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發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中鐵房山橋梁有限公司,北京102400)
根據濟南黃河隧道招標文件,結合管片預制廠生產組織的特點,經過對濟南黃河隧道周邊范圍內的土地情況進行詳細的踏勘和量測,通過多種方案的比選和論證,選擇在濟南市天橋區梅花山村社區作為管片廠建廠駐地,其西側緊鄰G309國道,交通便利,東側與盾構工作井相接,管片、箱涵可通過廠區施工便道采用平板車運輸方式快速運至工作井附近;生產場地與代局指駐地及盾構工區成片相接,土地性質為一般耕地與林地,與代局指共同征用土地,征地手續與獨立建廠相比,較為方便,可以有效減少獨立征地周期,有利于廠區統一布置及土地復耕[1]。
濟南黃河隧道計劃投入2臺盾構機,同時進行掘進。根據其他盾構施工經驗,盾構機正常掘進可達到6環/d,因此,正常供應管片為12環/d,箱涵12節/d(外徑6.4m管片為后期使用,采用共用生產線生產)。施工組織形式采用提前儲備的生產方式進行。管片預制廠計劃投入一條1+3(1條灌注線,線上11個模具;3條養護線,每條線上13個模具;合計50個)大直徑管片流水生產線(配置5套管片高精度鋼模具),生產線最高生產能力為10環/d,管片存放場規劃存放場4處,存放場面積約32畝(約21 333m2)可存放管片600環(含水養池),盾構工區暫存場地可存放管片400環;箱涵存放場面積約34畝(約22 666m2),存放量為1050節(臥式存放、存放3層),因此,通過提前生產儲備,完全可以滿足盾構掘進需求。
管片預制廠主要由生產車間(管片生產車間、箱涵生產車間)、鋼筋加工車間、管片養護池、管片存放場、箱涵存放場、綜合試驗區、HZS180拌和站(2套)、HZS120拌和站(2套)、試驗室、材料室、辦公區、生活住宿區等區域組成;箱涵車間與鋼筋加工車間共用,箱涵鋼筋骨架采用車間暫存、行車吊運入模方式進行;管片車間與鋼筋加工車間為雙跨相連車間,鋼筋骨架在鋼筋加工車間完成預存檢驗后通過水平運輸臺車運輸到管片生產車間的蒸養窯上進行暫存;管片及箱涵混凝土分別通過桁架運輸軌道及水平運輸軌道運輸到管片、箱涵生產車間。管片(箱涵)成品通過電瓶軌道車運輸到水養池(存放場)。另外,管片廠設置2臺HZS120拌和站用于隧道盾構砂漿供應[2]。
小臨建設重要包括:生活辦公區、試驗室、材料室、休息室等。辦公生活區分為22個部分進行建設,分為管理人員生活辦公區、施工人員生活辦公區,最多可以滿足500名職工的辦公生活需求;為了豐富職工的業余生活、滿足標準化現場管理要求,生活辦公區設置職工夜校、衛生室、超市、晾衣房等;試驗室設置以方便試驗取材并滿足試驗要求為準建設;材料室以方便物資、配件和工具存放和領取,并滿足物資設備儲存為準建設。
圍擋采用混凝土條形基礎,基礎采用0.3m×0.3m截面形式。圍擋表面為雙面彩鋼板(板厚1.5mm)、圍擋整體尺寸為厚度80mm高度為2200mm,條基預埋鋼板,采用焊接方式將圍擋固定在條基上部,每隔3m采用角鋼支撐加固。
廁所全部采用彩鋼結構,設計為蹲坑水沖式;廁所附近設計化糞池(化糞池采用罐體結構整體埋設方式),需定期聯系環衛部門抽走。浴室設置電熱水器,可提供24h熱水用于職工洗浴需求。
材料庫房采用彩鋼房,休息室等根據實際需要在生產區設置,采用彩鋼房結構,以便物資機械采用分類存放。結構基礎及內部地面施工參照生活辦公區方式。彩鋼房安裝由供貨商負責直接安裝與施工,項目部人員負責過程監督與質量驗收。
成立以管片廠經理、書記為組長,總工程師、安全長、副經理為副組長,以及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消防安全管理領導小組。下設以各施工隊長、安全員和工班長為成員的義務消防隊。
健全組織,加強領導。管片廠成立以經理、書記為組長,副經理、安全長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防汛搶險領導小組。各施工隊長為隊長的搶險隊,搶險隊人員配置按防汛搶險預案要求。
建立由項目經理、項目總工、技術質量部、工程管理部、試驗室、各施工隊伍組成的質量組織體系,建立由項目經理總負責,項目總工主持質量工作的質量管理小組。同時建立由項目監理工程師終檢、項目之間人員復檢及班組質檢人員初檢的工程質量三級檢驗制,負責監督指導作業規程、規范、標準的執行,參加編制和審核質量保證措施計劃、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參加圖紙審核,重大質量事故調查分析、處理、質量培訓教育和特殊工程考核。
項目部把創優質工程放在工作首位,從大型臨時建設工程開始實施。工程施工中按照標準建立健全質量施工組織體系,配備專職管理人員,設置現場試驗室,把整體工程的工期、效益建立在可靠的質量保證體系智商,完成本項目部的創優質工程的質量目標,質量保證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質量保證體系
檢驗程序:檢驗點由施工人員及施工班組進行檢查和填寫,上報技術質量部。見證點和停止點由技術質量部根據班組和施工質檢人員的記錄進行填寫,由技術質量部驗收,項目部監理人員進行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