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丹
摘 要:文章主要針對在樣車試制工作多平臺、多項目快速周期轉換要求下,在車頂激光焊接共用工位引入柔性定位單元C-FLEX代替傳統工裝定位,通過快速定位切換滿足不同項目焊接需求,解決由于工裝切換效率低造成的工位生產瓶頸問題。
關鍵詞:C-FLEX;樣車試制;柔性定位單元
中圖分類號:TG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02-0184-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flexible positioning unit (C-FLEX) is introduced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positioning unit in the common laser welding station of the roof 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multi-platform and multi-project fast cycle conversion in the trial-production of the sample car. Through the rapid positioning switching to meet the different project welding need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solve the bottleneck problem caused by the low efficiency of tool switching.
Keywords: C-FLEX; trial production of prototype car; flexible positioning unit
1 概述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汽車產量逐年上升。快速變化的全球市場、“工業4.0”的來到和大眾消費心理的轉變,使得汽車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車型越來越多。各汽車生產商要不斷向市場提供新產品,不斷滿足客戶對于性能、外形的追求,進而實現理想的市場占有率。因此,汽車產品更新迭代的步伐加快,產品研發周期不斷縮短,成為生產廠家關注的重點,目前我國汽車車身焊裝夾具開發周期長、投資大,是我國汽車產品自主開發能力提升中的重要問題[1],也催生了高效多品種的柔性、敏捷工裝定位方式。
日本豐田公司的“全球車身生產系統”(Global Body Line)中,采用現場總線技術、傳感控制技術、邏輯控制技術的三套高精度柔性焊裝夾具,可用于三種不同的車型,與常規的傳統生產線相比,投資降低了50%,年產量提高了46%,并且保證了白車身的焊裝精度,大大提高了汽車生產制造的質量和效率。2013年上海通用汽車某廠的車身焊接生產線上采用的切換機構,僅能夠滿足3種車型的生產,即將引入的SⅢ車型后將無法實現地板定位切換,超出了企業規劃的產品投放能力。為滿足投資少、生產線改動小、多種產品的共線生產,并能迅速轉產等要求,引入了全新的定位模式C-FLEX,形成復合產品生產結構,提高車間生產的柔性化,滿足了至少6種車型的生產。焊接定位工裝的柔性化直接影響著汽車生產線的柔性,柔性工裝定位的引入具有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2 背景及要求
試制車身車間,具有多平臺、多車型快速切換的特點,不同項目的白車身具有不同車身結構及車身尺寸,焊接過程中的工裝定位需求不同,試制車身車間激光焊接工位為共用工位,在傳統工裝模式下,不同項目開始前須開發特制激光焊接定位工裝,在項目開始時進行工裝的調試,每個項目工裝的切換時間約40Min,而車間最大產能約7V/D,因此激光焊接工位的大部分時間浪費在了工裝切換上,不符合精益制造的要求,也成為試制產能的瓶頸工位。
解決激光焊接工位瓶頸問題的關鍵就在于降低工裝切換時間,提高工裝切換效率,如能引用高柔性的工裝切換單元,提高工裝的通用性,實現多平臺,多車型快速切換,無疑會給試制車身車間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并能有效解決激光焊接工位的效率瓶頸問題。
3 C-FLEX定位單元的引入
3.1 C-FLEX定位單元介紹
C-FLEX是基于數字編程的車間工裝系統,用來代替車身不同車型的特制工裝設備,即C-FLEX可用一套工裝和機器人編程焊接多種車身結構,不再需要新車型的特制工裝。
C-FLEX柔性定位單元具有如下優勢[1]:
(1)舍棄了以往傳統的工裝模式,使用聯動夾具,電氣機械配合C-FLEX定位單元,從而起到節省投資、節約空間、減少人力勞動和設計成本的作用。
(2)由于只有很少的電氣機械部件和夾具需要安裝,
故減少了工位轉換的時間;并且程序編寫在前期就可完成,這個優勢在后續的項目實施中將得到更大的體現。
(3)通過建立一個電氣機械一體化系統以滿足各種要求,突破了柔性的瓶頸。與傳統自動化系統不同,這種柔性度的提升僅需要很少的投資即可實現。
(4)C-FLEX有占用空間小、可靠性高、活動范圍大(擁有前、后、上、下、旋轉共5個自由度)等優點。
通過分析適用性,試制車身車間采用了C-FLEX定位單元,選取F-100iA/104(L)型號即可滿足定位需求,此型號柔性單元有四個控制軸(J1,J2,J3,J4)如圖1,定位精度誤差小于0.25mm,重復精度誤差小于0.07mm。四個控制軸控制自由度及范圍如下:
J1控制水平移動范圍+225/-25mm/+475/-25mm
J2控制轉動范圍+/-190deg(+/-3.32rad)
J3控制水平移動范圍+245/-25mm
J4控制轉動范圍+/-360deg(+/-6.28rad)+/-185deg(+/-3.32rad)
C-FLEX F-100iA/104(L)型號參數如表1所示。
3.2 C-FLEX定位單元應用過程
C-FLEX在試制車身車間激光焊接工位應用方式為:中間采用4個固定定位
銷,前后兩側各布置2個(共計4個)C-FLEX定位單元如圖3,通過特定軟件對新車型數模進行C-FLEX柔性定位的離線編程,確定各C-FLEX柔性定位單元的位置坐標,進行模擬演示,驗證可達性等如圖2,解決這個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并對程序進行不斷優化,形成的優化程序倒入控制器進行工位實車驗證并通過控制器和示教器進行程序微調如圖4,以確定特定車型的激光焊接定位位置。
4 實施結果及效益分析
通過C-FLEX柔性工裝定位策略的引入,可實現多車型共用一個車身定位系統進行激光焊接,進而降低了新車型的投入。實踐證明,C-FLEX定位單元在生產中工作狀態穩定,提高了激光焊接工位的生產效率,節約了空間,節省了前期的成本投入,長遠來看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時間成本效益,C-FLEX定位單元與傳統定位單元對比見表2。通過局部改造,新產品完全可以在原激光焊接工位進行,并達到如下指標:(1)滿足各平臺車型混線42V/W的激光焊接產能需求;(2)不同車型的定位切換時間不大于2s;(3)對現有焊接工藝無影響;(4)對現有線體輸送系統、滾床等無特殊改造需求;(5)前期離線編程,Tryout期間在線微調,相對于傳統激光焊接定位工裝手工調試、修改,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衛國.汽車車身焊裝夾具設計的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