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派記者 陳尚文 本報特約記者 王偉
“朝鮮訪華演出歌頌友誼”,27日,韓聯社等媒體以此作為重點報道朝鮮友好藝術團26日晚在北京的首場訪問演出。中國朝鮮問題專家李敦球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朝鮮藝術團此次演出,拉開兩國慶祝建交70周年活動的序幕;與此同時,朝鮮方面也借助此次節目向外界傳遞出友好善意的信號。
韓聯社27日報道稱,由三池淵管弦樂團團長玄松月率領的朝鮮友好藝術團訪華首場演出26日晚圓滿落幕。演出現場的背景板出現兩國領導人握手的巨幅畫像,節目則以強調中朝友誼的主旋律歌曲為主,對外展示出中朝當前的“戰略蜜月關系”。
當天的演出持續一個半小時,朝鮮功勛國家歌唱團統一著軍裝合唱《朝中友誼萬古長青》,為表演拉開序幕。接著朝鮮著名歌手和演員接連上臺,首先演唱《我們的國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愛我中華》《軍港之夜》《社會主義好》等中國主旋律歌曲,隨后演職人員還獻上《阿里郎》等著名朝鮮歌曲,最后以一曲中國人耳熟能詳的《難忘今宵》收尾。韓聯社稱,每當歌手表演完一首歌曲,現場超過2000名中國觀眾就報以熱烈掌聲。有觀眾評價稱,“真是難得一見的夢幻演出”。
韓聯社評論稱,26日晚的演出主要彰顯中朝友誼,為兩國建交70周年獻禮,同時宣傳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等。韓國《世界日報》27日稱,2015年12月朝鮮牡丹峰樂團訪華公演取消后時隔3年,朝鮮藝術團再次在北京登臺受到觀眾熱烈歡迎。該報道稱,此次演出可視為去年4月中國藝術團赴平壤演出的回訪,這對外顯示了兩國的特殊關系。
曲阜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李敦球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朝鮮藝術團的訪問主要是為落實兩國領導人對中朝關系發展的重要安排。今年是中朝建交70周年,朝鮮新年一開始就派出藝術團赴京,為慶典拉開了序幕。李敦球還表示,節目一開始就由朝鮮演職人員獻上中國主旋律歌曲,最后又以中國名曲收尾,強調了兩國深厚的友誼。而演出中歌頌社會主義制度的歌曲,則顯示出朝方認同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贊揚了社會主義的巨大貢獻和生命力。
韓國媒體還關注到一個演出細節,即朝鮮藝術團此次表演沒有涉及導彈等武器或政治性內容。韓聯社稱,這顯示出朝方在第二次朝美首腦會談前的謹慎立場。李敦球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朝鮮藝術團的此次演出沒有出現可能對朝鮮半島局勢產生負面作用的內容,這表明朝鮮方面正在對外傳達友好的信號,這將是未來朝韓、朝美關系的大方向。
據悉,觀看首場演出的大多為承擔中朝相關業務的中方工作人員、中國企業團體觀眾、朝鮮駐華大使館外交官和家屬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等。此次朝鮮友好藝術團演出陣容強大,由包括朝鮮功勛國家合唱團、三池淵管弦樂團、牡丹峰樂團等的200多名專業藝術家構成,去年曾參加平昌冬奧會演出的多位朝鮮著名歌手也包括在內。韓媒稱,朝鮮藝術團的演出27日、28日還將舉辦兩場。《世界日報》分析認為,去年4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及夫人李雪主曾現場觀看中國藝術團的演出,因此中方高層領導人此次有可能赴現場觀看。▲
環球時報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