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210037)
2015年3月,我國發布的《博物館條例》在博物館行業內正式實行,該條例的實施為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加速了我國博物館文創的興起?!肮蕦m文創”經過幾年的發展獲取了巨大成就,據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底,故宮博物院共計研發文創產品多達8683種,與此同時,博物館文創經濟價值在北京僅次于金融業居于第二?!肮蕦m文創”的成功讓眾多相關人士看到了文創產業的發展前景,紛紛效仿,也讓政府注意到了其價值所在并加以扶持。博物館文創的發展不僅能夠充分開發博物館文化、充分利用文物資源的價值,更是促進了我國經濟增長。
博物館文創是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它創造的經濟效益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對我國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文創產業加以政府扶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產業發展,提高博物館文創產業之間的競爭力。政府的參與給予文創產業更多的支持項目與發展方向,政府的支持更能帶動文創產業創造出更多經濟成就。我國政府近年來出臺了許多有關文化產業的政策,這一舉措讓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迎來“大發展”。
文化產業為我國經濟效益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見的,它對我國經濟發展也是有增無已。為促進南京博物館文創市場的持續發展,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點提議:
博物館文創的開發涉及了館內已有文化資源、創新方法、設計能力、產品生產……多個環節,因此,引進單位合作對博物館文創是很有必要的,利于形成自己的群體優勢,進行優勢互補,達到共同利益的跨界合作。并且南京博物館占有優良的地理位置,周邊有關設計類的高校頗多,應加強利用已有的人才資源,加強校企聯系與合作。對南京高校設計人才資源加以充分利用與集中,培養出具備高素質的博物館文創研發人員,組建屬于自己的專業設計團隊。
市面上受人追捧的文創產品都有一大共性:“新穎”,指外觀新穎、形式突破,并恰好契合消費者的生活需求。思想上創新,南京博物館文化底蘊深厚,有豐碩的研究成果,這些資料都為文創開發提供了充足的設計資源,設計時將新設計思路融入文創產品的開發,突出自身風格特色,才能獲得更加優秀的產品研發效果。
形式上創新,指文創應用上給消費者帶來“意外感”。設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產品的不斷電子化,并結合當代人的喜好,文創產品勢必要與科技結合。試從多角度提煉設計元素,例如造型、功能、歷史等多方面形成不同的設計方法進行產品設計。而博物館文創成功的案例也不少,如大英博物館的大黃鴨系列文創、臺北故宮博物館的“大白菜”折扇、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口紅及甜點……這些文創為何能走紅?它們不僅是借助了平臺獲取關注度,更是跟緊了時代的腳步,打造出了一系列新潮、實用的產品,讓產品在應用上得到了更高的突破。
南京博物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應打造出屬于自己文創的品牌,參考最新的品牌策劃和設計理念來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據資料發現,江蘇省政府也越來越重視文化文物產品開發狀況,并且南京博物館也在嘗試培育文化創意品牌。許多博物館往往更加重視館內文化從而忽略了經營,然而文創設計人才頗多,銷售的人才卻不夠,因此導致多數博物館文創缺少品牌意識。
參考成功案例,受歡迎產品不再是“擺”而是“吃、穿、用”,南京博物館文創發展方向應朝著“吃穿住行”延伸。南博依據“云錦”這一特色,能夠很好的設計出“穿”這一類文創,加以南博文創在設計上喜愛以中國傳統的吉祥色為主,且巧用互補色,更能突出中國傳統文化及其韻味,南博文創偏愛使用中國紅、經典藍、古典黃這些典雅的色彩,這與中國傳統服飾相適應。文創產品對于本土文化而言具備最直接的傳播作用,將“南京元素”融入時尚設計中,讓本土文化融入現代生活文創產品理念中。
目前“博物館文創”一度成為熱點話題,許多博物館大力投入、支持文創,但依舊存有不少問題。隨著大眾對文創的認知以及政府出臺相關政策的支持,相信博物館能走出文創瓶頸期、克服當下所遇難題,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在新形勢下,南京博物館依據自身文化底蘊對這些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提高文物價值,朝著文創產業大發展前進。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高新科技經濟模式正逐漸融入生活之中,因此,博物館與設計師應清楚了解自己在文創中所留有的優勢,發展博物館文創必須要突破以往“收藏品”的牢籠,明白博物館資源不僅供博物館使用,更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文創的設計過程是一個系統的項目,它涉及了前期調研、搜集素材、紋樣提取、設計方案及實施生產等多個相關聯的環節,其中設計創意不僅關系到文創產品最終所呈現的形態,也從更大程度上決定了最后銷售環節的好壞?,F在,設計技術的逐步普遍化,大家都可以創作自己的作品,但要突出個性、實用的文創產品就需在文創設計中將設計理念與思維進行適當的變革??萍嫉娘w躍,文創當然不能落后,應緊跟科技前沿充分利用3D技術、大數據等讓前沿科技手段滲透到文創產品設計之中。南京博物館周邊交通便利、客流量大,且南京高新科技創新人才眾多,兩者結合,使文創通過科學技術讓游客親身體驗。
博物館不同于普通商品,它不僅是對博物館的形象宣傳,更是對博物館歷史文化的宣傳,以此來提升大眾對我國歷史文化的認知,從而起到宣傳的作用。博物館文創不應將關注點放于“有趣、萌”的外形,更要注重其多年的文化底蘊。南京博物館文創開發愈來愈注重產品實用性,迎合公眾的同時使文創融于日常生活,使得大眾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感受到傳統藝術的美妙。實用的文創產品不僅給人以使用的愉悅感,更是避免傳統文化成為生活中的“擺設”,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于博物館設計過程之中,時刻遵循產品服務于人的理念。
“融合化發展”是當前文創產業發展的主要特征,并且這種趨勢會不斷向前發展。按照目前文創產業發展趨勢而言,博物館文創產業將與城市發展相融合,依據我國當前經濟與社會發展形式而言,不同城市之間都需創立符合自己城市文化的文創街區,這不僅符合文創發展趨勢,也是一座城市市民的生活需求。博物館文創產業資源共享,能夠將更多優質文化資源及設計思路匯集進行共同探討,形成一個全民文創的氛圍,以此共同促進博物館文創的發展。
總而言之,相信南京博物館文創發展前景會愈來愈好,努力實現“把博物館帶回家”,同時不斷優化館內文創產品,提高大眾對其產品的體驗感。做好博物館與文創產品的融合是需要不斷付出更多思考的,相信南京博物館會不斷的總結實踐所的經驗用以提升自己,將自身文創產業逐步品牌化、市場化。