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而創新就是學習的進一步發展,勇于創造,勇于發展才能脫穎而出,成為有用之才。作為老師要為學生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勇于標新立異,勇于奇思妙想,在數學教學中,隨時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啟發創造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一、豐富想象,激發學生探究創新的興趣
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我總是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設法點燃、鼓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誘發他們的求和欲,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能用六根同樣長的小棒拼成四個等邊三角型嗎?學生一聽拼三角形,馬上就動手了,他們在紙上、桌上畫啊,找啊,可怎么都不能。但是我卻說肯定能行,他們迷惑了,這是沒什么呢?當我把其中的三根木棒的頂點固定在一起,邊分開懸在空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想象、思考后,終于有學生發出“啊!原來是這樣的!”正確答案一下就有了,原來學生的想象力都沒有跨出平面內思考的定勢。現在正確答案有了學生的興趣也提高了,想象創新的意識也增強了。
二、運用開放性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開放性的題,是指那些條件隱蔽,思路開放,結論多變的練習題。學生必須利用所學知識,通過分析、比較、判斷,推理才能順利地解決:
如:從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這一基礎知識你能得出哪些結論?我引導學生推理而延伸得出:
1、 女生和男生的比是2:3
2、 男生和男女生和的比是:2:5
女生和男女生和的比是3:5
3、 男生占女生的3/2,女生占男生的2/3
4、 男生占男女生和的3/5,女生占男女生和的2/5
5、 男生比女生多1/2,女生比男生少1/3
像這種開放性題的練習,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在常規思路上有所創新,從而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求異性和獨立性。不但鞏固深化了學生所學數學知識而且激活了學生思維,激勵了學生創新,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拓寬空間,發散思維,為創新思維創造條件
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重要形式,創新能力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教學中的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能有效地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再鼓勵學生從“無中生有”到“有中生新”,從“多”中選“優”,比較,鑒別提出最佳方法,這樣學生就能觸類旁通,達到思維的敏捷,又能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在學生學了按比例分配后,教師可出示這樣的題:有一批水果重480kg,按3:5分給甲乙兩個商人銷售,問:甲、乙兩人各分得多少千克?
讓學生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全方位思考,可以用哪幾種方法?鼓勵學生一題多解。
方法一、480/(3+5)*3=甲的
480/(3+5)*5=乙的
方法二、480*[3/(3+5)]=甲的
480*[5/(3+5)]=乙的
方法三、480/[1+(3/5)]=乙的
方法四、480/[1+(5/3)]=甲的
通過這樣的引導練習,學生的思維空間拓寬了,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四、求異思維——強化創新能力的發展
求異思維是一種開拓型的創造思維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求異思維,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設計靈活,開發和變形的練習,這類型的題目由于條件和問題的不確定,解題方法多樣,學生可通過不同的方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進行多種猜測,想象再創造,從而尋找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一題多解的訓練通過縱橫發散,知識串聯,綜合溝通,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新的時代呼喚著新的創新人才,作為一名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放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意識,使學生在獲取和運用教學知識的過程中,達到思維的升華和創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