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顏峰
2018年11月24日在2018(第十六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上,中國外運發布了《新時代中國智慧物流發展報告》。這份《報告》標志著中國外運以“中國夢、招商夢、物流夢”為指引,吹響了引領中國物流業邁入智慧物流時代的號角。這份《報告》是物流企業發布的首個智慧物流發展報告,《報告》分為時代之勢、智慧之創,變革之路,未來之見四個篇章。
新時代的中國物流業,正經歷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之變,以及全面數字化驅動下的工業經濟時代向共享經濟時代歷史性的跨越,供求關系在逆轉,需求結構在升級,商業模式在顛覆,發展動力在換位,產業邊界在消融,行業格局在重構。
作為物流從業者必須重新定義物流市場,重新定義客戶,重新定義組織。在重新定義物流之際,智慧物流應世而出,從中國物流業的基本態勢看有以下幾點發現:
第一,發展轉型。中國物流業進入了全面提質增效的時代。今天,中國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物流市場,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五年來已經實現了五聯降,由2003年的18%降到2017年的14.6%,下降了3.4%,但是仍高于發達國家8%的比重。為適應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中國物流業必須進一步降本增效,全面進入質效提升階段。
第二,整合升級。中國物流業進入跨界重構的春秋時代。一方面市場的增長在放緩,另一方面行業界限在打破,物流業成為各方大舉跨界進入的熱土,全面競爭、全面融合的時代已經來臨。舊的平衡已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以整合促發展成為物流企業新的生存法則。
第三,雙管齊下。中國物流業進入全產業鏈驅動時代。最終消費時代下的B 2 C快速增長,成為中國物流業發展的亮點,同時以工業品和流通為主體的B2B的物流仍然構成了社會物流總額絕大多數的比重,這個比重更是超過了90%。為了進一步降低社會的物流總成本,除了要關注B 2 C的同時,更要關注B2B這93%以上的物流總成本的份額。
第四,使命召喚。在該報告中提出了社會物流降本增效1.0、2.0、3.0三個階段。1.0階段是結構型降本增效,隨著產業結構逐步調整到位,降低社會物流成本的使命基本上完成。2.0階段是運營型降本增效,主要是通過物流業提升本身的運營效率來降低物流成本,關鍵是降低占社會總額90%以上比重的B2B領域的物流成本。3.0階段是智慧型降本增效,主要是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物流行業的共享經濟模式和跨界共享的資源配置方式,實現最大范圍的降本增效。
從新時代物流企業的轉型升級看,主要有以下的發現和觀點:
一、迭代加速,物流商業模式面臨全方位重構。在科技革命和跨界競爭的雙重作用下,物流商業模式的迭代變革在加速,從物流提供商到物流整合商到物流平臺商的變革,成為智慧物流的轉型挑戰,其中物流+互聯網成就物流整合商,屬于漸進式變革,互聯網+物流成就物流平臺商屬于顛覆式的變革。
二、跨界加速,物流業務模式突破傳統的邊界。一方面B2B、B 2 C的邊界在打破,另外一方面物流業的組織邊界也在打破,新興的網絡化平臺模式正在顛覆管道式的傳統產業鏈模式。
三、變革加速,物流運營模式面臨著轉型。目前,物流企業面臨著業務在線化、運營智能化、組織平臺化的轉型壓力與挑戰。
未來已來,從新時代物流業的變革趨勢來看,主要的發現和觀點有:
一、創新驅動,科技革命重新定義物流。科技已經成為驅動物流業發展的主引擎,數據成為最核心的資產,算法與連接成為最核心的能力,從消費互聯向產業互聯全面數字化、在線化的物流互聯網正在加快形成,物流企業也正在由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企業轉型。
二、需求引領,消費主導時代已經來臨。供應鏈重心正發生轉移,傳統的由生態推向消費拉動轉換,以企業為中心逐步向以客戶為中心轉換,大規模批量生產正在讓位于規模定制,要求整個產業鏈、產業供應鏈提高柔性化相應速度和服務質量。
三、協同共享,共享經濟時代已經加快來臨。當前中國面臨著產能過剩的挑戰,工業經濟時代以資源占有來創造價值的傳統發展模式將逐漸被整合利用資源的平臺經濟模式所取代,協同共享成為發展理念和社會共識,通過打造社會化物流平臺,打破了傳統企業的邊界,將吸收更多的利益關聯方參與進來。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克服了傳統社會產權的所有觀念,通過分享使用權而不占有使用權,變資源占有為資源共享,變市場分割為市場融合,通過更廣泛的連接和社會化協同,深化相關方的分工協作,實現過剩資源的社會化轉變,形成協同共生的產業新形態。
智慧物流是由科技創新引發的物流產業全方面、系統性的革命,其影響已由技術范疇擴展為文化范疇,以數字化、智能化、協同化、平臺化、生態化為特征,呈現出全新的價值創造模式,通過智慧物流認知模式,結構模式、價值模型、生態模型和能力模型這五大模型的分析,對智慧物流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全景式立體化的分析。
智慧物流模型之一,認知模型。從五個方面重新認知智慧物流:從驅動要素看,智慧物流的根本動力是數字驅動;從價值導向看,智慧物流的核心理念是協同共享;從目標導向看智慧物流的最終目的是價值創造;從社會分工看,智慧物流是一種全新的生態系統;從社會文化看,智慧物流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文化。
智慧物流模型之二,結構模型。新時代智慧物流的框架體系分三個層面:智慧物流1.0,主要是指智慧物流發展期間應用的新技術;智慧物流2.0,主要分析了智慧物流發展應用新模式;智慧物流3.0,主要是分析了智慧物流發展所創造的新生態。
智慧物流模型之三,價值模型。從運營模式數字化和業務模式協同化兩個緯度,構建智慧物流價值模型。運營模式數字化是指智慧物流的基礎條件,關鍵價值因素包括業務在線化、操作自動化、服務產品化、流程可視化、運營一體化、決策智能化。業務模式協同化是智慧物流核心的能力,關鍵的因素包括業務的精益化、物流平臺化、行業生態化,價值的創造遞增化。
智慧物流的價值創造是與運營模式的數字化和業務模式的協同化成正比的,物流企業從局部創新運營模式數字化和業務模式的協同化,沿著價值提升路線向全面智慧化升級,呈現出點、線、面、體逐級提升實現的路徑。
智慧物流模型之四,生態模型。智慧物流各參與方參與者的分工和協作關系展現出了智慧物流生態圖譜。
智慧物流模型之五,能力模型。物流提供商的核心能力主要有物流的經濟性、高效性和穩定性。物流整合商的核心能力主要取決于數據驅動資源整合、供應鏈的協同。物流平臺商的核心能力主要取決于數字鏈接、場景體驗和網絡共生。
據了解,招商局和中國外運重構以來,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招商局統一的經營平臺,將招商局集團物流有限公司并入到其股份公司旗下。招商局集團賦予了中國外運三大使命:一是做智慧物流的引領者,二是做供應鏈物流生態圈的構建者,三是做中國物流產業的推動者。
戰略轉型。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物流平臺企業,是中國外運的戰略目標。中國外運開始了歷史上的第三次屬于顛覆性質的戰略性轉型,以全面數字化為基礎,通過運營模式、商業模式、組織模式全方位的重構,正在加快實踐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物流平臺企業的目標,引領中國物流企業邁進智慧物流時代。
模式重構。中國外運開啟了數字化驅動下的全方位重構,按照運營模式重構+商業模式重構+組織模式重構,向數字化轉型。一、數字化轉型就是推進業務和資源的全面數字化,打造數字中國外運。二、智能化運營主要是指推進物流作業和運營管理的全面智能化,包括智能化作業和供應鏈管理的智能化算法和決策。三、網絡化重構,中國外運正通過物流+互聯網和互聯網+物流的雙向雙輪驅動商業重構,通過代理及相關業務向全程供應鏈升級,電子商務業務向平臺化和生態圈升級,正在構建天網地網相結合,物流提供商、物流整合商和物流平臺商三位一體的生態化的經營模式。
顛覆式變革。中國外運通過小前端加強后臺的組織再造,正在構建生態化的平臺型組織結構,一是按照戰略引領、風險管控、綜合服務來構建牽引賦能型總部;二是推進區域一體化的整合;三是正在打造全網運營的強后臺;四是整合分布式的小前端;五是通過跨界互聯構建開放、協同、共享的智慧物流生態圈。四是中國外運實現從產業互聯到消費互聯的全鏈條、全場景的智慧物流創新。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生產物流場景,中國外運全面打造智能廠站,正在賦能互聯工廠的新型商業模式。
二、在流通物流場景方面,中國外運運用物流控制塔先進算法和北斗的天眼信息系統,為客戶提供B2B、B 2 C的全程可視化供應鏈解決方案。
三、在消費物流場景中,中國外運運用全程可視化信息系統,打造國內關鍵節點+海外倉+分布式最后一公里首末端配送的跨境電商,打造跨境電商物流橋,提供平臺服務。
四、平臺生態場景方面,中國外運通過公共平臺,正在構建集裝箱O2 O的生態圈,創造平臺交易價值和跨界生態價值。
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席卷一切,顛覆一切,變化才剛剛開始,展望未來,智慧物流的發展還有很多可能,我們可以大膽地預期,未來三到五年將是智慧物流智慧應用的快速擴展期,智慧物流商業模式的快速成熟期,智慧物流生態圈關鍵的構建期。
在這段時期,智慧物流全程可視化服務將成為常態,全無人化的智慧物流場景將落地,全數字化的科技型公司將成為物流巨頭,共享經濟模式的物流資源配置將得到實現。預計到2020年,物流行業數字化形成趨勢,電商、醫藥、冷鏈等重點行業將全面實現在線化、自動化、產品化、可視化和一體化,在部分物流領域搭建起一批物流互聯網平臺。
到2025年,物流行業數字化程度將顯著提升,物流精益化、智能化、一體化、平臺化加快推進和全面普及,整合、開放、共享、協作的智慧物流生態圈將初步形成,成為現在物流服務新體系的核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