦政府的重要研究機構,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水平最先進的國家計量院之一。
金德和施拉德的此行,正是應中國駐德使館的邀請,來中國尋找計量領域的合作伙伴。1978年10月,《中德兩國科學技術合作議定書》正式簽訂;1979年3月,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首次派遣趙克功等3名學者到PTB開展訪問研究;1979年10月,當時的中國國家計量總局和聯邦德國經濟部在布倫瑞克簽訂《中德計量技術合作協議》,由此開啟了中德兩國40年的計量合作歷程。
之后,該協議每五年續簽一次。中國計量院和位于成都的中國計量院分院(1988年更名為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承擔了協議的具體執行工作。
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兩國的技術合作項目主要是為了幫助中國在基礎領域建立國家標準。合作初期,中國計量院從PTB獲贈了齒輪漸開線基準、高溫標準鎢帶燈和紫外輻射標準部件等,還與PTB合作研究建立了一批急需的計量基準和標準,對中國計量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特別是1985-1998年期間,在PTB的幫助和支持下,德國政府的3項無償援助項目,使中國計量院的技術能力迅速提升。在“建立電能標準實驗室”項目中,中國計量院將獲贈的儀器設備,用于建立了國家電能計量標準;在“改善長度單位實驗室”項目中,中國計量院研制成功國際上第一臺同時連續輻射六條可見光譜線的氦氖激光器;在“改善中國機械制造中的計量測試技術”項目中,中國計量院與PTB、伊爾門瑙工業大學和蔡司公司一起,研制成功國際上第一臺計量型原子力顯微鏡和計量型電子隧道掃描顯微鏡,為建立我國國家納米計量標準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國計量院還通過參與PTB組織的雙邊/多邊比對,實現了國家校準與測量能力的國際等效性。例如,在時間頻率領域,PTB幫助中國計量院建立起了與國際標準時間的鏈接。1979年,中國計量院和PTB使用德法交響樂衛星進行遠距離時間同步試驗,這是中國計量院的銫原子鐘首次參加洲際同步實驗,為我國建立標準時間發播系統打下了基礎。2007年,中國計量院自主研制的銫原子噴泉鐘通過與PTB 之間建立的衛星雙向時間頻率鏈接,成為了國際原子時合作的一員。
2011年,一張來自PTB全體高層管理人員和幾個老朋友的賀卡,給趙克功的75歲生日帶來了驚喜。賀卡里不僅高度贊賞了他在PTB工作期間的杰出學術成就以及他對中德計量合作的突出貢獻(1985-1994年擔任中國計量院院長),而且更承載了中德兩國計量人的深情厚誼。
作為PTB在任時間最長的院長,金德教授以他的遠見卓識,促成了與一個政治體制完全不同、對德國人還很陌生的國家的合作。他一直秉持開放的態度,支持與中國的合作長達16年,直至退休。
正是在以趙克功、金德兩位院長為代表的兩國計量人的共同努力下,雙方技術人員交流頻繁。在40年的合作過程中,PTB為中國培訓了近500名計量人員,涌現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成為推動中國計量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同時,150多位德國的計量工作者也到中國計量院等單位開展交流合作,增進了相互的了解。
2009年4月,中國計量院和PTB首次簽署兩國國家計量院之間的合作協議,在多個重點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例如,中國計量院建立了與PTB之間時間頻率的鏈接,并通過PTB進入歐亞時間頻率比對網絡,開展衛星雙向時間頻率比對。這使得中國計量院的銫噴泉鐘能夠順利加入國際原子時(TAI)合作,為國際標準時間貢獻權重;為應對國際單位制“千克”的重新定義,中國計量院與PTB合作開展了阿伏伽德羅常數測量項目中硅球的直徑及其氧化膜厚度的測量研究等等。
現在,中國計量院已經成為PTB一個越來越強大的合作伙伴,雙方合作的形態已經轉變為在同等科研水平下的平等互利合作。
C-反應蛋白(CRP)既是一種炎癥的標志物,同時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血管疾病診斷標志物。“同位素標記全蛋白新型內標技術”是目前復雜基體中蛋白質定量的最前沿技術。PTB在該領域的研究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與PTB不同,中國計量院在蛋白質定量方面采用的是蛋白磁珠富集技術,并成功研制了C-反應蛋白國家一級標準物質。PTB的安德烈·亨利翁博士和克里斯蒂安·阿爾瑟尼博士對此技術表達了濃厚的興趣。雙方決定對兩種定值方法進行橫向比較。
2018年,中國計量院化學所宋德偉研究員在PTB進行了3個月的合作研究,這也是雙方首次在蛋白質大分子領域開展合作。最終,PTB決定在此后測定工作中采用中國計量院的C-反應蛋白標準物質。
2018年7月,中德政府發表“為構建更美好世界做負責任伙伴”聯合聲明,其中確認“雙方同意落實兩國政府多年來簽署的關于計量領域合作協議”,將中德計量合作提升到兩國政府層面,納入兩國關系大局。
40 年春華秋實,中德計量合作扎根生長、開花結果,不僅促進了兩國計量科技交流,也帶動和促進了兩國科技創新、經濟貿易往來。可以說,德國工業在中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兩國計量標準之間的協調和互認。
2001年11月,中德簽署計量器具型式試驗報告相互承認協議。在互認協議框架下,共完成近百家外國和國內企業的計量器具型式審查換證的互認工作,簡化了兩國型式批準手續,避免了重復試驗,降低了雙方產品進入對方國家的制造成本,促進了兩國計量器具的貿易便利。
上海儀器儀表自控系統檢驗測試所有限公司(SITIIAS)的國家級儀器儀表防爆安全監督檢驗站(NEPSI)與PTB共同開展市場準入的本地化檢測和認證服務。SITIIAS/NEPSI每年采信PTB的檢測結果,出具上百張防爆合格證書,已為上百家歐洲企業提供了認證服務。2003年11月,PTB基于 SITIIAS/NEPSI的檢測結果,首次為中國企業——華榮防爆有限公司的七大系列產品簽署了ATEX 防爆證書,支持了加油機、安全柵、防爆燈、電磁閥、伴熱系統、電控裝置等諸多中國防爆設備的出口。
據統計,2018年中德兩國的貿易額上升到了近2000億歐元。計量作為質量基礎設施的組成部分,在貿易關系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未來,中德雙方將加強在法制計量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擴大雙邊計量互認,推動國際法制計量組織證書互認制度(OIML-CS)的實施,更好地服務兩國貿易往來。
在今年的“世界計量日”,新的國際單位制(SI)正式生效實施。過去幾年中,中國計量院和PTB在SI重新定義方面的合作為國際計量做出了重要貢獻。面向新的SI,計量將有新的內容、新的創新、新的突破,量子計量、納米計量、新材料計量、生物和生命科學計量、數字化和大數據等也將成為中德計量合作的“新引擎”,給未來的合作帶來更多新的機遇和更廣闊的空間。
面對日益復雜的計量挑戰,我們期待中德計量開啟合作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