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芹
摘 要:學校是面向社會培養人才的搖籃,是打造一個人性格和修養的基地?,F代社會需要的是德才兼備、具備較強應對能力、承壓能力和積極工作態度的全面發展型的人才,所以學校在人才培養工作中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教育。本文以學校心理教育的理念為基礎,強調積極心理教育的作用,探索積極心理教育培養的途徑,為積極心理教育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學校;心理教育理念;重建;積極心理教育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大國,在就業和生活上要承受很多巨大的壓力。近幾年,許多用人單位反饋聘用人員的心理素質不強、人際交往能力不足、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追根溯源,學習壓力、升學壓力等原因造成學校學生特別是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包括授課教師同樣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因此如何重建學校的心理教育問題,應該引起學校、教師以及家長的共同關注。
1學校心理教育理念
1.1學校心理教育目標
學校當前的心理教育的目標是開發學生潛能,認識自我,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因此學校心理教育的開展應重點關注提高學生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讓學生具備積極向上、樂觀的心理品質,減少負面情緒,盡量適應身邊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
1.2學校心理教育內容
學校心理教育是一門相對復雜的學科,內容非常豐富。用積極的手段培養積極的心態,這是學校心理教育當前應該實施的計劃。學校心理教育工作要時刻保持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人生態度,時刻保持活力的狀態,避免產生負面情緒,因此在學生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都要考慮到位。
2積極心理教育的作用
2.1有利于重構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理念
心理學是一門從外國流傳過來的新興學科,近幾年才受到學校、企業和社會的關注。在我國心理問題一直是人們所忽視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也起步較晚,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不足,成功的論著和資料較少,大多借鑒國外的理論基礎進行國內的心理教育工作,難免有做的不夠到位的情況。心理教育理念的重建,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們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度,對積極心理教育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2.2有利于促進學生個體健康發展
積極心理教育主張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進行心理上的自我調節能力,促使學生發掘生活中的美好,產生幸福、積極的感情。當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努力讓事物朝好的方向發展,這樣才能提高做事的效率和成功的機率,同時打造學生內在的自信,培養吃苦耐勞、堅韌不屈的意志,讓學生在不斷收獲成就感中建立積極向上的心理。
2.3有利于創建和諧校園和社會環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要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其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需要全體公民遵守的價值準則。積極心理品質教育的培養與我國的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對于促進校園和社會環境的和諧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到尊重、關心他人,積極參加集體和社會活動,才能創建學校和社會的和諧環境。
3積極心理教育培養的途徑
3.1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
人們的幸福指數與先天遺傳和后天的環境以及主觀控制心理的能力都有直接的關系。先天遺傳因素很難改變,但我們可以對身邊的環境和心理控制能力做積極的改變。學??梢约訌娦麄鞣e極心理教育,讓更多的人意識到積極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將積極心理教育工作滲入到學校的學科教學和校園環境建設中,動用一切資源和力量創設優質的教育教學環境,讓學生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實現積極教育的目標。
3.2構建心理教育三級網絡
心理教育的三級網絡指心理教育指導中心、心理輔導員、學生朋輩自助輔導等三個要素構成。心理教育指導中心由學校外聘心理專家或由專業的心理教師負責定期對學校師生進行心理輔導工作;心理輔導員則負責本級部(本系)或本班級(本部門)的心理輔導工作;最后學生朋輩自助輔導是學生自發組織的一些互助心理輔導工作。通過這樣的網絡機制可以全方位無死角的對全學校開展積極心理教育的宣傳和輔導工作,更有利于心理教育理念的實現。
3.3強化師生心理培訓教育
學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師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應同步進行。師生是一個整體,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做好師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有利于創造校園的和諧環境和融洽的學習氛圍,更有利于教師樹立關心愛護學生,服務學生的意識。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還要解決學生的困惑。學生之間成立一個關注心理健康的班干部隊伍,既能幫助老師分憂,又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幫助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可以避免很多負面情緒在班級和校園擴散,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4發揮班主任(輔導員)的主導作用。
班主任(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與學生接觸最多,最了解學生的心理動向和需求,完全能夠在第一時間化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另外,也要借助多開展一些班級活動,如班會、戶外游戲等,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接觸機會,在溝通和交流中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對處于青春期學生的心理困惑應及時進行化解和引導。當然,這就對班主任(輔導員)這個教師群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做心理學專家,又要做積極心理教育的踐行者。
4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要改變傳統的心理教育模式,重建心理教育理念,大力推行積極心理教育,增加學生的正面情緒,讓校園變得更加和諧。學校的核心組織應堅持對學生進行正向的引導,為社會培養品德兼優的人才,為學生今后能夠快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為社會做貢獻提供力量。
參考文獻
[1]姚智華,張守武.學校心理教育理念重建:積極教育心理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01):146-147.
[2]張彥君.學校心理教育理念重建:積極心理教育[J].河南社會學,2016,24(07):85-89+124.
[3]孟萬金.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
[4]張秀敏,楊莉萍.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建構[J].教育評論,2014,(7):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