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教學正如火如荼在各級學校展開,特別是信息技術融合圖、文、聲、影于一體的認知環境。筆者和計算機老師把初中歷史的教學資源數字化整合到一個教學網站之中,改革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既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利于學生課前自習、課后復習,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歷史;教學網站;信息化教學
近幾年,信息化教學正如火如荼在各級學校展開,對各級各類學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引發了一場深遠的教育變革。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既為學校提供了優化教學方式,提高辦學效能的技術手段,也為學生進行自主式、探究式學習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近年的歷史教學中,筆者和計算機老師組成開發團隊,利用網頁設計軟件搭建一個初中歷史的教學網站(如下圖),利用近幾年積累的各種教學資料,將視頻、文字、聲音、圖片、PPT課件等內容按章節分類放置在網站上,使用多媒體各種技術手段組織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結合筆者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淺談歷史教學網站在教學中的應用。
一、 依托教學網站,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是我國教育家孔子的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依托教學網站,將所教學的內容科學的呈現在網站上,是目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學生一旦對歷史這門課感興趣了,那么就會激發對這門學科的欲望。而這種興趣的激發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教師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通過播放剪輯過的歷史事件視頻,借助計算機和投影儀在課堂上進行影、聲、像、圖、文綜合的多媒體教學演示。因此,用心構思每堂課的過程,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設計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熱情。
比如,在講《秦統一中國》一課時,在課堂的開頭引用一段歷史劇視頻片段《秦始皇》,一下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講到三國歷史的時候,可以講講“三顧茅廬”“赤壁之戰”“空城計”等精彩故事。當然還可以以其他的方式,比如出示一幅歷史小說中的插圖、展示一首古詩或者一段古文等,從點滴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造的歷史教學情境,能較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歷史教學網站不但能夠提供充足的信息源,而且有利于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知識。在說明歷史事件和人物時,省時省力,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二、 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在日常的歷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各種信息技術,教師針對課程,仔細選取教學內容、理清歷史事件脈絡、提前準備好要提問的問題,對于一些比較難懂難記的知識點,到網上查找相應的各種資料,搜集相應視頻、圖片、文字、聲音等材料,通過教學網站有機的整合起來教學,能夠較快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授《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一課時,筆者利用去北京圓明園旅游時購買的光盤,將光盤的部分圖片、視頻上傳到教學網站上,在課堂上播放關于圓明園的著名景點和文物的介紹,當同學們看到破敗不堪的文物時,就明白八國聯軍的惡行。在教學網站幫助下演示課件,邊分析邊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八國聯軍為什么要發動侵華戰爭?清政府當時的態度如何?八國聯軍在北京犯的滔天罪行有哪些?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教師啟發學生思考,鼓勵他們積極發言,師生進行雙向交流,從而使學生對于《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章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讓學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進而由心中迸發出熱愛祖國,為祖國而刻苦讀書的熱情。現在利用教學網站的各種信息技術能高度濃縮教學內容,比傳統的課堂可以節省好多時間,可留出更多的時間和同學們進行探討,既活躍了課堂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三、 利用教學網站,有效開展雙向交互活動
依托教學網站進行教學,能夠豐富教學中的互動環節。本網站中包括“師生課后交流”“在線測驗”等模塊,是這個教學網站的亮點,網站為師生提供了開展雙向交互活動的多元化環境。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在線測驗”內容,通過網站“師生課后交流”系統,同學們可以向教師及時反饋學習的情況,教師解答學習難點。這樣方便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習效果可能產生的不同層次,在每次期中期末考試階段,提供了難度低、中、高的三套測試卷,每套試卷總分為100分,做完試卷后點擊“自動評分”,得分會馬上顯示出來,還給學生提供對應的正確答卷,讓他們知道自己錯在哪里,正確的答案是什么。
四、 利用教學網站,更利于學生課前自習、課后復習
利用歷史教學網站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傳統的歷史課效率主要體現在信息的呈現上,適宜教室集體教學,而個別化學習方面比較欠缺。教學信息量大,內容呈現時間短,導致與學生交流少,講課節奏過快,往往有“滿堂灌”的授課誤區,如果設計不規范還會分散學生注意力。而歷史教學網站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網站上的資源還具有共享、無限、及時、更新速度快的特點,不但能夠提供充足的信息源,而且有利于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知識。對于學習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利用教學網站上的“課前預習”模塊按上面老師的要求進行課前預習;而對于復習這個環節,學生在課外可以利用歷史教學網站的“章節復習”功能進行復習鞏固。
綜上所述,教學網站這種基于信息技術,融合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數字化學習環境”,不僅可以拓展歷史教學內容,而且提供了多種信息呈現方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了資源共享,人機交互的優點,我們要積極主動運用,以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和藝術。
作者簡介:
楊文虹,江蘇省常熟市,常熟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