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紅
摘 要:在我國新課改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為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教師就需要在有限課時內,盡可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就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的重要意義及其有效策略展開分析,以期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課堂教學;時效性;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研究不同物質的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學科,對促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及化學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高中化學教師就應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高度重視,通過加大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為主的,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的開展力度,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在建構起科學、高效的化學教學體系的基礎上,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1促進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提高的重要意義
課堂教學時效性指的是教師通過應用科學、成體系的教學模式及方法,盡可能在有限的課時內獲得最大化的教學效果。其中,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1.1可促進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實現
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借助多媒體技術,在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將其學習化學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的基礎上,并全神貫注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這樣一來,便可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吸收化學知識,最終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1.2有效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
教師應用時效課堂的主要目的便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化學教師應對時效性予以高度重視,引導學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及實際應用化學能力的教學目的。
2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有效策略
2.1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高度重視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學生已成為各項教學活動的主體所在。在此種形勢下,高中化學教師就應當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帶領他們對化學的奧秘展開探究。為實現上述目的,教師首要任務便是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認知水平予以尊重,同時還應合理布置前置性任務,即在學生對化學知識有一個大致掌握的基礎上,向其布置合理的預習任務,激勵他們展開自主學習。例如,教師可提出“蘋果切開一段時間后,與空氣接觸的果肉部分為什么會變色?其化學原理是什么?”等課題,并讓學生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自主探究。此外,教師還可將全班學生合理分為若干小組,讓他們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就給定的主題展開探討,通過鍛煉其創新思維及發散思維,使之學會舉一反三,并從各個角度來分析并解決化學問題。
2.2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俗語有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產生興趣,才有學習下去的動力。而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則可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基于此,高中化學教師就應當加強情境教學的開展,通過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及目標,并以此為依據,創設出與學生特點相符的教學情境,從而引導他們有效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促進預期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硫酸銅的知識時,可將其與魔術聯系起來,為學生創設“清水變藍”的魔術情境,在激發學生好奇心的基礎上,使其展開積極探索。除此之外,教師也可通過創設相關問題情境來促進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提高。例如,在講解有關“鐵”的知識時,教師可從日常生活現象著手,設置以下問題情境:將釘子等鐵質工具放入水中后,會出現生銹的情況,那么將其暴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會怎樣?我們利用牙膏可去掉一部分鐵銹,這是牙膏中的何種成分起到了作用?這樣一來,便可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在培養其探索精神,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2.3科學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技術
對于高中化學課程而言,其存在不少復雜且抽象的理論知識,這給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如果教師依然采取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那么就無法獲得顯著的教學成效,而通過加大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力度,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應用互聯網以及投影儀、計算機等教學設備,通過將相關音頻及視頻等資料播放給學生看,從而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開展“分子結構與性質”這一章節的教學時,教師便可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各化學分子動態運行的視頻,以動態畫面的形式將抽象的化學知識表現出來,在塑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同時,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充分強化其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最終實現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提高。
2.4加大翻轉課堂新型教學模式的開展力度
作為當前一項新型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系統講解課堂上講的內容,再將其錄制成微視頻,并發送給所有的學生,幫助其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其次,在開展課堂教學前,教師還應檢驗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隨后再集中講解重點與難點。經研究得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不僅可有效節省課堂時間,還可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他們與其他學生的交流與討論,并在此過程中深化對復雜、抽象知識的理解。此外,翻轉課堂的開展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教師可充分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以此為依據,展開有針對性的講解,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時效性的提高。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及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高中化學教學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在此種形勢下,化學教師為順利完成各項教學目標,就應當充分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應用情境教學、翻轉課堂及多媒體教學等策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
參考文獻
[1]顧勇.探討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J].文理導航,2014,8(11):54.
[2]劉惠.淺析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5(23):122.
[3]張洋.高中化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的路徑研究[J].才智,2015,8(2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